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 行业拐点来临?

知识付费 行业拐点来临?
2020年01月17日 20:21 厦门卫视

知识付费

知乎Live、喜马拉雅听书、得到APP、快手、爱奇艺、优酷等等,这些大家日常能见到的手机移动终端,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叫"知识付费"。近年来,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01

2016年问答网站知乎推出新产品“值乎”

用户付费后即可查看某个回答的隐藏内容,2016年随即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此后,知乎陆续上线"知乎Live"、"知乎书店"、"私家课"等,知识服务商业化持续推进。

▼不仅是知乎,其他企业也纷纷跟进。▼

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同月,罗辑思维团队上线"得到",覆盖人文、商业、互联网等付费课程。

近段时间以来,又有新的一批互联网公司在努力"涨知识"。2019年10月30日,B站在应用内开启付费课程内测。

11月29日,快手在北京发表"知识的全民生产力"演讲,发布快手知识付费数据以及生态特点。

12月18日,爱奇艺宣布将重点布局并打造"高品质知识服务平台";同一天,抖音也晒出了自己的短视频知识付费清单。

2019年10月,喜马拉雅宣称用户数已破6亿,付费会员数破400万;另一音频服务平台蜻蜓表示月活跃用户达1.3亿,全年增长近30%。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

为什么会是2016年这个时间节点?又是什么动因催生了知识付费?

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 黄日涵:

4G时代的到来,使移动网络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跟进功能也不断涌现,这是诱因;知识传播新模式的出现,则成为了催生知识付费的导火线;而真正促使用户开始选择知识付费来学习知识的原因,则在于商业操作的不断影响。

根据知乎官方此前披露的一项大数据,该平台拥有超过2.2亿的知识付费用户,且大部分年龄为18到35岁区间、那些追求自我提升的年轻人群。不只是知乎,从全网来看,知识付费的绝大多数消费群体仍以这部分年轻人为主。

为何会有这样的一个年龄层定格?未来外扩的可能性有多大?

海西晨报社编委 陈文强:

中国经济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去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31万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出现了飞跃式发展,用户月活度达到11.33亿人。而18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是移动互联大潮的受益者与使用者,也是中国逐步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个年龄段的人将在一定时期内引领着潮流,这其中就不乏知识付费内容。

随着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线上知识付费形式的不断更新发展,未来在接受知识付费服务的人群,或将随之扩散。与此同时,相关业者若想继续领先市场,则需要推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和饱满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市场不断的变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02

一方面,是市场上对于知识付费服务的不断开发,以及对活跃度用户的不断挖掘;另一方面,知识付费仿佛也将在2020年迎来不小的改变。这个改变,或许从“四大天王”的跨年演讲开始露出端倪。

在挥别2019、迎接2020的跨年大戏上,罗振宇带着他的"时间的朋友"再度开讲。回顾过往,"时间的朋友"曾帮助深圳卫视夺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但本次跨年演讲,深圳卫视同时段的收视率已经跌出前8。分析认为,收视惨淡的背后,是知识付费大师们走下神坛的一个信号。

的确,纵观今年知识付费的跨年舞台,业届四大IP吴晓波、罗振宇、樊登和李善友的跨年演讲只能用惨淡二字形容。

观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成也IP 败也IP

在大IP们越来越红火之际,其商业化也越来越倚重这种人物影响力变现,知识付费也越来越偏离内容本身。

知识付费产品含金量

受到质疑

有媒体认为,目前对知识付费行业的监管不够到位,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业内人士提出,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外部监管外,平台方更要重视对内容提供者的准入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 黄日涵:

知识付费大多赚的是“知识焦虑”的钱。商业炒作贩卖焦虑让这个产业 “蓬勃兴起”,但也因“根基不稳”而难以持久。严重地说,这个产业几乎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是个虽然年轻但亟待改革的产业。

2020年,知识付费是开始走下坡路,还是将迎来行业转型的关键年?

海西晨报社编委 陈文强:

在网络兴起的现代,已经是碎片化的时代了,随着用户新鲜感的很快过去,各类产业出现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知识付费领域也不能例外。因此继续保持新颖、权威、独特的内容,才会是行业生存的根本。

03当今时代的"知识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好事

因为它推动着我们每个人持续地学习和进步,也让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至理名言。而对于那些发起知识付费的业者来说,知识服务也同样是一项可以双赢的互联网产业模式。

只不过,知识付费该怎么玩,服务该如何提升,内容产品本身又要如何保持其应有的品相和权威?

这些问题,希望能在2020年的商业市场上,找出更好的答案来。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直航》栏目

✑撰稿:陈文国

✎编辑: 陈锦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