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岑促
编辑|巴芮
线上直播爆火,传统剧团演出场次翻倍
95后长沙花鼓戏演员陈雨晴很难想象,5年前一个普通的下午,她在自家阳台练习“打杯子”的短视频会突然爆火。
那个59秒的短视频中,扎着马尾的陈雨晴正在镜头前表演一段经典的长沙花鼓折子戏《采茶调》,她灵活地用手指卡着四个小酒杯,四个杯子在指尖灵活地震动,发出的声音清脆如铃铛,十分悦耳。
这个绝活儿在抖音上爆火。作为传统艺术从业者,她猛然发现,原来在互联网上有如此多喜欢花鼓戏的观众。此后五年,陈雨晴在抖音上直播唱花鼓戏,从一个普通的花鼓戏演员逐渐成为拥有56万粉丝的抖音达人“花鼓戏一东”。
高人气给陈雨晴带来越来越多的机遇。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直播,而有了无限可能,陈雨晴觉得自己很幸运。
原本,作为传统戏剧院团,长沙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每年160场演出都是送戏下乡的定额任务,一场戏仅数百人观看,观众群体均为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2022年9月,陈雨晴爆红3年后,为了扩大花鼓戏的影响力和传播度,长沙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也启动了线上直播。
长沙花鼓戏的首场线上直播反响强烈
令人没想到的是,作为传统艺术的花鼓戏在抖音上的首次亮相就吸引了350万人次观看。
如今,为满足线上网友的观看需求,该剧团除了线下原本的160场演出,还额外增加了30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也大幅增加,从以往一场几百人观看的线下演出,到现在动辄数千人围观的线上演出,花鼓戏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在引入直播之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直播给传统演艺市场带来的综合效应甚至引起了学术界关注。在近期社科院课题组发布的《演艺+直播: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特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传统演艺行业长期面临场地时间限制、观众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导致产能利用率不高,既定规模的演艺人员、演艺场地和设备,产出次数、频次和覆盖规模有限,然而,直播新表演形式的引入使传统演艺行业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借力,演出规模加大,收入在增加,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年中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营收规模达2095亿元。显然,演艺类直播已经成为演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沙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直播现场
除了传统演艺市场,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而在近些年衍生出的出现的新型演艺组织——演艺公工会,也在直播时代尝到了红利。
2019年,彩红唐在被称为“网红之都”的长沙成立。5年间,公会已经发展成拥有500名签约主播的头部演艺公工会。
彩红唐十分看重主播的专业能力,包括形象造型、主播台风、在线互动能力、表演风格等多方面。为了打造专业主播,彩红唐给主播提供了一系列专业配套服务,围绕一个主播的基本人员配置是编导、摄像、后期、运营四个人,另外还配备了化妆师、表演老师、口才老师和舞蹈老师,如果是大主播,人员配置会维持在10多人在专业机构的加持下,普通主播的职业晋升之道路也更加顺畅。
直播让每位演员都能建立自己的独立舞台
市场范围扩展、准入门槛降低,每个演艺人员都通过直播获得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社科院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指出,相比传统演艺节目需要复杂的筹备过程,直播更加灵活便捷,单品制作、单人演出的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而实时评论、点赞形成的快速反馈机制让从业者能够及时获取观众反馈,可以快速调整表演内容,提高内容质量和吸引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专业院团的演员,还是草根艺人如非科班演艺从业人员等,都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吸引粉丝关注。
在成为主播前,85后杨昊在辽宁一个小城谋生。抖音直播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他会在晚上12点多收工后直播一两个小时。
刚开始他的直播间只有四五个人。“再早十年,如果没有直播平台,我也不是专业歌手,你唱功再好也没人发掘你。”在他的坚持下,凭借他对音乐的领悟和对直播的摸索,直播间的粉丝慢慢涨到20多万。
正在直播的杨昊
2021年夏天,他决定离开东北小城,南下长沙寻找机会。长沙的7月闷热难耐,他找到当时正在街头直播表演的彩红唐主播唐艺。杨昊几乎是“闯入”了唐艺的直播镜头,当时唐艺已经准备下播,他争取到了最后一个在大主播直播间表演的机会。之后,杨昊成功签约彩红唐,开启了自己的职业主播生涯。
直播公会的专业包装对杨昊的改变极为重要。为了帮杨昊找到合适的风格,公会的运营团队不断试错,“从站着播到坐着播,从室内唱跳到户外直播,再到大舞台直播,从常规服装出镜直播到演出服出镜直播,曲风从情歌到DJ,”彩红唐的总经理蔡琪说,排列组合式地尝试了一遍后,团队给杨昊定下了“户外+西装+DJ”三位一体的直播形式。
经过团队专业包装的杨昊在平台的起步非常快。杨昊每天坚持直播5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播7个小时,一天涨粉上万,最多的一次,三天涨粉9万。
杨昊的经历并非个例,直播给了每一个演员向上走的机会。陈雨晴同样如此。
