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高精定位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高精定位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2025年04月01日 10:57 艾媒咨询

2025年中国消费者使用定位设备的主要类型

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占比最高,达到77.67%,是消费者使用定位设备的主要方式。车载导航系统占比57.87%,位居第二,显示出车辆导航设备在定位服务中的重要地位。智能手表/手环占比51.82%,表明智能穿戴设备在定位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长。专业GPS设备占比20.79%,相对较低,说明专业定位设备使用率不高。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和车载导航系统是消费者定位设备使用的主要选择,智能穿戴设备也在逐渐普及。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目前定位功能存在的不足

数据显示,“室内无法定位,穿透能力差”占比最高,达到35.35%,其次是“覆盖范围不足”,占比35.24%。这两项问题突出,需优先解决。“信号不稳定”和“耗电量大”问题也较严重,占比分别为31.39%和30.51%,需关注。“定位精度低”和“难以对路况进行实时反映”问题占比相近,分别为31.17%和34.03%,需持续优化。“对终端硬件要求过高”和“延时过高”问题相对较轻,占比分别为24.56%和24.12%,但仍需关注。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高精定位与普通定位服务之间的区别

数据显示,定位精度更高是消费者认为高精定位服务与普通定位服务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占比高达68.65%。其次是延时更短,占比57.54%。信号更强的占比为51.82%,位列第三。设备控制更加灵敏的占比最低,仅为32.56%。总体来看,消费者更关注定位精度和延时,对信号强度和设备控制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高精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态度

数据显示,对高精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中国消费者持有积极态度的比例最高,其中49.83%的人比较看好,22.55%的人非常看好。中立态度的占比为22.66%,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不太看好和非常不看好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99%和2.97%,说明消费者对高精定位技术的未来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目前“高精定位”市场存在的期望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高精定位”市场期望的调查中,期望值最高的是“提高车辆、航空、航海制导等技术的精度”,占比44.44%。其次是“增强可携带性,方便孩子或宠物等携带”,占比41.25%。“加强与日常场景的融合,如网约车、共享单车定位”的期望值也较高,占比43.12%。“加强高精定位技术与农业、矿业等产业结合”的期望值占比37.84%。“进一步提高卫星定位于授时精度”的期望值占比35.42%。“快速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占比33.33%。“进一步拓宽终端的类型”占比最低,为28.71%。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