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农产品商家,在拼多多过了“丰收节”

28万农产品商家,在拼多多过了“丰收节”
2021年09月30日 19:46 21世纪商业评论

文/ 韩璐 编辑/ 史川轩

今年的金秋丰收季,拼多多很忙。

9月初,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起,“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正式启动。

拼多多是主要参与平台之一,大幅加大投入力度,平台“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资源,向“丰收馆”全面倾斜,单日投入亿级的流量曝光,对丰收节打标的农副产品、农资农具,实行不限额补贴。

28万涉农商家,直连8.5亿消费者,在拼多多共庆丰收,见证了“互联网+农业”的变革力量。

丰收节,出山进城

自2018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已历4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窗口。

今年的“丰收节”,营销助农、消费惠农、品牌强农依旧是重点,各家助力农户增产增收的决心更甚。

“金秋消费季”期间,展示展销、直播带货、专场推介等线上活动,覆盖超过15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0余万种农副产品、超30万商家参与。多家电商平台以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流量倾斜等方式,吸引广大城乡居民购物过节。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在这一品类深耕多年。

今年上半年,平台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副)产品,超过4000款,同比增长超过490%;单品销量超过100万单的农(副)产品,也达到30余款。

于拼多多而言,“丰收节”恰是一次良机,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推动各农产区直连全国消费者,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2020年,拼多多即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战略合作电商平台,上线“多多丰收馆”,首批即发放5亿元消费券,并协同平台15万涉农商家,推动各地农产品“出山进城”。

今年,拼多多精心筹划,多方协作,启动了“消费惠农直播”“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新农人电商培训”等系列电商助农活动。

例如,为发挥节庆效应,9月23日丰收节当天,拼多多作为央视“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的互动合作伙伴,以全平台直播的方式,为各大农产区代言、带货,一起促消费、庆丰收。

多多买菜则是消费助农的新渠道,全程参与“金秋消费季”。

期间,多多买菜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长江经济带多个地区,开展多场“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助力嘉兴粽子、固城湖大闸蟹、枞阳土鸡蛋、洪湖莲藕等直连消费者餐桌。

据统计,共有28万涉农商家,参与拼多多今年的“丰收节”系列活动,规模同比增加近一倍,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全国各大农产区;近8.5亿消费者,可在拼多多App搜索“丰收节”关键词,购买全国的优质农货。

依托电商,地标农产品直连前端消费市场,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产品定制;商家也能直连产地源头,以最优成本拿到最优品质货源,形成“产、加、销”的发展路子。

会理石榴,火了!

借道“丰收节”直连,拼多多捧红了许多好农货。

会理位于横断山脉东北部,日照时数多,蒸发旺盛,雨量集中。无论土壤、气候或光照,都是中国最佳石榴适宜区之一。

当地的青皮软籽石榴,皮薄个大,颗粒饱满,含糖量高出其他石榴20%,且不用吐籽,有专家评价为“首屈一指的最好果品”,甚至有石榴中“爱马仕”的美誉

9月正逢石榴季,这款产品C位出道,成为“多多丰收馆”重点推荐的农货。它大规模走出大山,有一段“新农人”的故事。

会理交通不便,能种出好石榴,却卖不好,石榴大量积压在货场,很多人辛苦一季,反而亏损。

95后的何爽,2016年时,在东方航空做空姐,那年她回会理探亲,发现石榴线上销售有机会,规模没起来,当时县里大力号召发展电商,就决定辞职回家创业。

2020年何爽的公司全年销售220万单,销售额5100万元,何爽也成为会理石榴代言人 摄影:何浩

网上开店、直播带货……几次试错后,何爽接到了“多多果园”(拼多多一款游戏产品)的订单,由拼多多采购水果,免费送给用户,大大扩展了受众,何爽三个月卖出了800万斤石榴

2020年,何爽公司全年销售220万单,销售额5100万元;现在,新建的3000平米仓库每天能发3.5万单,日单量又涨了近一倍。

这样的“新农人”并不少,罗浩与何爽同龄,辞职后在拼多多上卖石榴,既解决了自家6000株石榴的出路,还收购附近老乡的产品。

据统计,2020年,会理石榴种植面积超40万亩,产量72万吨,全国人均能享受1斤,超过80%是突尼斯软籽石榴,论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会理都是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首。

摄影:何浩

石榴是个“藏富于民”的产业,会理全县石榴种植户有2万多户,涉及7个乡镇,2020年果农收入35亿元,小种植户一年收入数万,大种植户可高达百万,销售季还带动了大量用工需求。

不只是会理石榴,今年9月,拼多多与农业农村部等共同启幕“地标农品中国行”活动,将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以“塞上江南”宁夏为例,共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60个,授权主体314个,年产值超120亿元,打造了“盐池滩羊”“中宁枸杞”“宁夏菜心”“吴忠牛乳”“盐池黄花菜”等一大批有地标特色的知名品牌。

2020年,宁夏滩羊肉品牌“西鲜记”与拼多多合作,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试吃等,用户不出家门就能吃上正宗的盐池滩羊肉,仅上半年,“西鲜记”销售超过5000万元。2021年的“金秋消费季”,盐池滩羊作为地标农货之一,进入平台热销肉类榜单的前列。

如今,枸杞、硒砂瓜、马铃薯、葡萄酒等宁夏优质农特产品,纷纷走进线上直播间,走向全国。

走向田间地头

拼多多不止一次强调,要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零售平台。

不论“多多丰收馆”或“多多农园”,它在尝试打造一个聚焦农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保障品质,减少损耗,并缩短交货时间。

今年以来,拼多多加大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的投入,以提升各农货的上行效率,基于路线规划技术与网络解决方案,其已打造了一套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到数字经济

滩羊深加工 摄影:安舜

互联网电商改造农业的热潮,始于近几年。

2014年左右,就有电商平台谋求“农产品上行”的机会,希望撮合供需双方,实现从田间到餐桌,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只是,农产品高度非标,局限于流通环节的改造,效果并不理想。农产品电商,不是简单地越过多级“买办”即可达成,而要深耕田间地头,重构业务模型。

2015年,拼多多一创立,就在刚需、高频的生鲜与农产品类目琢磨可能性。

拼多多的模型,首先摒弃“竞价排名”,以社交裂变获取流量,降低成本,提高低货值农产品的露出;再以“拼购”模式,聚焦分散的需求,提高农产品库存周转,加快销售速率。

原本离散的供需,在电商上得到了聚合。

传统农产品以收购商定价为主,商家一变动,会影响整体销售;拼多多“互联网+农业”的模式,直接对接终端需求,给到了农民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他们可根据“成本+利润”来定价。

销路的改变,不只是在线这么简单。

拼多多的农业数字化,在向产业链延展,抓住产业源头、锁定核心产区,且培育“新农人”,连接零散农户。

在上游,拼多多推动小农户重组为合作社,引进可持续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产出效率;在中游,探索与物流公司合作,打造全国性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在下游,帮助农民直连消费者,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电商运营培训。

在田间地头,多多农园就树起过这样的口号——“把利益留在农村、把人才留在农村”,让农人变成农商,让农村有现代企业,让传统小农对接线上市场。

2020年,拼多多年成交额(GMV)为16676亿元,其中,农产品GMV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规模同比翻倍,连续5年保持三位数增长

如今,拼多多已成为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