疫情三年,剧团无法演出,陈雨晴既要供房租,又要还房贷,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她开始尝试抖音直播。她的首场直播没有声卡,也没有灯光,手举着手机清唱,就这样播了2个小时,“赚了5.2元,”陈雨晴对这个数字印象极为深刻,“这个真能赚钱啊。”
此后,她连续直播了两年,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线上知名度的增加也在反哺她在线下的演出。收入倍增的同时,她收获了一批喜欢花鼓戏艺术的粉丝“东家军”,每次去到一个线下演出,现场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后台堆满粉丝送给她的零食,还有粉丝对她大声喊“丫头,你好棒”。
应邀参加线下演出的陈雨晴
报告中谈到,线上直播演出打破了传统演艺时空限制,演出频次增加,产能提升,不仅扩大了演艺市场规模,而且演员开辟直播阵地也让个人通过打赏获得了额外收益,拥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容忽视的是,在成就个体和机构发展的同时,线上演艺直播解决带动了大量就业。据蔡琪介绍,公会的分工很细致,不同环节都有专业人员参与。“公会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出自传统的媒体机构,我们还容纳了很多大学生就业,”蔡琪说,公会每年新增缴纳社保的就业人数有一两百人,人均收入过万。
社科院课题组报告称,直播行业带来新增就业和工种,一个主播带动就业岗位在2-20人不等。
数据源于社科院课题组报告统计
随着演艺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延伸出的各种新型职业也被官方认可。2024年7月,人社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了“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这边意味着主播成为官方认可的正式工种,主播作为一种职业也正在快速实现专业化、正规化。
演艺+直播,成了演艺行业破局新思路
相比个人直播的灵活开展,传统艺术剧团的直播显然要复杂得多。
全民直播兴起后,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勇带领长沙花鼓戏走在了全国剧团数字化的前列。传统院团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排练卖票演出的运转模式,当然,想要撼动沿袭多年的线下传统演艺方式并非易事,但在大势面前,王勇不打算退缩。
“互联网是最低成本但见效最快的扩大影响力的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试试,如果没人看,没人知道这门艺术,也就谈不上什么传承。”他负责搭建直播团队,从硬件设备、演出曲目、演出人员等方面逐步推进。
为了适应剧团直播演出新形式,剧团投入500多万专门搭建了双舞台——直播互动小舞台+大舞台;在人员安排上,剧团专门成立了新媒体部统筹剧团的直播演出。
为了适应直播观众的观看习惯,陈雨晴和其他演员调整了自己的表演方式,“我们的唱腔节奏会加快一点,直播的时候还会加些包袱进去,让更多的观众参与互动。”
在经过一系列筹备后,2022年9月15日,全剧团50多人一起进行了3小时的抖音线上直播演出。意外的,当天首播便吸引了350万人次观看,这个数字是剧团2022年全年送戏下乡160场观众总和的70倍。
正在直播的花鼓戏演员
开启线上直播后,长沙花鼓戏演出场次从一年160场增加了190场,观看人数也在大幅增加。从普通的一场几百人观看的线下演出,到现在动辄数千人围观的线上演出,花鼓戏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在引入直播之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直播演艺事业的发展让王勇看到了优秀传统艺术得以更好传承下去的可能性。“过去二三十年,长沙花鼓戏都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这不仅是我们剧团遇到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一个问题,要想留住这里的年轻人,我们自己要有好的待遇和环境,第二个我们还需要给年轻人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王勇说,线上直播让团里的年轻人看到了很多希望。
不仅是花鼓戏,直播演艺事业的兴起让所有开启直播的传统艺术院团获益颇多。据了解,截至2024年7月,已有192家院团、2174位演员加入“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在过去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总场次达7143万场,同比增长47%。演艺类直播场均观众4263人次。这相当于每天有19万场中等规模演出在直播间上演。
社科院课题组的报告中指出,直播帮助线下演艺团体和主播提高了内容生产的产能利用率,开拓了新的传播和受众渠道,扩大了传统演艺团体的影响力,而对于线上演艺公会而言,直播不仅可以将团体的演艺拆分成个体的演艺,表演形式更加灵活,还可以将线上流量向线下引导转化,促进线上线下的良性循环。
蔡琪带领彩红唐团队在公会的商业化上探索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以线上直播演艺为主的公会,彩红唐从2021年开始就在尝试向线下实体大舞台演出延伸,“多的时候一个主播每个月有十几场户外大舞台直播,人数最多的一次直播,有6万人在线下观看主播的实体演出。”蔡琪介绍,这个体量不亚于任何一场大型演唱会。
只不过,与演唱会售票的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是,彩红唐的线下演出大多并不卖票,针对观众免费开放。线下演出的主要收入还是出自同步直播产生的打赏收入。
但是,除了打赏之外,线下演出还可以靠接商演、品牌代言等多种渠道变现,“从单一的变现到多元化变现,拓宽了我们对直播的固有认知,”蔡琪说,多元化变现形式也让现在的才艺类主播更加看重直播间的长期在线用户,而不仅仅是榜一榜二的打赏,主播的生命周期也在被拉长。
在蔡琪看来,演艺直播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风口”了,在短短五六年的行业变迁下,它正在成为一个稳定的“行业”,以独特的商业闭环,成为整个演艺行业新的突破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