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资本门槛,造车新势力「四小龙」奔向「扩张竞争」

跨过资本门槛,造车新势力「四小龙」奔向「扩张竞争」
2020年09月22日 17:00 极客公园

一笔「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诞生。威马汽车宣布完成总额 100 亿元人民币的 D 轮融资,这不仅让沉寂了许久的威马再次印证潜力,稳步推进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这笔交易也让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探索出了一种全新融资上升路径。

融资方式越多意味着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机会就越多。威马完成 100 亿 D 轮融资,意味着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一员,威马也跨过了「资金门槛」,开始向新造车的下一阶段成长扩张,形成了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竞争格局。

资本青睐背后的「认同」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 2020 年,头部的新造车企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角逐。


正是国产特斯拉交付的第一年,国内的新造车势力也摆脱了脆弱与稚嫩,来到了「资格赛」阶段。5 年时间从 PPT 到相对稳定的销量,勉强走出「生存期」的新造车们赢来的是下一个主旋律「增长」,这是拥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基础。

特别的是威马这 100 亿元人民币的 D 轮融资,背后得到了大批「国家队」与产业资本的支持。本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青浦投资平台、杨浦投资平台联合领投,是上海的重大政企合作新典范。百度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继续参与此轮融资,其他参投方还包括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合肥兴泰集团领衔的合肥市国资平台、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有产业投资者,以及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盈科等实力派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和渠道拓展等。

截至目前,威马汽车已拥有业内最多元化投资人矩阵,包括产业型投资方、互联网巨头、基金「国家队」、顶级 VC/PE 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者。这些支持实体经济和科创企业发展的实力派投资方,不仅为威马汽车的发展注入资金「活水」,也积极与威马汽车进行战略协同合作,共建产业投资融合新生态,赋能威马将 5G 技术、自动驾驶、三电系统等前瞻科技快速量产落地,为广大用户带来全新出行体验。

造车是公认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巨大。坚持精细化运营的威马,资本利用率高,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沈晖也曾在多种场合不断强调造车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

所以,与加速完成 IPO 上市融资的造车新势力比较,威马反倒是更从容的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企业自身发展战略。

从最初的自建整车工厂与电池包工厂,再到融资进程,威马不是那个「凑热闹」的人。威马 D 轮融资顺利完成也体现了投资者对威马战略、技术路径的认可。

「D 轮融资的完成,反映出投资者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的看好,对威马汽车的科技创新企业定位、长期发展战略、出色的核心团队、领先业界的前沿技术,以及对『科技普惠、引爆主流』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可。参与这轮融资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实力派,也都是愿意和威马一起长期发展的价值投资者。」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沈晖说。

造车新势力头部四强格局产生

造车新势力「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资本和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最明显的是今年获得「真金白银」融资输血的只有蔚来、威马、小鹏、理想这四家企业。

「一强多级」的局面由此诞生。近日,在一份德意志银行发布的行研报告中,分析师将这四家头部企业称为「新造车四小龙(Fab Four)」。类比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与发展格局,如果特斯拉是智能汽车领域的苹果,那么蔚来、威马、小鹏、理想就是智能汽车领域的华为、小米、Oppo、Vivo。2020 年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增长元年」。「新造车四小龙」将有望与特斯拉一同,抢占更多传统燃油车份额。

从年初开始,受经济下行压力、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等因素影响,造车新势力的时间窗口正在逐渐关闭,部分造车新势力甚至迎来了「生死抉择」。

以制造吸尘器而闻名的英国电器公司戴森宣布取消造车计划。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发给所有员工的邮件中表示:「戴森汽车团队开发了一款出色的汽车;但是,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我们再也看不到使它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方法了。」

不管多么优秀的产品与团队,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去支撑。对于那些迟迟拿不到生产资质,又没有充足资金投入量产的车企来说可谓雪上加霜。行业格局的重塑即使是头部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而 10% 存活率的预言也犹如尾部车企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

造车新势力在经过初期投资之后,「故事效应」与「风口」基本上退却,今年开始到了见真章的时候,腰部的企业只能压缩预算,减缓扩张。位于尾部的企业最终会被资本抛弃。而只有跨过「资金门槛」,造车新势力才能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持续」的融资能力与研发投入

造车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智能汽车作为融汇 5G、AI、高端芯片、云计算、大数据等众多前瞻创新的重要载体,更需要巨额研发投入。

只有「粮草」充足,才能支撑中长期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计划,形成正向良性循环,巩固头部企业的位置。

新造车企业集体冲刺 IPO,无形中透露出资本对于行业的关注在升温。在新一轮的资本风口下,上市将成为加速新造车势力内部分化的「分水岭」,而从另一角度看,部分新造车企业在完成 C 轮融资后,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渠道会变得相对有限,企业走向二级市场是种必然。

在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成功登陆美股后,率先上市的蔚来汽车也加大了融资力度。日前,蔚来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将发行新一轮股票增发计划,发行规模扩大达 8850 万股,承销商可超额增发 1327.5 万股。发行价为 17 美元,预计总融资额将超 17 亿美元。

显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造车获得持续的资金输血,是新造车企业扎堆上市的核心诉求之一。

融资之后我们看到,蔚来在加大投入自动驾驶技术,理想也发布自动驾驶完整规划,威马近日也发布了「IdeaL4」技术战略,聚焦智慧座舱、数字化架构、平台化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研发。

可见,即便是成功上市后,新造车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望和需求也不会终止。

这笔 100 亿的资金将为威马科技战略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夯实现有智能发展根基,助力未来战略加速落地。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率先上市的新造车企业并不能被定义为新能源赛道上的绝对「头部」,企业最后要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和产品。

汽车人领军和互联网团队基因的威马,用一笔特殊的融资与节奏,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这种独特性,可能才是威马最终胜出的根源所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