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搜狐全年营收5.98亿美元(约合43亿人民币),品牌广告收入达7300万美元,其中《张朝阳的物理课》这一知识IP功不可没。
而就在前不久与俞敏洪的对话栏目中,张朝阳还当起了人生导师,劝年轻人别买房。
张朝阳建议年轻人租房住、少贷款,留出空间去探索更多可能,被房贷压着就没有心思心情去创业。
中国自古有“成家立业”一说,这种思想已扎根于国人心中,先成家后立业,没有房如何成家,所以张朝阳的这番话引发了很多争议,听起来像是不务正业。
但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张朝阳独特的“慢经营逻辑”,就像一种类似于瑞士钟表匠的长期主义哲学。
张朝阳的创业历程就充满了戏剧性,从清华学霸到麻省理工博士,再到搜狐创始人,他一度被誉为“互联网教父”。
然而在搜狐最为鼎盛的时期,张朝阳却一度陷入精神困境,甚至闭关一年,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段经历也让他意识到,财富和名誉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
于是张朝阳开始重拾兴趣,如今通过物理课分享知识,也找到了新的乐趣和价值,这种从“征服者”到“观察者”的转变,更为搜狐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张朝阳不追求短期爆发,而是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张朝阳的物理课》是搜狐“慢经营逻辑”的典型体现。
通过这一知识IP,张朝阳巩固了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还为搜狐吸引了大量品牌广告主,2024年品牌广告收入高达7300万美元,张朝阳成功地把兴趣当成了职业来做。
而发生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张朝阳敏锐地意识到门户网站“大而全”的产品思路已经过时,所以他果断调整战略,聚焦搜狐新闻、搜狐视频等核心业务,打造细分营收模型。
这种“小而美”的转型,使得搜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竞争力,张朝阳的这种“慢经营逻辑”,让搜狐活了下来,并且一年挣了43个小目标。
反观与搜狐同时期的门户网站,曾经与搜狐齐名的雅虎已破产重组,天涯论坛沦为回忆,而张朝阳的这种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使得搜狐即使在围观者眼中“走得很慢”,却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效。
张朝阳曾说:“我们要做有质量的东西,不太急功近利,慢慢做,才能出高质量的东西。”
张朝阳的目标是将搜狐做到100岁,这种长期主义的愿景,或许正是搜狐得以在互联网行业屹立不倒的关键。
张朝阳通过物理学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通过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带领搜狐在互联网行业的剧烈变革中持续盈利,这种“慢即是快”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正如张朝阳所说:“年轻时总想改变世界,现在明白,能观测清楚自己的波函数已是莫大成就。”这种从征服者到观察者的转变,或许正是他留给搜狐最珍贵的思想成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