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上市了。
成立仅仅18个月,实现纳斯达克IPO,募资近7亿美元,盘中市值一度突破60亿美元。如果只看这些数据,瑞幸咖啡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西风虽劲,东风却夹杂着丝丝凉意,在国内,舆论里还有很多不满、不屑、不信。调侃的人说,瑞幸咖啡是一家真正牛逼的民族企业,割美国的韭菜,请国人喝咖啡;偏激一点儿的,说瑞幸咖啡的上市是资本的胜利,实体企业的悲哀。无论是正面赞扬,还是恶意踩踏,多多少少都充满了主观——羡慕、嫉妒、喜爱、仇恨、支持、鞭挞,凡此种种,皆有情绪。
美国历史大师威尔·杜兰特的观点说: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剩下的都是偏见。其实何止历史,即使当下,如果没有亲历其中,又能得出多少真实?清人赵翼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抛开瑞幸本身,我们看一下,瑞幸的出现,带来了市场的哪些改变,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瑞幸是否像支持者说的那么伟岸,或者像反对者说的那么不堪?
春江水暖“鱼”先知
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而不是你的朋友。这句话用在商业领域,可能再明显不过了。
5月21日,星巴克在中国推出了新业务——“啡快”(Starbucks Now),会员可以通过星巴克APP,选择离自己最近的门店下单,到店后直接于出品台领取订单,此举旨在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在此之前,星巴克APP更多是品牌、产品展示,会员积分系统,下单并不在此列。很显然,这项业务和瑞幸咖啡的“自提”业务如出一辙,而根据招股书显示,自提门店目前占比已达91%,成为瑞幸咖啡的主力业务。
3月21日,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斥资1亿美元成立一个新基金,专注于食品和零售相关的初创企业投资。
去年8月,星巴克宣布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由阿里旗下饿了么负责配送,星巴克由此正式在中国上线咖啡外卖业务,目前该业务基本已覆盖全国。而在此之前,要想喝星巴克,只能进店下单,或者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跑腿儿代买服务来实现。
面对瑞幸咖啡咄咄逼人的进攻,星巴克选择了沉默,这是最好的选择,从公关和营销的角度讲,任何正面回应都有利于为瑞幸打广告。不过不说话,不代表没有动作,如果将瑞幸的扩张和星巴克近两年的大事记联合起来看(如上图),就会发现,星巴克的身体很诚实,先后推出了外卖、自提等业务来应对瑞幸的冲击。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果不是瑞幸的出现,星巴克依然会高高在上,推出外卖遥遥无期,正式瑞幸的逼迫,才使得这家巨头不得不作出改变。
而这些改变,对于咖啡爱好者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件坏事。不喜欢瑞幸的,可以敬而远之,继续喝自己喜欢的咖啡;喜欢星巴克的,现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能说要把星巴克做出的改变全都归功于瑞幸,但完全的否定,难道就合理吗?
蛋糕大了好瓜分
很多人说,瑞幸咖啡是典型的“风口上的猪”。
然而事实是,在瑞幸出现之前,整个咖啡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尽管在各种调查报告里,中国咖啡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年复合增长率,但星巴克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很久没有松动过。在这条赛道上,还没有产生过明星的创业企业,无论是外来品牌,还是本土企业,都在踽踽前行,Costa的门店数已经很久没有变化,曾红极一时的韩流咖啡馆也偃旗息鼓,唯一叫得上名字的连咖啡,更像是初生的婴儿。即便是星巴克,其中国区总裁也在投资者电话会议表示,星巴克将放慢开店速度,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品质提升和客户体验改善层面。咖啡市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拥有令人垂涎的未来,但也有肉眼可见的瓶颈。
这个瓶颈是什么?和国人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相关,但另一方面,咖啡消费的高门槛也决定了其渗透的难度。用瑞幸的话说,是两个:1,便利性不足;2,价格太高。瑞幸咖啡的模式非常有针对性,通过多门店类型完成密集门店布局,降低成本+补贴的双重手段打掉现磨咖啡一半以上的价格,中国有14万家咖啡馆,走这条路线的,瑞幸咖啡是头一家。
2018年,瑞幸咖啡卖了9000万杯咖啡,2019年第一季度每月则是1300万杯,星巴克没有相关数据,但2018年,星巴克在经历了第三季度的同店销售下滑后,又重回增长轨道,虽然增长相对之前较为缓慢,这从某个角度说明,瑞幸咖啡的出现,虽然蚕食了星巴克部分市场,但更大的可能是,瑞幸咖啡将市场的蛋糕做大了。
与其说瑞幸咖啡是“风口上的猪”,不如说,瑞幸咖啡就是那阵风。在这阵风强劲的吹击下,咖啡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和激情。国际层面,雀巢71.5亿美元收购星巴克零售业务;可口可乐以51亿美元的价格从Costa母公司Whitbread PLC手中收购Costa;国内层面,阿里巴巴进军咖啡行业,开设「无人咖啡馆」,连咖啡获得新融资,喜茶等茶饮品牌宣布推出咖啡品类,全家、湃客、麦当劳等连锁店也纷纷发力咖啡销售……
在这场大神小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激战中,瑞幸咖啡站在最前沿,收割了最多的赞誉,也挡下了最多的子弹!
不是为瑞幸咖啡辩护,瑞幸咖啡要想获得一致认可是不可能的,但一家员工超过14000,线下门店超过2400,为市场带来诸多正向改变的企业,如果真的只是一场“资本游戏”,那消费者不该希望,这种游戏多一些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