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虫虫那粘




会有这样的喜好,主要是受到各种桌面文化的熏陶,晒桌面的活动值得买平台就举办过好多期,每每看到相关的文章或视频我都不由自主的点进去,看看人家桌面上的各种物件,什么外设,音箱、台灯、屏幕挂灯、电脑硬件配置、显示器支架,甚至水杯、笔这些物件都是我关注的对象,其中也跟风淘到不少好物件,反正就是中毒极深。
而这其中我发现,灯光好看的桌面上这种量子灯的出镜率是极高的,不仅能够随意组合拼凑出不同图案,还有多种灯光效果与模式,甚至还有音乐律动,与其它设备之间形成灯光联动打造沉浸式的灯效。可惜售价上普遍不便宜,即便是基础的三盏灯就要两三百,这不是我这种家庭能考虑的,对于量子灯的喜爱也只能止步于购物车。

而当看到张大妈众测有量子灯Mix RGB的众测时,毫不犹豫地点击了申请。此次众测和以往有所差别,需要先在评论区留言创意测评计划。
可能是我的计划够新颖,也能是够奇葩,上床下桌的赛博朋克电竞宿舍风格,最后得以成功入围众测名单。收到了数量非常夸张的30块Cololight Mix RGB量子灯。
先看看量子灯:


两个外包装或许没什么感觉



如果是三十个呢???
在刚收到快递时快递效果搬出一个大纸箱,我还在纳闷不就是灯吗,用得着这么大的箱吗。当他再一次搬出同样一个纸箱时指着两个箱子说这两个都是你的,我直接当场石化。
后来将灯从两个大箱子一个个拿出,一边感叹这灯包装的厚道,一边感叹张大妈以及Cololight品牌的厚道。真寄了三十个啊,一个就要两百多,这两箱岂不是得六千多。
小插曲:

好事多磨,本次众测报告过程中也出现了几乎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拍摄事故,内存卡突然损坏
,导致前期几乎已经拍完的素材全部GG,器材有价、数据无价 。后来不得不重新买内存卡,画面几乎全部重拍。


说实话,30个包装还是非常恐怖的,光拆包装就用了好久,拆完之后更是堆满了整整一桌。

厚厚一沓说明书

连接插件与3M胶贴多到堆成一堆



整齐地码放在桌面,看着一个灯就两三百,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个土财主。
这30个灯中包括了3只 “Cololight MIX 主灯” 和 27只 “Cololight MIX 拓展灯”。


每一个方块都像一个像素,创作欲很容易就被激活,一上手就忍不住拼起俄罗斯方块。


主灯与拓展灯的包装正面颜色和侧面图案上有少许不同,其它方面差别很小。
包装上的MIX意思为“大脑”,内部含有连接、控制、供电接口、拾音等诸多模块,可以独立工作。
不认识英文也不要紧,内部主灯和拓展灯已经用标签纸做好了标记。



两种灯的外观用时下流行的话术就是‘不能说相似吧,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采用同样的模具,凭肉眼很难分出差别,不过在主灯上贴有MIX的标签,还是很好分辨的。

对于这个灯的具体尺寸相比大家和我一样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和我手对比就能知道这个灯的大小了。
比我预期的要大一圈,成年人的一只手才刚好拿住,如果你桌面空间有限不建议一次性买太多。



外观方面还是相对简单的,外方内圆,外黑内白,初上手感觉中间的圆形发光区面积占比偏小了些。

对比鼠标体型



量子灯MIX的背面的内容就丰富了,最主要的是供电部分,有18650电池、Type-C接口、24V电源适配器一共三种供电方式。


还可以通过附赠的3M胶带贴在墙壁之上,斜对角的两个箭头凹槽就是独立的胶带粘贴位。

电池仓,可以看到只有主灯才能装电池使用,拓展灯的电池仓只是一个摆设。


18650电池,相比大家对这电池已是相当熟悉了,体型比常规的5号电池大不少。


24V-3A电源适配器,输出功率充足,其它供电方式功率有限,想多个灯同时串联还是得用这适配器。
拆解:


量子灯MIX的背部没有螺丝孔,完全是由卡扣所固定,拆卸不需要用到螺丝刀,指甲伸进边缘缝隙,很容易就扣开了。


内部一览

完全拆解,内部PCB通过8颗螺丝固定。

两个电源输入口,Type-C口更多的作用是为电池充电,需要长时间使用还是建议使用输入更稳定的电源适配器。

在PCB板上还有很多原器件的预留空位,给后面留有升级的空间
,或许不久后就有量子灯Plus版本推出。
乐鑫出品的Wi-Fi+BT+BLE MCU无线控制模块,主灯的无线连接与控制就靠它了。

扩张灯与主灯采用同款PCB,功能的不同原器件的差别也很大。


扩展接口板,通过六针插口与主板进行连接。

声控模块也同样的连接结构,可拆卸,拓展灯上就没有啦。

磁铁体型很小,磁力却很强。


最后的重点自然是这正面的发光部分,可以注意到37个灯珠每个都有自己的编号,呈环形均匀分布,保证灯光亮度的充沛和均匀。


通电之后单独看每个灯珠都是各有各的颜色,貌似毫无关联,但圆形柔光罩的处理,光线过渡均匀伴随不同灯光效果,十分好看。
开灯:


