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Q141亿元的净利润,电商和AI立了功|焦点分析

快手Q141亿元的净利润,电商和AI立了功|焦点分析
2024年05月23日 14:14 36氪

快手延续了去年的优秀业绩。5月22日,快手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为止的Q1财报。

今年一季度,快手的总收入达到了人民币294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了4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一方面,电商业务仍扮演着快手增长引擎的角色。受到电商业务的推动,快手的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6%至42亿元,是其核心业务中增幅最大的业务。

另一方面,快手的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且用更少的人赚了更多的钱。据财报,今年Q1,快手支出最多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比总收入的百分比由去年同期的34.6%下降到了31.9%。此外,快手的行政开支同比减少了49.7%至4.62亿元。

与此同时,快手的用户规模还在扩大,今年Q1,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3.94亿和6.97亿,分别同比增长5.2%和6.6%。

取得了优秀业绩的快手,在发布Q1业绩后,还宣布启动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公告显示,快手计划自2024年股东大会结束后,未来三年回购总金额不超过160亿港币的股票。

不过,快手一季度交出的成绩单中也有不够亮眼的部分。譬如直播业务收入的同比减少,以及只告知增长但未披露基数的本地生活业务等等。

泛货架电商和本地生活,快手要讲好的新故事

2023年快手就已经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总收入增长超20%,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而彼时为这些成绩作出贡献的就是电商业务。过去一年,受到电商商家投放消耗的推动,快手占据半壁江山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同样由于电商业务的增长,快手的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44.7%。

今年一季度,快手仍在延续且加大这一趋势,仅一季度就实现了相当于2023年全年64.4%的净利润。

电商仍是推动这一成绩的重要因素。今年Q1,快手电商业务的GMV同比增长28.2%达到2881亿元,稳定增长的电商GMV也推动了线上营销服务收入。

与此同时,为了寻求突破电商GMV的天花板,也为了解决直播电商流量见顶的问题,快手乃至其他头部的电商巨头们,都在抓紧发力泛货架电商场域。

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在业绩会、财报乃至其他重要场合,快手都在强调泛货架电商的重要性。在2023年Q3的业绩会上,快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就表示过,将结合直播内容场,在商场等泛货架场域重点进行货品运营,使货架成为快手电商全域经营的新增长点。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快手从2023年Q4开始逐步放开泛货架场景的流量入口,在双十一期间和12月,快手的商城tab页全量开放,以扩大流量规模。

与之相对应,快手电商整体GMV提升的同时,泛货架电商的GMV占比也有所提升。2023Q4和2024年Q1,快手的快手泛货架电商的GMV占比分别为20%和25%左右,且在今年一季度 ,泛货架场域的GMV增长超大盘。

取得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快手还是慢了一步。此前,无论是政策上的不自信也好,还是组织决策的混乱也好,快手在战略上始终跟在字节后面,泛货架电商也是如此。

快手电商的整体GMV与抖音电商的差距仍旧很大,如果按照《晚点Late Post》披露的数据来看,抖音电商2023年的GMV已经超2万亿,是去年刚突破万亿GMV关口的快手的两倍。与此同时,抖音电商曾表示过,未来内容场景和货架场景电商贡献的GMV将各占一半。此前,在去年5月的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就已经表示过,过去一年,抖音的货架场景业务高速增长,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277%,其中,货架场景GMV占比达30%,而这一比例在当下应该还有所提升。

今年3月,抖音电商还上线了独立的“抖音商城版”APP,被视作其发力货架场景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意味着抖音电商对于货架场景足够的信心。

除了货架场景以外,快手电商的隐忧仍在,相较于抖音电商对于超头(超级头部主播)的把控力来讲,快手在面对超头的时候气势则弱了很多。有接近快手人士向36氪表示,快手电商缺乏能支撑起大盘的中腰部直播电商主播,是其过于依赖超头的原因之一。曾经的快手也由于过于依赖超头,而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跌了跟头。

在快手发布财报的前两日,辛选官方对旗下主播辛巴直播中对平台(主要指快手)的不当言论发表了道歉声明,随后不久,辛巴的快手号直播权限解封,而这一举措恰逢“6.18”大促之际。随着快手电商的崛起,平台或许在变得更有话语权,但与此同时,快手电商仍难以割舍掉辛巴这样的超头。

与电商业务一样,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也被提上了日程,成为了快手高层和投资者们频繁提及的话题。在业绩会上,程一笑表示,今年Q1,快手的本地生活日均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接近9倍;在供给侧,公司Q1的日均动销商家数、商品数环比分别增长29%和38%,至于这些数据的基数,快手方并未披露。相较于抖音和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打得火热的状态,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尚处于刚起步阶段,但从官方和资本市场的态度来看,快手今年需要交出一份关于本地生活的答卷。

业绩会上,程一笑表示,今年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的策略重点一是行业化,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做精细化运营;二是在商品策略上,通过和服务商的合作,走低价好货的道路;三是提升本地生活内容的质量和数量。

AI仍是投资者们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们迫切的希望看到那些需要巨额投入的AI大模型带来的产出,企业也急于证明这一点。在Q1的业绩会上,快手方披露了在AI上的进展,重点就落脚在了业务场景的应用上。

电商正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AI的出现也势必会改变电商行业的面貌,“AI+电商”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贡献快手收入半数以上的还是线上营销服务,财报中表示,这一业务之所以可以实现同比27.4%的增长,实现167亿元的收入,主要就是由于快手致力于推动智能营销解决方案的应用以及升级全站推广商品能力,推动营销客户数量及营销客户投放消耗增加。

具体来讲,在创作上,商家可以利用AI来生成营销内容;在投放上,商家则可以利用Universal Auto X (UAX)产品和全站推广产品实现出价、实时盯盘等功能;在连接用户上,平台启用了AI客服等。AI落地具体的应用场景并开始切实提质增效,为快手带来了收入。而选择拥抱AI,是快手发力电商的必要举动,在快手公布AI+电商的成绩单之前,已经有诸多电商玩家拿出了入局AI之后的成绩。

譬如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推出百度优选智能导购的百度电商曾表示,2023年百度优选GMV同比增长594%,AI大模型参与促成的交易占总交易的20%;春节期间,京东云言犀数字人累计带货GMV超4000万元,闲时转化率提升超30%;去年Q4,阿里妈妈技术团队推出“图片一键变视频”的AI技术框架AtomoVideo(阿瞳木视频),提升电商商家经营效率等等。

今年Q1的业绩会上,快手方表示其规模超1750亿的大语言模型,综合性能已经接近ChatGPT4.0的水平,其近期也正式推出了第一个多模态的大语言模型。

今年电商竞争态势的改变,必定有AI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前,主动也好,被动也好,电商巨头们在AI电商上的竞赛已经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