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苹果WWDC25全球开发者大会在加州Apple Park如期召开。
本次发布会没有硬件上的“惊喜”,而是对软件设计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苹果全新的界面设计,成为了本次大会当仁不让的焦点:苹果宣布将在iPhone、iPad、Mac、Apple Watch、Apple TV等设备上推出统一的视觉语言——“液态玻璃(Liquid Glass)”,并对其操作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Apple OS 26:命名更新与设计策略
本次大会还带来了操作系统命名方式的重大改变:苹果不再使用顺序版本号,而是改为按年份命名。这意味着新系统将统一以“26”作为后缀,如iOS 26、iPadOS 26、watchOS 26、tvOS 26、visionOS 26、macOS 26(内部代号“Tahoe”)。
新的命名体系旨在让跨平台的版本号更直观一致,简化升级流程,也与三星、微软等竞品保持一致。
同时,统一命名也与苹果强调的全平台视觉风格统一相呼应:所有系统不仅在命名上 “齐步走”,更在界面语言上形成一致策略,将为用户带来跨设备一体化的使用体验。
液态玻璃:视觉设计亮点
这次设计革新的核心被称为“液态玻璃”视觉语言。顾名思义,它大量使用半透明、玻璃质感的界面组件,模拟真实玻璃的光学特性。
系统按钮、滑块、通知栏等控件及面板都采用“液态”设计:通过动态高光和多层次透明度,反射和折射周围环境光线,从而呈现出磨砂玻璃般的质感。
苹果称这种“数字超材质”能“折射光线并动态响应用户操作”,并让多彩新配色、深浅模式在不同光照下都依然富有层次感。
“液态玻璃”设计语言既强调真实感,也保留了极简元素:界面给人第一眼“纯净整洁”的感觉,控件浮于背景之上仍然可见但不干扰底层内容。它还还考虑了触摸交互的流畅性,面板圆角和整体设计与设备机身圆弧自然契合,带来轻盈可触的界面体验。
总而言之,这套设计试图在拟物质感和现代扁平之间取得平衡:界面更通透灵动,但仍保持苹果一贯的简约美学。
“液态玻璃”全新风格目前已全面应用于苹果所有系统:iOS、iPadOS、macOS、watchOS、visionOS、tvOS等均全面采用“液态玻璃”设计语言。例如,锁屏、控制中心、主屏幕、菜单栏和侧边栏等界面元素都会悬浮在应用内容之上并带有玻璃质感。
设计师视角:优劣与争议
从设计师角度看,“液态玻璃”带来了多个积极变化。
首先,它将各平台UI统一在同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下,有助于跨设备的一致性和品牌识别。透明控件的叠加和流动感也赋予界面更多深度,使操作体验更“生动、灵活”。
例如,半透明面板可以在用户操控时快速调出设置选项而不遮挡底层内容,一些读者评论称“透明界面让调整设置毫无负担,较小的控制栏也不干扰对内容的使用”。
此外,针对触控的实时渲染和镜面高光带来了界面的反馈性,符合现代硬件显示能力的趋势,为苹果的视觉设计注入了新的创新元素。
网友:如果乔布斯在,他一定会炒了这帮人的鱿鱼
然而全新的设计也引发了争议和吐槽。
一些设计师和用户认为,过度的透明与玻璃效果可能有格调,但也容易让界面显得花哨。
原本平实的图标四周多了玻璃层,有人担心这种特效会影响内容可读性,也有人将“液态玻璃”与Vista特效相提并论,称这是“Vista回魂”版的界面设计。
此外,增加的动态模糊与透明特效会增加GPU与电量负担,影响性能体验。
图源:微博用户Agent阿神
在微博上,话题“iOS26丑”稳霸热搜榜,“丑得令人发指”“太丑啦”“救命”的呼声络绎不绝。网友@Agent阿神 吐槽说,更新了iOS26就没法用人物照片当壁纸了——液态玻璃将人脸都搞变形啦。
哈哈,苹果的设计也有被骂的一天?
众多的调侃与吐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苹果极致简约风格的怀念。
苹果设计团队的实力毋庸置疑,也许随着硬件和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苹果会在下一个阶段会结合更多空间感和AI交互,将“液态玻璃”延展到三维界面,提炼出更符合效率与可读性的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资料来源:苹果、网络,撰文:最设计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