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可实现规模化制造和交付,「中寓住宅」获绿洲资本五千万元 A+ 轮融资

36氪首发 | 可实现规模化制造和交付,「中寓住宅」获绿洲资本五千万元 A+ 轮融资
2020年08月06日 08:39 36氪

编辑:石亚琼

近日,36氪获悉,装配式内装供应链服务商中寓住宅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寓”)获得五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绿洲资本领投,融资资金将用来进一步扩大中寓住宅的市场规模,拓展中寓装配内装研究院并重点研究如何将最好性能的建筑材料完成从传统建材到装配式部品的转型改造。

中寓成立于2018年3月,由原东方雨虹高管吴堂祥与北新建材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新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梁保卫共同创立,是一家专业从事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制造企业,可提供装配式装修的部品、部件产品以及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以推动传统装修企业向装配式装修转型。

当前,装配式装修领域已有多家公司。中寓是其中为数不多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和供应的厂商。自成立之初始,中寓即在江苏发起并成立华东最大的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凭借全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企业年产量高达3万套装配式内装全屋系统,年产值达7亿元。此前,中寓住宅已达成了与金科地产、城建亚泰、金螳螂、中建八局、城建七、华润置地、绿城集团、广田等大型工程的配套服务,同时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转房项目提供了约上万套装配式部品部件及系统方案。

吴堂祥告诉36氪,在行业内,从最初的小规模生产再到如今的大批量供应,这中间的跨越难度很大。目前,装配式装修行业本身还不太成熟,没有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每走的一步都需要自己摸索前进,稳扎稳打。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的难点包括,如何把建材变成部品,这需要材料系资深专家去研究;部品和部品之间怎么连接与构建,这就需要建筑学等级构造的专家去研究部品的各种构建;用什么样的设备能够实现规部品和部件的大规模生产,这就需要流水线的问题又需要器械人员去研究;如何从前端到后端,通过一套信息化系统来完成前端的设计、拆单,然后到达工厂进行生产,这就需要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的人才去研究。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内装行业能够集齐这四种类型的人才的企业很少。中寓花费几年时间才能转换为真正的产能。

现阶段,公司主要分为2B和2C两条产品线。2B方面,采用中寓品牌,面向工程、长租公寓等B端客户,以装配式墙面系统、装配式地面系统、装配式顶面系统、集成卫浴系统、集成厨房系统五大产品体系为核心,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及维护的整体交付方案;2C方面,面向零售渠道,成立 “圣伯雅”品牌,目前主力产品为墙面体系。在B端市场,中寓主打快捷、高性价比等卖点;在C端市场,主打环保、时尚等卖点。

吴堂祥向36氪透露,中寓住宅在工程市场的客单价为1300-2500元/m²,零售市场的墙面系统的制造价为150-350/m²,整体价位合理,符合客户预期。

与市面上的一些同类公司做直营不同,中寓主要采用经销体系。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第一,装配式装修需要测量、安装等线下服务,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顺利交付;第二,经销商多为现款现货,降低公司现金流压力。现阶段,中寓住宅团队规模为50人左右,制造工厂有100名工人的规模。吴堂祥表示,中寓住宅于今年下半年将会筹备北方市场,为明后年拓宽市场做准备。

当前,装配式装修在家装市场的占比很小。吴堂祥认为,装配式装修还需要2-3年的进化过程,其中包括流水线的升级、行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装配式软件的升级、建材制造行业对于材料性能的升级,规模化的生产进而带来成本的不断降低。当前,传统装修则因为劳动力的紧缺导致工费不断上升。一旦当装配式装修的成本低于传统式装修成本的10%时,装配式装修的占比就会迎来大增长。吴堂祥预计这个进化过程大概需要3-5年时间。

绿洲资本介绍道:“中寓的两位创始人分别在两家中国建材上市公司沉淀了大量行业经验,能洞察到内装服务产品化的大趋势并投身其中,成为目前极少数能规模化履约的团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