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据媒体报道,刘强东在近日内部管理培训会上痛批部分高管,称“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表示部分高管醉心于PPT和奇妙词汇,或吹得天花乱坠但是执行一塌糊涂。
此次会议上,刘强东还表示,管理层不需要那么多花的、新词,要回归到商业本质的五个要素(产品,价格,服务,成本,效率)。
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近期互联网大佬有回归的趋势,上周是马化腾内部发言的流出,这周则是刘强东的发言。
尽管这些可能带有内部保密的信息,仍然出现了流出,无疑这个现象是比较有趣的。
一方面是今年的互联网行业,确实发展有着很大的压力。
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170亿元,同比增长0.1%。
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收窄。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4%,增速较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总额645.4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较1—5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
从这个统计数据,就可以发现互联网行业面临的压力。
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压力也更大,自然的内生增长难以恢复,这对于企业的创始人而言无疑也坐不住了。
2022年,京东遭遇了疫情三年中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上半年净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11%——这是2018年以来最低的增速;
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也降至9.2%——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高速增长后,再次回落到10%以内增速区间。
从刘强东的发言,无疑可以发现刘强东对于部分中层的不满。但是作为一个大企业,存在官僚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京东甚至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员工数量庞大。作为刘强东本人,即使通过周报等形式来管理,也存在精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边界问题。经济学的科斯理论说明,当随着企业的边界扩大,企业的管理成本超过了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停止扩展。随着企业层级的扩大,企业必然会走向官僚制的金字塔结构来进行管理,当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时,似乎通过员工的年轻化、花名、OKR等各种方式可以克服企业的官僚制,但实际上,企业的官僚走向仍然在不同程度发生,而这对于市场环境变化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京东的管培生制度,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越过中层直接了解市场环境和业务一线的快速通道,但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不是一个正规化的通道,信息如果和正规通道存在冲突会造成管理和信息的混乱,也会给最高层增加甄别信息的成本,其次也并不能完全杜绝PPT文化,不管是基层还是中层,都需要一个文件快速形象的反映信息,PPT仍然是一个载体,但是在PPT成为主要工具后,就会成为一个“内卷的工具,形式逐渐超过了内容,出于自我美化的心理需求盖过了反映实际业务。这一点京东的竞争对手必然也同样存在,但是由于生命周期更加早期等原因,因此并没有京东那么明显。
但是也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刘强东仍然是京东最重要的后台管理者,他的精力正在重回前台。
在发生了众所周知的明州时间后,很多人猜测刘强东会逐渐离开前台,很多的股权转移似乎也在说明这个趋势,但是实际上刘强东正在重回前台,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刘强东重回前台无疑能够让京东继续有主心骨的支持,对于员工也有激励作用,同时也说明这个时刻不管是由于京东外部环境的原因还是企业缺乏合适的接班人原因,刘强东都不可以离开京东。
但是刘强东本身年龄也不到50,也还是当打之年。
但是随着领导者事务的逐渐变多以及领导者个人原因的考虑,刘强东给予京东可能不能够像创业初期的精力,即使东哥的语录和视频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但是可能像过去一样下基层给快递小哥发红包、接受媒体采访金句频出等机会,可能还是会变少了。
而对于京东近年形成的高管和中层管理格局来说,可能会重新有着更大的压力和洗牌了,毕竟“只有1.5个人敢说真话“。
这样的东哥和京东,可能也是需要适应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