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剑,百度Apollo领跑自动驾驶下半场

八年磨一剑,百度Apollo领跑自动驾驶下半场
2021年08月18日 23:56 21世纪商业评论

文/ 何夏 史川轩 编辑/ 史川轩

百年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13年”变革时刻。

8月18日,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现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向外界展示了纽约第五大道两张相隔13年的照片:一张马路上几乎都是马车,只有一辆汽车;另外一张则是马路上只有一辆马车,几乎都是汽车。

李彦宏表示:用不了13年,可能街上跑的汽车<几乎都具备无人驾驶能力,变成了人们非常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活动现场,百度宣布在中国推出大众化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致力于加速全民无人化出行时代到来。

近期,IHS Markit发布的报告显示,2030年万亿级的共享出行市场,将全面转向无人车出行,Robotaxi会占据60%的市场份额。可见,Robotaxi产业潜力巨大。

而百度也正驱动Robotaxi业务的落地更广泛,让自动驾驶技术尽早实现普及。

下半场“萝卜”快跑

1个月前,百度Robotaxi 在广州正式面向公众全面开放,可上下车站点达到237个。至此,百度自动驾驶已投放长沙、北京、沧州、广州四地,面向公众常态化试运营。

截至目前,以Robotaxi为主要载体,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累计接待乘客超40万人次,从测试验证大范围走向公众面前。

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末仅为21万。从增量来看,百度的自动驾驶运营落地呈明显加速态势。

当技术走向成熟,自动驾驶下半场的角逐已经开启,规模化商业运营将成为Robotaxi行业发展的重点。

一周前,李彦宏公开给出百度Robotaxi的发展路线:未来的2-3年内,加速扩展到全国30个城市。高歌猛进的一个因素,在于成本的曲线在快速下降。

“大概在2025年,我们的整体成本,小于网约车的汽车成本,那时规模会迅速扩张,且会实现盈利。”李彦宏说。

新的逻辑下,就不难理解上线萝卜快跑平台的原因。

在已有的4个城市,用户可通过百度地图等App ,一键预约Robotaxi服务。

要承接规模化的用户,必须搭建一个常态化平台,从而让用户体验更流畅,让车队调度效率更高,为面向用户商业化运营和多元化增值服务全面做好准备。

“萝卜快跑”就是百度一步先手棋,瞄准了一个万亿级大赛道。

IHS Markit预测,2030年,共享出行市场规模达2.25万亿元,Robotaxi占据6成,那么其体量会达1.3万亿。

更重要的是,Robotaxi市场终局将集中在2至3家,头部服务商或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对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这都是一个诱人的市场机会。

萝卜平台若发展顺利,未来几年或将革新现有的网约车格局。

那么,新的迭代,仅仅是没有司机吗?不,百度有新的想法。

机器人的“第三空间”

百度世界2021大会上,明星金晨和央视主持人王嘉宁呼叫了一辆非常特别的车,车内不设方向盘、踏板,全程自动驾驶,能顺利应对无保护左转、避让行人和其他车辆等复杂场景,还配置了超大曲面屏、智能控制台,乘客享有一个超大的专属智能空间。

“太贴心啦,好想拥有一辆。”金晨直呼。

意外的是,百度不再管它叫车,而是称呼为“汽车机器人”。

“智能汽车未来更像智能机器人,汽车机器人具有这些特点,就是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忠诚陪伴和自我学习。”李彦宏说。

汽车机器人具备了三重能力: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完全无需人类驾驶;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主动提供服务;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成为服务各种场景的智慧体。

车变成了机器人,仅仅是一个营销概念吗?我们认为,不是。

车是纯工具性的载体,完全被动式的;机器人存在某种智能意识,可提供多种主动服务,在出行外,能满足聊天、陪伴、娱乐等多种功能,所指向的是一种新体验。正如在金晨体验汽车机器人的视频中,车辆可以理解体验官的请求、对话,还能主动安排调整行程。

