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时尚,超长续航!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开箱评测

无感、时尚,超长续航!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开箱评测
2024年03月22日 15:00 什么值得买

作者:西红柿炖番茄

首先感谢众测君信任,感谢 Bose品牌方提供体验产品。

直到写下这篇评测,耳机使用了整整一周有余。这期间我几乎每天都用,并且每次使用都保持了长时间佩戴,对其进行了深度体验。

先说几条结论:

  • ①耳机佩戴非常舒服,特别适合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的朋友入手;

  • ②开放式设计,使用的同时不影响正常交流,适合运动,办公,日常出行等多场景使用

  • 续航超长,搭配存在感极低的佩戴方式,长时间佩戴聆听没有断电困扰

  • 耳夹式设计,像小耳环一样,不仅仅是个数码产品,还是时尚潮品

下面逐条分析。

开放式设计,拒绝不适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无线蓝牙耳机都采用入耳式设计,其优点是可以利用耳道固定耳机,同时还可以实现良好的被动降噪效果

但入耳式耳机的缺点同样明显:很多人受不了入耳式耳机带来的压迫感和沉闷感,甚至还有人对耳机的胶塞过敏,甚至时不时传出「损害听力」的论调。

我个人完全习惯入耳式耳机的佩戴,并且在出行时会拿耳机当做降噪设备隔绝环境噪音。但即便像我这样不排斥入耳式耳机的用户,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当我吃东西咀嚼的时候,必须把耳机先取下来,否则必然面临耳机自然脱落的尴尬

正是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传统的耳塞式耳机从未绝迹,并且市面上也早已出现了开放式耳机产品。但绝大部分开放式耳机都采用「耳挂」或者「后挂」设计——复杂的挂架设计不但影响收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便携性。

基于以上背景,Bose推出了一款开放式耳机——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在佩戴方式上开创性地采用了「耳夹式」

作为开放式耳机的一种,「耳夹式」设计的明显优势就是不用担心对外界声音不敏感,再搭配Bose Open Audio开放式音频技术,不管是开车走路还是运动娱乐,都可以一直戴着,正常交流非常顺畅。而且不用担心嚼口香糖或者吃零食导致耳机脱落,这一点也非常关键。

此外相较于其它结构,Bose的这种耳夹式设计既实现了小巧方便收纳的目的,同时还能牢固佩戴,可谓一举两得。

耳夹佩戴,超稳超炫酷

因为造型新颖,耳机刚到手的时候不看说明书,一时间我还真有点搞不定。不过熟悉以后每次佩戴就顺畅多了▲

佩戴后也不要拘泥于佩戴位置,环状卡扣部分完全可以在耳廓边缘上下滑动,大家找一个自己觉得最舒适的位置就行▲

我看网上有人吐槽这款耳机佩戴方式不适合大耳朵用户,其实完全属于无端臆想。我这耳朵绝对够大,实测丝毫没有佩戴障碍。

另外除了数码爱好者之外,我觉得这款耳机还有个目标受众,就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耳机夹上后非常像是一个饰品挂在耳廓上,如果服装搭配得当,绝对很潮!

耳夹设计还有个优势是,它不仅适合成年人佩戴,而且可以给小朋友使用▲

我儿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尤其是自驾出游期间,只要给他听故事,他就能在车上全程保持安静。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耳机给小朋友使用,想不到这款 Bose Ultra 开放式耳机竟然完美解决了我的需求。

实际体验方面,我从收到耳机的那一刻起,就迫不及待地把它开箱然后戴上了,它也成了我近期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耳机。

说完全没有存在感是假的,但存在感不强是真的。我甚至遇到过戴着耳机找耳机的时候,也遇到过明明已经摘掉了耳机,却产生了还戴着它的幻觉(实在是戴太久了)。

实测跑步不掉,正常跳跃不掉,但是戴帽子或者脱有领子的衣服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另外耳机的防水等级为 IPX4,可以防止运动时产生的汗水造成侵蚀,但是不能戴着游泳,也不能戴着洗澡,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超长续航,永不掉线

除了佩戴方式上的巨大优势之外,这款耳机给我的另一个惊喜是续航。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耳机单次播放时长达到了惊人的 7.5小时,可以从上班用到下班还有电量剩余;待机时长更是达到了近乎变态的 48小时,我实在是想不到用什么场景来描述比较合适;搭配充电盒还可以再续航 19.5小时。

最近体验期间我几乎一戴就是一整天,中间跟别人交流也都是该放音乐放音乐,丝毫不影响交流。另外得益于超强的续航能力,正常强度使用一天也不需要充电,真的验证了这款耳机的主题“Pause for nothing音乐不暂停”

