原标题:盘点:2020年,SCI新收录这些中国大陆期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
作者|宁笔
2020年,载入史册的,已经很多很多。挤出一点点地方,给中国新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们吧:
按例啰嗦几句:
1. 大学显然比科研院所和学协会多。
由于按照专业建所建学协会的原因,科研院所和学协会,在拥有一两种顶级期刊后,一般没有动力创办更多的期刊了。
大学则不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一旦A学院创办SCI期刊成功,BCD等学院很可能会积极跟进的。
好的学院,有比较强的多个系,足以支撑更多的期刊。比如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现在就支撑5种左右英文期刊,上表中的Underground Space,是其地下系的;同济大学作为第三主办单位参与的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也在土木学院;2020年高起点新刊《智能建造》也在土木学院(2021年Launch);还有两种好像还没有CN号。
不少双一流大学,已经意识到创建世界一流期刊,对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陆陆续续行动中啦。可以预期,这一趋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不过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创办多个英文期刊的研究所也越来越多。
目前看,可以分为两类吧,或者两种模式。
一是姊妹刊模式,比如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Cell Research和Cell Discovery(此刊值得特批一个CN号哈),再比如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Molecular Plant和Plant Communications。
二是平行多刊模式,比如上海光机所(英文4种,第5种策划中)、长春光机所(英文3种)、成都光电所(英文2种,好像策划了5种,陆续实施中),其实北京的过程工程研究所已经在2种SCI期刊(Particulogy和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的基础上,新办了第3种英文期刊(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第4种也策划中。如果更多的研究所愿意行动起来,形势或许更加喜人。
2. 新刊较多。今年新收录的期刊中,李德仁院士主编的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有20多年了,难得的坚持,非常不容易。此外多是新刊了。
新刊的好处是,没有历史包袱,可以高举高打!我在多个场合建议,新刊就应该高举高打!以中国科研目前的国际合作水平,大部分新刊拥有相当强的调动全球学术资源的能力,利用好这些资源,高举高打,很快就可以成就一本不错的SCI期刊的。
当然,后续还得好好运营,维持好口碑,以争创世界一流,至少不能砸了咱中国期刊的招牌。
3. 比前几年略少。
有人揣测,是不是受疫情影响?我倒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目前就这么多英文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统计为359种英文科技期刊),已经收录70%左右了,这个数字不低了(国际大型出版商的数字多是50%左右才)。
后续,随着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的陆陆续续创办,绝对数肯定还会增加,年均两位数问题不大,但相对数应该不会有大的起伏。
一点说明:由于CN号、所有权等原因,可能统计不完全,欢迎大家指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