当司机和驾驶舱不再需要,所释放的不只是一个空间、一个劳动力,而是完全重构了出行形态——移动只是基础功能,人们可以在车载空间叠加各种应用,从事多种活动,就如同智能手机不再仅仅满足通讯功能一样。

这种变革,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想象力。

美国的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过“第三空间”(Third Plac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独立于住所和办公室之外的社会空间,作为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缓冲地带。星巴克就是由“第三空间”概念出发,从细节入手打造一个供人们休闲的氛围,得以壮大。

咖啡店毕竟是“第三空间”可选项之一,在无人驾驶的时代,汽车机器人会是“第三空间”(Third Place)的必选项,它会从无到有,重新搭建一个移动中的“社会空间”。

从这个角度,可以重新思考,为什么百度要执意造“集度”?

其造车的本质,不是制造一个同质化的工具,而是要集合其全系统的能力,打造一个新的移动空间,重新定义出行方式。

对照百度的储备,它确实有这样的重塑机会。

比如,“小度助手汽车版”,配置了专属虚拟助手形象,借助于具象化的交互,能为用户提供智能车内体验,百度移动生态以及爱奇艺,具备大量的影视内容资源,这些能力和业态一组合,马上能提供主动响应的移动流媒体服务。

如果愿意,百度以后可以把餐桌、运动单车、床铺甚至打工人头疼的办公桌,往其自有或者生态圈内的汽车机器人里搬。

在第三空间的维度上,百度不只是出行公司,可以是一家娱乐公司、健身公司甚至共享办公的公司。

当然,前提是它能赢下Robotaxi的战争。

时间是最大优势

自动驾驶下半场,中国的Robotaxi赛道挤满了选手,有滴滴这类网约车平台,也有小马智行等创业公司,百度的胜算几何?

目前来看,百度Apollo可罗列的优势有很多,归集起来的核心优势只有一个——就是时间,在多个重要维度,它起跑最早,加速度最快。

2010年就发力人工智能,2013年布局自动驾驶,百度成为智能驾驶行业入局最早,投入最多的中国科技公司。

据官方统计,测试里程方面,百度Apollo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1400万公里,每天以4万公里速度增长,相当于天天绕地球跑一圈;百度Apollo已获得336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专利数量超过2900件。

Robotaxi常态化运营,百度一样起步最早,规模最大。

不到2年时间,自动驾驶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接待量在加速膨胀,会沉淀大量种子用户,攒下自动驾驶运营的无人区经验。

在低成本的运力工具部署上,它也在快速下手。

2019年8月,在湖南长沙街头出现的Robotaxi,是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联合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前装量产的Robotaxi落地。

今年6月,百度Apollo与ARCFOX极狐共同发布了Apollo Moon,这款量产无人车包括车、无人驾驶套件在内,成本只需48万元,只有行业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1/3,能够将每公里成本进一步削减60%。

以5年运营寿命计算,Apollo Moon月均8000的成本,与一线城市网约车司机月工资相当。

此外,借助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百度同步在深耕智能网联、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车多条细分赛道,深度参与各地智慧交通建设,并已在近30个城市落地。未来,基于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可以与Robotaxi相匹配,降低无人车出行成本,提升通行安全度和调度效率。

ACE智能交通引擎2.0

这些新基建上的合作,连带已有技术储备,这些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Robotaxi监管准入方面,百度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可率先获得地方当局的信任,成为最早获准的一批机构,能为Robotaxi商业化落地争取更多资源。

那么,百度会最先胜出么?至少在成熟、安全的商业化运营方案推出前,不会有真正的定论,尤其Robotaxi的产业链长,服务重,还相当本地化。

然而,一旦最早启动全面商业运营,百度Apollo的赢面会非常大,至少有机会成为万亿赛道的一个头部选手。它毕竟是一家生态级的2C公司,Robotaxi服务闭环一打通,能用旗下百度App、百度地图等多种工具,逐一打透一个个区域市场。

现在来看,从集度汽车项目启动,到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百度Apollo距离闭环“通关”,已经触手可及。

#百度推出汽车机器人# #百度推出萝卜快跑打车平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