普通出差个三五天,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当然了,它采用了一个 Type-C接口充电,随时随地都能给它补充电量。我还试过开着语音连续玩游戏整整一下午,它竟然坚持陪我一下午(很少有耳同类产品能做到这个续航),续航能力近乎无敌。

唯一的遗憾是充电盒没有内置无线模块,不支持无线充电,希望后续可以通过推出配套的无线充电壳来实现。

便捷操控,绝不漏音

作为开放式耳机,很多人自然会产生「是否漏音」的担忧。我在安静的深夜实测了一下,俩人相距半米,正常音量使用(约30%)对方只能听到轻微声音,完全无法感知具体内容;白天正常环境中,半米左右丝毫听不到对方耳机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操控方面,左右两个耳机可以单独使用,对称位置各有一个实体按键。盲操方法和逻辑也很简单,用一次就能记住。比如音乐模式下:

  • 短按一下启/停;

  • 短按两下切换下一首;

  • 短按三下返回上一首;

  • 长按切换模式;

  • 短按后再长按,调节音量(右耳增大音量,左耳减小音量)。

PS:长按功能可以自定义,比如设置成「切换设备」,这样就可以让耳机循环使用不同蓝牙源,省得点开设备列表寻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一个神奇的自动音量功能。不过使用前首先要在「APP-设置-自动音量」中打开对应开关 ▲

打开后,耳机会检测环境音量并对播放音量进行自动调整,非常方便。比如通话/听音乐过程中突然走入了嘈杂的菜场,通常我们下意识的动作就是调大音量。但有了Auto Volume自适应音频技术加持,完全省去了手动调音的麻烦,走到哪里都是最适合的音量,体验很棒。

个性鲜明,并非全能

可能有人会不喜欢 Bose的调音风格,但我想一定没有人会质疑 Bose对声音素质的把控能力。在音频领域,Bose这四个字母本身就代表了品质

但这次我要「吹毛求疵」。

因为采用了开放式设计,这款 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到底还是牺牲了一部分的低频表现。在默认模式下,低频显得清汤寡水,试听我最爱的《加州旅馆》时,前奏部分明显感觉少了点什么。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补救」。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低频格外看重,可以下载「Bose」APP,在「均衡器」中,选择「低音增强」,此时曲线低频部分自动拉满 ▲

不夸张地说,打开「低音增强」开关后,低频表现会有明显提升。虽然没有入耳式耳机那么澎湃,但日常使用倒也能满足个八九不离十。

我对这款 Bose Ultra 开放式耳机的创造性设计和超舒适佩戴体验赞不绝口,但不得不说在声音素质这块,Bose还是做出了一定妥协

另一个不全能的地方在于,因为采用开放式设计,所以它不能在坐地铁、坐飞机的时候拿来当做降噪耳塞使用——但严格说这并不算缺点,它本身的设计目的和设计理念就与入耳式产品分属两个赛道,它的目标用户需要的就是开放式设计。在这个前提下,这款 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还有“自适应音量调节”,使用非常贴心方便

不过好在 Bose的「黑科技」是真多,这款 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拥有沉浸空间音频技术加持,开启对应开关后,听音乐时空间立体声明显增强,体验相当不错▲

我体验了一下,选择「动态」模式后(需双耳使用),行走时以及转动脑袋时可以明显感到声音有种跟随的感觉。脑袋如果转动快一点,仿佛声音就在后面追,很是奇妙。

客观说,它个性鲜明,但并非全能

一点点感悟

不得不说,这是一款极具想象力的耳机产品,尤其是不拘一格的佩戴方式,竟然将数码和时尚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我想也就只有 Bose这种国际大厂才有这样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耳机入手一周多,我几乎天天都用它。用它打游戏,用它听音乐,用它接打电话;吃饭戴着它,走路戴着它,甚至开车也戴着它。

有一说一,佩戴体验是真不错,目前我找不到任何一款长时间佩戴比它更好的产品,非常适合工作中需要频繁用到耳机的用户入手——当然前面我也说了,它同样适合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入手。

最重要的是,这种夹耳式设计几乎不挑耳型,即便是小朋友也能完美佩戴,并且开放式设计还不用担心听力损伤,这一点就非常友好。

同时这款耳机众多明星也都在使用,是名副其实的“明星同款”,你真的可以永远相信 Bose的音质与实力,入手绝对不亏。

一款耳机要做成开放式产品,本身就意味着需要对声音素质进行妥协,但客观说,这款 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在同类产品中绝对属于佼佼者。我也拿它与其它开放式耳机做了对比,上耳就能听出区别。另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对三频进行任意调节,调整后对应频段会有明显增强/减弱,可玩性极强。

但无论如何,Bose Ultra开放式耳机绝对称得上是一款好产品。喜欢的朋友可以放心冲!

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