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卓之父到摇滚之声,那些高开低走的手机品牌为什么会失败?

从安卓之父到摇滚之声,那些高开低走的手机品牌为什么会失败?
2020年02月24日 09:55 极客公园

高开低走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对一件事期望太高之后看到的并不理想的结果。

在手机行业,有不少品牌在推出时收到了人们极高的关注度,却在之后的日子里逐渐陨落,甚至短暂地像流星那样转瞬即逝。究竟有哪些品牌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高开低走?今天极客之选(公众号 GeekChoice)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Essential Phone

一款由安卓之父设计的手机会卖的怎么样?Essential Phone 用事实告诉我们,答案是令人失望的,从发售到退场,这款手机总计销量只有大约 15 万台,而直到黯然离开,人们也没有看到它二代产品正式亮相,令人唏嘘。

2015 年,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离开谷歌后,创立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公司 Essential,在创立之初安迪就表达了自己对于手机行业的不满,他想要设计和制造人们真正需要的,好用的智能手机,这也是 Essential Phone 命名的由来,两年之后,这台手机终于和人们见面了。

Essential Phone 拥有在当时出色的硬件配置,不错的外观设计以及方正简约的造型给媒体留下了正面印象,不过,即便主打简洁流畅的原生安卓体验,这台手机在日常使用时也会出现拍照成像慢、系统卡顿的感觉,甚至官方主打的 360 度拍照模块化功能也并不能完美流畅运行,这暴露了这款手机在软硬件结合上的短板。

由于在设计上尝试了钛金属以及陶瓷材质,Essential Phone 的成本并不便宜,这让产品在上市之初就达到了 699 美元的高价,即便是出于对于自身影响力的自信,这样的价格在市面上也有更多合适的选择,再加上后盖颜色工艺上的加工难度,导致 Essential Phone 不但价格居高不下,还迟迟不能发货,这让不少粉丝感到失望。

不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公司管理层的分裂,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第一代产品的销量不佳,高管成员纷纷出走,之后公司宣布裁员,但其二代产品没有能够获得运营商的支持,因此在财政危机之中,Essential 公司在今年 2 月 13 日宣布停止运营,曾经被很多安卓粉丝看好的品牌也在经过 5 年时间后退出历史舞台。

Fire Phone

电商领域巨头的亚马逊公司,在智能硬件上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不但电子书阅读器 Kindle 牢牢霸占了电子书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智能音箱 Echo 也迅速走红并成为 IoT 领域的霸主,但是你知道吗,这家公司在手机领域的尝试却是一场彻底的失败,这就是 Fire Phone。

2014 年,作为亚马逊 Lab 126 实验室打造的重磅产品,Fire Phone 在其创始人贝索斯的介绍下高调发布,很多人不但对其寄予厚望,还设想其能像 Kindle 一样再一次成为行业霸主,而这台手机在发布时也的确有其特别之处。

4.7 英寸 720p 显示屏,高通骁龙 800 处理器,32GB/64GB 存储容量,只看这些配置也许你会觉得 Fire Phone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 Fire Phone 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一个特殊功能在当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是一种独特的 3D 显示技术,和早前 HTC 在其 EVO 3D 手机上采用的 3D 显示不同,Fire Phone 通过为手机正面四个角加入四颗摄像头来追踪面部移动,从而实时调整 3D 显示效果,这能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但是除了这种独特的显示效果外,Fire Phone 团队没有带来任何其它区别于别家手机的特色功能,甚至就连花费大力气做出的正面 3D 效果也没有扩展出更多有价值的功能,这个花哨的特色不但增加了手机的成本,也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尽管这款手机还拥有当时非常准确迅速的拍照识别商品并直接购买的功能,但也支撑不起它的售价。

Fire Phone 从高调发售到彻底退出仅仅只用了 1 年时间,这款手机发布时合约价 199 美元(裸机价格高达 650 美金),到最后只能以 99 美分的价格清仓处理,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贝索斯承认这款手机是一次「大胆的赌博」,它并不出众的配置以及不够实用的 3D 显示效果无法打动消费者,更没能成为 iPhone 的有力竞争者,而在这之后,亚马逊再也没有尝试过智能手机业务。

Hydrogen One

无独有偶,想在手机屏幕上大做文章并试图弯道超车的还有一家公司,2017 年,摄影行业大名鼎鼎的 Red 公司正式公布了自己的第一台手机 Hydrogen One,一出场就带来了很多独特的「黑科技」。

作为一家相机公司,Red 生产的模块化摄影机颇受许多电影导演喜爱,因此在其设计的 Hydrogen One 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模块化的影子,虽然两个 1200 万像素的镜头拍照并不出色,但它背部设计了金属触点可以搭载模块化镜头,这一思路和 Moto 在 Z 系列上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了能够拍摄时更方便,这款手机还加入了拍摄快捷键以及波浪性状的中框。

