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口无毒”小分子次氯酸生成技术为核心,「德义法正」助力我国首条无公害保洁鲜鸡蛋产线投产 | 早期项目

以“经口无毒”小分子次氯酸生成技术为核心,「德义法正」助力我国首条无公害保洁鲜鸡蛋产线投产 | 早期项目
2024年04月24日 08:24 36氪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相应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这其中,鸡蛋表面如何抑菌是困扰行业的重大难题之一。

由于活禽可能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载体,我国在很早以前就禁止了城镇市场的活禽宰杀消费模式。但是对于同样可能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载体的鸡蛋,却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消费模式(从“鸡屁股”直接到餐桌),其原因在于鸡蛋表面有一层水溶性的保护膜,可以延缓外界细菌进入鸡蛋内部的时间。

如果采用消毒剂消毒鸡蛋,会立即将这层水溶性保护膜破坏,虽然可以暂时清除鸡蛋表面的细菌,但会加速外界细菌进入鸡蛋体内。

此外,一般的消毒剂会对鸡蛋产生二次污染,带来更加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鸡蛋是鲜活食品,其“呼吸性”是其重要的活性特征,这就要求在储运环节不能使用真空包装等方式来隔绝细菌。

36氪近期接触到的初创企业「北京德义法正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生产工艺,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为鸡蛋的保鲜和杀菌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在新的解决方案的加持下,我国首条“次氯酸小分子水上蛋”保洁鲜鸡蛋生产系统在河北邯郸曲周县建成投产。

德义法正负责人告诉36氪,“水上蛋”生产线采用了团队自研的次氯酸小分子溶液全浸泡鸡蛋消毒系统,可以有效杀灭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内的鸡蛋表面细菌,再辅以一层食品级的人工保护膜,可以在抑菌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鸡蛋的保鲜度和保鲜周期。

这种小分子次氯酸消毒剂具有国家级认证的“经口无毒”检测报告,意味着其既能杀灭鸡蛋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还保证了消毒剂是可食用且无毒无害的,即使人和动物直接接触或摄入体内,也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据了解,德义法正已与河北畜牧业研究所合作,共同制定并颁布了河北省保洁鲜鸡蛋标准(T/HBAAV 003-2023),经北京市理化中心检测,“水上蛋”生产线所生产的保洁鲜鸡蛋已经完全符合了上述标准,意味着每枚鸡蛋表面的细菌菌落数比可以直接入口的糕点还低,且没有任何二次污染。此项新的技术应用体系为我国鸡蛋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德义法正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鸡蛋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因各地环境、设施等条件的不配套,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低,使得一些鸡蛋生产指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在我国一般生产条件下,每只蛋鸡年产蛋15~16千克,料蛋比为2.6~2.8:1而发达国家每只蛋鸡年产蛋17~18千克,料蛋比不超过2.3∶1,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蛋鸡生产水平提高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另一方面,水上蛋所采用的次氯酸,早在多年前便已在很多发达国家用于禽类养殖和加工。以美国为例,FDA FCN1811条款规定,鸡可以饮用4mg/L浓度的次氯酸溶液,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在加工领域可以使用60mg/L的浓度并免冲洗,以广谱抑菌。我国对次氯酸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德义法正“水上蛋”鸡蛋保洁保鲜系统为我国次氯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起到了有益的示范作用。

对于鸡蛋和各类生鲜市场来说,“水上蛋”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提升鸡蛋的保鲜度与安全标准,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健康、新鲜的差异化选择。以鸡蛋需求大省广东省举例,每年鸡蛋需求量约为230万吨(每只鸡蛋约50~60克),但省内产量缺口却有近200万吨。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鸡蛋的保鲜度和保鲜周期的提升,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德义法正负责人对36氪表示:“我们将对次氯酸在蛋鸡养殖和鸡蛋加工领域持续投入,力争打造一条可持续运营的蓝色价值链,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共同推动中国鲜鸡蛋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据悉,德义法正已开启新一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生产体系构建、实验体系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