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路线生产高电压钠电P2正极材料,「驼峰新能源」已建成千吨级中试线 | 早期项目

差异化路线生产高电压钠电P2正极材料,「驼峰新能源」已建成千吨级中试线 | 早期项目
2024年06月28日 18:49 36氪

文|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钠离子电池是近两年十分热门的赛道。钠电具备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低温性能优异、安全性高等优势,更贴合储能、备电、小动力等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且价格敏感的应用场景,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

目前,钠电赛道当下的技术差异路线主要集中在正极材料上,主要有三条技术路径——层状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其中,层状金属氧化物路径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循环性能优异,倍率性能好,已经成为钠电正极材料的主流路线之一。

不同于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O3层氧正极材料路线,湖南驼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驼峰新能源”)公司专注于P2路线层状金属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公司成立于2022年,目前已完成第一代产品的量产开发,并已建成高电压P型钠电正极材料中试生产线。

36碳制图

相比O3路线,P2层氧正极材料路线具备独特优势,近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O3路线,P2的水稳定性强,循环结构稳定,电压平台高,体积变化小,压实密度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驼峰新能源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魁对36氪表示。

其中,水稳定性是P2层氧正极材料的一大突出优势。“O3材料的水敏感性更高,由于容易吸水且遇水不稳定,钠电生产线往往需要极为严格的控湿。使用O3材料不利于把电池容量做大,不利于后续的降本。这正是P2材料的优势所在。”李魁表示。

据介绍,P2层氧正极材料经过在水中搅拌浸泡30hr以后,经XRD、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测试后,晶体结构和材料电化学性能均没有变化。基于此特性,该材料可以水系匀浆,取代传统油系匀浆工艺,无需使用有机溶剂,降低电池生产制造过程成本的同时,避免了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能源产品的需求。

此外,得益于高熵结构设计,P2层氧正极材料还消除了原始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变,这种稳定的晶体结构同时为该型材料带来了非常优秀的循环表现。据介绍,目前将该材料做成的18650全电池循环数据已经跑到超过2800周,容量保持率高于92%,预期寿命超10000周,在大型储能上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据李魁介绍,驼峰新能源的P2路线层氧正极材料目前已经在多家头部电池厂测试,打通了户外电源,UPS储备电源,家庭储能、低温储能等多个应用场景,今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团队方面,驼峰新能源的核心团队均拥有超过10年的电化学材料工程化经验及电芯开发生产经验。其中,创始人兼董事长曹文涛深耕26年,历任长沙矿冶研究院经营部长、长远锂科常务副总,长沙友合金属材料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魁先后担任湖南瑞翔总经理助理,湖北江宸副总经理,中伟新材料研发总监,拥有丰富的技术和产业化经验。

为了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驼峰新能源于今年启动万吨级的生产基地建设。李魁表示,钠电产业目前还处在产业爆发的前期,无论是正负极材料、电池还是后端应用都还没有大规模铺开,驼峰新能源会与产业链全链条共同储备,共同发力,为国内钠电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