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2024年GDP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领跑全国,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
在“制造业立省”和“数字经济强省”战略驱动下,广东正加速向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转型。例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而“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广东本地高校学生约70%选择省内就业,专业选择与产业趋势的契合度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5年,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扩张、老龄化社会服务需求三大方向将催生大量高薪岗位。今天,高考直通车将从专业/就业前景、薪资水平及招录数据展开分析,一起来看——
一、制造业方向: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技术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都属于新工科。
核心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专业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变频器、电动车驱动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耗尽及碳排放引起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新一轮电力转型升级的焦点。在我国2030、2060年“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规划下,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将超过50%。
因此,大力推动新能源发电、储能、智慧能源网络等技术创新,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未来新能源发电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就业前景
新能源与科学工程专业涵盖行业广泛,涉及石油、电力、化工、材料、机械、地质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中新能源比例的增加,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必然增大,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到各大新能源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可在供电公司、研究所、电力设计院和管理部门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管理、策划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是融合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结合,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主要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业机器人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
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成为各国战略重点。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核心方向,推动制造业升级。
未来,智能制造将在以下领域快速发展:①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共享,推动智能工厂建设。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于生产优化、质量控制和预测性维护。③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替代人工,协作机器人也将普及。④数字化设计与制造:3D打印、虚拟仿真等技术将广泛应用。
就业前景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尤其在制造业发达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企业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①制造企业: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智能制造系统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②科技公司: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企业,参与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③科研机构:高校或研究院所,从事智能制造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④政府部门:参与智能制造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二、数字经济方向:大数据与跨境电商
数字经济覆盖了互联网、跨境、信息技术服务、电信、电子制造、金融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内容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相互渗透、融合,共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2024年,“智能驾驶”进入上市集中年,大量资本涌入;在应用端,“智能助手”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工具。放眼全球,AI产业规模已达6233亿美元,AI企业约3万家;聚焦本土,我国AI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占全球约1/10,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约占全球的15%。
核心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一门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和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挖掘数据价值,支持决策和创新。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驱动思维,能够应对海量、多样、高速增长的数据挑战。
主要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统计学与概率论、数据可视化、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零售、制造、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推动行业创新与效率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①数据驱动决策:企业将更加依赖数据分析优化运营和战略。②人工智能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将与大数据紧密结合,推动智能化应用。③边缘计算与实时处理:物联网设备普及,边缘计算和实时数据处理需求增加。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量增长带来安全和隐私挑战,相关技术将持续发展。
就业前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医疗、零售等数据密集型行业。随着数据价值的凸显,企业对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大数据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持续增长。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①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从事用户行为分析、推荐系统、广告优化等工作。②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从事风险控制、投资分析、客户画像等工作。③医疗与生物科技: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疾病预测、药物研发和健康管理。④制造业: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预测设备故障、提升供应链效率。⑤科研机构与高校:从事大数据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⑥政府部门:参与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政策制定与实施。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结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市场营销、跨境支付与结算、供应链管理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跨国贸易,掌握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技术工具。
主要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如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国际市场营销、跨境支付与结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跨文化沟通与商务英语、跨境电商法律法规、数据分析与电商技术。
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各国政府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出台优惠政策,促进贸易便利化。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消费者对跨境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②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提升跨境电商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③政策支持加强:各国政府将继续优化跨境电商的监管和服务,推动贸易便利化。④品牌化与本地化:跨境电商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本地化运营,以提升竞争力。
就业前景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尤其是在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公司以及相关服务机构。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具备国际视野和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①跨境电商企业:如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eBay等,从事平台运营、产品管理、市场推广等工作。②外贸公司:负责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客户开发、订单处理等工作。③物流与供应链企业:从事跨境物流规划、仓储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工作。④支付与金融服务机构:参与跨境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相关业务。⑤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参与跨境电商政策研究、行业规划与管理工作。⑥创业:跨境电商领域的创业机会广泛,如开设独立站、代理国际品牌等。⑦咨询与培训服务: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运营咨询、数据分析、人才培训等服务。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三、康复治疗方向:护理与健康管理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据报道,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包括超过4500万失能失智老年人、超7000万残疾人以及近3亿慢性病患者。
谈及康复治疗,不少考生可能会想到针灸、推拿。实际上,康复治疗涉及的范围和面向的群体都非常广。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文要求,到2025年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设置比例达到70%以上。这也为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除了多渠道的就业选择,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还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深造方向包括高级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医学管理、康复科学研究、特殊群体康复治疗等。
护理专业同样对接市民在康复医疗、预防保健方面持续增长的需求。毕业生既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老年康复护理工作,也可在学校和社区家庭从事护理、健康管理等工作。
核心专业
康复治疗学
康复治疗学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技术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并且温暖的专业。
康复治疗学与临床医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临床医学主要针对疾病本身,康复治疗学则主要针对身体功能恢复的医学技术,例如解决许多疾病会导致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疼痛等问题。
部分院校会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其中的某个方向。
核心课程
康复治疗的手段很多,如运动疗法就包括了医疗体操,运动神经、肌肉生理促进疗法等;物理治疗常用电疗、光疗、水疗、热疗、生物反馈、牵引、针灸及按摩等。
一个优秀的康复治疗师能够根据不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康复手段。
因此,康复治疗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功能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康复心理学、诊断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医学概论、中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康复评定学、传统康复方法学、社区康复学、运动疗法学、物理疗法学、语言治疗学、作业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临床康复学等。
就业情况
目前康复治疗学还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专业,但该专业的就业质量很高。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康复医院、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康复中心都需大量专业人才。在社区医疗服务、社会养老院、大量社会亚健康人群均体现出对康复治疗的需求。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可以在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疗养院、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民政系统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用品服务站、康复医疗器械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护理学(含老年护理)
护理学主要研究基础医学、护理学、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护理领域内进行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等。例如:医院内的临床操作、病人护理,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就业前景
护理职业一直是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紧缺的人才之一。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实践、动手能力也要好,在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例如:医院内的临床操作、病人护理,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等。
2024年在广东招生院校招考数据(滑动浏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