而在手机正面,Red 则大胆的采用了一块带有 3D 显示技术的屏幕,官方称之为「4V 效果」,它的作用是能让用户在浏览照片、视频甚至玩游戏时获得更沉浸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当用户体验带有 3D 内容的图片或者视频时,会出现拖影和分辨率降低的情况,更遗憾的是为了支持这种显示方式,内容提供者还要自己再转化视频素材,这就意味着 Red 需要去找到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才能体现出手机的独特之处。

显然,Hydrogen One 并没能实现自己的野心,无论是模块化相机设计还是 3D 图象显示技术,这些在手机上都第一次出现,之前的前辈也并没有因此成功。可见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还要找到合适的时机,更不要说这台手机 263 克的重量和 1295 美元的起步价,

最终,号称要改变手机行业的 Hydrogen One 退出手机市场,并在 2019 年 10 月正式关闭相关项目。从 2017 年发布到 2018 年延迟发售再到 2019 年停售,这台手机的生命仅仅维持了两年时间,不但没有对手机行业造成任何影响,甚至没能吸引到专业摄影用户的目光,时至今日它依然是 Red 公司最令人失望的一款产品,可谓高开低走。

Marshall London

「盘」完相机公司做的手机,我们不妨来看看一家专注在音箱上的公司是如何做手机的。如果你喜欢摇滚乐,也接触过很多西方乐队的歌曲,那么 Marshall 这个品牌你也许并不陌生,这家公司也曾在 2015 年进军智能手机领域,然后带来了一款特殊的手机 Marshall London 曾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提到音乐手机这个词,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国内品牌在手机中内置的 HiFi 芯片,或者外部搭配的双扬声器,又或者搭配了价值不菲的耳机,但是 Marshall London 的思路不太一样,它选择了给手机加一个耳机孔,这样一来,你不但能一边听一边录音,还能和其他人一起分享音乐。

不仅如此,这款手机的确在音乐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不仅外放音乐效果出色,通过内置 Cirrus Logic 声卡,并预装了特殊的音频均衡器以及特殊的 DJ 应用还带来了很好的音乐可玩性,官方甚至加入了一款专门制作音乐的软件,在最初发售时,购买这款手机还能附赠一款 Marshall Monitor 耳机,这些加在一起都在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音乐发烧友的关注。

但是较差的基础配置还是给这款手机拖了后腿,4.7 英寸 720p 显示屏处于中低端水准,高通骁龙 410 处理器更显得孱弱不堪,200 万+800 万像素的摄像头,这些都支撑不起它上市时 499 美元的价格,也因此只在小众范围火了不长时间。

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说,Marshall London 的价格可以买到不错的音乐播放器,而即便是 Marshall 的粉丝,也可以使用其它手机搭配不错的 Marshall 耳机来实现相似的音乐体验,这样两头不讨好的情况必然带来了高开低走的标签,所以昙花一现也是必然。

Palm

和前面这些突然进入手机赛道要分一杯羹的同行相比,曾经的 Palm 是站在智能手机时代前列的一员,它在 iOS 和 Android 都尚未成熟的时代就做出了一些突破性尝试,也在手机设计上做出各种努力,2009 年 Palm Pre 的发布,以及其搭载的 WebOS 系统展示出了触控操作的各种可能性。

但是获得众多好评的 Palm 并没有抓住机会,因为种种原因在 2012 年彻底解散,但是就在 2019 年,这一品牌再度复活,并试图通过小屏智能手机找回自己的阵地,推出了 Palm,也是在那时候,许多 Palm 的粉丝也期待着这款手机的发售。

Palm 手机或许是 2019 年市面上能买到的屏幕最小的智能手机,3.3 英寸,62.5 克的重量让它拿在手上比一张信用卡大不了多少,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也很有品质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iPhone 4 时代的设计。

小屏手机曾是近几年人们呼声很高的手机标签,但是 Palm 的回归并没有能够俘获人们的心。因为它的配置过于保守,高通骁龙 435 处理器,3+32G 存储组合,没有音量键和耳机插孔,甚至过于追求小巧放弃了指纹识别模块,这些都让手机变得没有那么好用,局限性也变多了。

尽管不少用户怀念小屏手机,但大屏幕带来的更好的视听游戏体验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再加上 Palm 手机 1999 元不算亲民的价格,都让其在上市后迅速衰落,即便现在也没有关于 Palm 二代的任何消息。

伴随 iOS、Android 系统二分天下的局面,开源友好、生态丰富的 Android 系统为一些厂商进入手机领域带来了可能性,因此不论是老兵还是新秀,纷纷参与想要获得一张走进人们口袋的入场券,不过看似容易的手机市场却竞争激烈风云变化,高开低走的玩家也就越来越多。

实际上,野心勃勃想要进入手机市场并且铩羽而归的玩家可不止文中我们提到的这些,无论是社交巨头 Facebook 还是老炮柯达,都曾经尝试通过智能手机吸引用户,以建立自己更深度的用户群体,但到最后结果都是失败的,不论有多少情怀作支撑,对于用户来说选购手机永远都有一个准绳,价格昂贵但是体验不好的产品永远就像龙卷风那样,来的快去的也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