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美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收入865.57亿元,增长18.1%。净利润突破100亿元,增长87.3%。
在京东外卖和饿了么的猛烈围攻的大背景下,美团这份财报收入和利润双双增长,似乎有点不符合外界的感受。
目前在网上有几种看法:
第一种是,京东发力外卖业务在Q1的末尾,所以对于美团Q1的影响微乎其微。
第二种是,上市公司财报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比如认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美团饱受外界压榨商家和骑手的质疑,因此美团可能为了公众形象,可能会低利润苦哈哈的形象。
现在为了打消资本市场的质疑,塑造市场的信心,完全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把一些利润开始重新放到桌子上面来。
有人提到一个证据,刘强东曾经表示,“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许超过5%。”当时引发很多自媒体的嘲笑刘强东没有常识,理由就是美团外卖的净利润一直只有3%左右。但刘强东不可能缺乏常识,京东也不可能不做调研就让这样表述流出来,唯一的真相可能是,外卖业务净利润是能够超过5%的。
01
表面看,这是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但资本市场却反应冷淡——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4.2%。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兴的发言,也让外界嗅到一丝紧张的气息。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当前外卖市场竞争格局时,王兴直言,美团 “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这场竞争”。言辞之间,不难感受到美团当下的压力。
这种说法和4月份“美团”公众号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待竞争从原来的淡定、无所谓,变成了要全力以赴。态度巨大反差的背后,美团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美团Q2季度的财报会比较难看这个事儿,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了。
在电话会议上,美团提前给资本市场打了预防针:预计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将较第一季度放缓,核心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同比将显著下降。
更重要的是,这种冲击短期内不会结束,甚至不光是影响第二季度的财报。
“近期其他平台仍维持着很高的补贴比例,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王兴认为,“目前无法对第二季度或全年剩余时间给出准确的财务指引,但我们将继续捍卫市场份额。”
02
电话会议王兴的表态,证明了一个猜测——由于京东外卖和饿了么的行动对美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5月份,京东外卖和淘宝分别宣布日订单数超过了2000万单和4000 万。两者相加6000万单。
这里面必然有一部分是来自原来的美团用户,也就是说美团的订单被切割到了京东外卖和饿了么。
当然在美团看来,京东和饿了么的竞争是不理性、不健康、不可持续的,是低质量和低价的竞争。
为了应对竞争,美团的做法也有几种:
第一是同样进行补贴。电话会议上提到的,短期内美团将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巩固消费者心智份额。近期美团外卖业务及美团闪购宣布从5月28日起启动“618”营销活动,给所有用户发补贴。
第二是安抚和稳定商家,优化商家的线上经营环境,让商家留在美团上。在4月份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扶持餐饮业。
第三是期待监管机构的干预。王兴表示“监管机构也在关注这一点,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了10多年,我相信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制止非理性和不健康的补贴竞争,而我们的职责是在允许的范围内赢得这场战斗。”
5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企业,提到了要求平台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王兴认为,美团的优势是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能力,其他平台的消费者体验在系统故障、配送延迟和高退款率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很明显暗指京东)。
总之外卖市场受到竞争对手的蚕食,对于美团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毕竟外卖业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是美团的现金牛,是其他业务的财务基础,所以不容有失。
不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正站在十字路口的美团能否守住自己的 “江山”,还是个未知数,但唯一确定的是,外卖市场有更多好戏看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