单盏灯有着最高的机动性,可以随意摆放,也有不错的效果。


灯与灯之间的连接通过这个特制连接器所连接,传输灯光信号与供电,上面的小箭头是传输方向,安装时稍加注意。
灯效:


在安装Cololight量子灯MIX之前,先看看我原来的桌面灯光。
我将其定义为‘大学宿舍上床下桌赛博朋克未来风’桌面,却被朋友无情吐槽为‘夜店风’
。虽然是大学宿舍的上床下桌,但风格一点也不大学,至少在桌面上找不到一本书 ,放眼望去全是游戏设备,加入了两条灯带,两个霓虹灯作为点缀,妥妥的光污染桌面。

此外还有这个最近很火的声控灯,小米显示器挂灯,还有RGB键鼠外设。

量子灯MIX的排版相当的简单粗暴,12盏灯整齐排布成长条。





搭配这两个霓虹灯,氛围感直接拉满



搭配这两个霓虹灯,氛围感直接拉满




配合桌面主题壁纸主题色,将其所有灯光调整为统一的颜色,打造出的统一效果看起来真的是相当舒服。
兼职补光灯:




普通的白色补光灯已经无法满足多样拍摄环境与主体需求,RGB色的补光设备可选择性日渐增多。量子灯MIX所组合出来的不小的发光面积,也能兼职做一下补光设备,强大而丰富的灯光可以创造出诸多颜色,即便不补光,作为氛围灯光或背景灯也是不错的。




在黑色物品上,多色的光线赋予物品表面特殊的色彩,‘五彩斑斓的黑’说的就是这。
APP设置:

作为一款智能设备,APP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下载量子灯APP后进入会有相应的设置引导,选择正确的设备就可以了。

无线WIFI连接设置,跟着操作指示一步一步来。
本次因为有三个主灯,所以需要给每个都取一个名称,方便后面区分。

正是进入APP界面之后,界面可以说是相当简单,三个主界面左右滑动。
上下滑动切换灯光效果,系统自带有十多种灯光模式,名字都还挺有诗意「云起」「快闪」「随机」「圣诞节」「彩虹糖」「十里桃花」「光盘时代」「黑凤梨」「马戏团」「北极光」「爱丽丝」「日出印象」。
除了丰富的灯效还有单色模式。

除了傻瓜式灯光调节,还有些一些有趣的细节设计。
比如亮度调节顶部的护眼开关,量子灯MIX的最高亮度真的非常亮,如果作为桌面背景直射眼睛的话会比较刺眼,一键开启护眼模式自动调整合适亮度。


还是有备受玩家喜爱的音乐律动效果,跟随环境音实现灯光的实时响应,再与桌面上的外设、灯带、音律灯等设备实现音频联动,桌面秒变蹦迪现场。
还能进入详细设置对灯光设置进行更多调整。


除了以上APP内系统自带的灯光效果,如果你对灯光效果有更细致或丰富的想法,创建玩法中可以实现极为极致的调整。自己设置灯位摆放,甚至还能设置每一颗灯的颜色,很是夸张。

除了自家的APP控制,量子灯也接入了米家系统,只需要在设置中自己手动添加,就能在实现小爱同学的语音控制。
第二套桌面:

一个小小的上床下桌肯定容不下本次的三十盏灯,所以我又将原来几经荒废的大桌面重新启动。


收拾之前桌面已经堆满了杂物

为了保证最后的整体效果又在背景墙面上贴了一面墙纸


原本我是想将所有灯都转移到这个桌面之上来着,后来发现即便是一米八的桌面在配合一整面墙,想容纳所有灯光也相当吃紧,如果不设计好看的摆放方式,最后效果也不尽理想。
于是调整思路,灯这东西在精不在多,我只是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拼接方式,放在桌面和墙面上,效果已经相当舒服了,一起来看看效果吧。




原本我在桌面上行的灯光其实挺多的,有小米台灯、屏幕挂灯、闪电霓虹灯、键鼠外设灯光、小爱音箱、音律灯、还有机箱里面的诸多灯光,但是量子灯MIX灯的加入,一下将其他灯光的所有风头全都抢了去。




还好桌面空间够大
从上面鼠标上反光效果可以看到,量子灯MIX的显色效果还不错,亮度比较均匀,而且光线柔和不硬。



与支持音乐律动的外设套装还有音律灯组成一套音乐模式,灯光随着音乐变幻。
最后:
对于一个桌面文化爱好者来说就是这款
三十多颗灯珠所实现的灯光效果绝对是目前装饰灯中的天花板级别,在灯效丰富性上傲视群雄。
产品亮点:
1、做工优秀,外壳模具严丝合缝。
2、灯珠密度高,光线均匀亮度高。
3、任意组合拼接,可玩性强,满足不同尺寸的桌面
4、APP内置多种灯效,支持高度自定义设置
5、拾音功能,可以与其它灯光设备实现声音上的互动,实现沉浸式灯效
6、接入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等智能系统,可以进行语音控制
一些小建议:
使用了这么久,对于这款量子灯也有一些小的建议
第一是圆形发光区的面积占比偏小,黑色外壳偏大,相比前期推出几乎100%发光面积的量子灯,这款灯在观感上会打一些折扣。
第二是附赠的3M胶带粘性不足,即便换上了粘性更强的纳米胶也有过灯具掉落的情况发生,相比之下磁吸的效果好很多,可能是与设备重量有关。
第三是拼接方式不够灵活多变,导致最后组合出的图案丰富性不足。
OK,以上这就是众测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