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2024年06月22日 07:30 用户1850460740

艾媒网获悉,6月14日民政部网站公布2024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其中结婚登记196.9万对,离婚登记57.3万对。相对2023年一季度,今年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离婚登记同比减少6.8万对。

ON报告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正发生改变,单身群体对婚恋对象的要求以及对婚恋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迎来业态转型、市场需求提高、行业内部问题凸显等挑战与机遇。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由26.9亿元增至93.8亿元。2024年,超半数消费者对相亲呈积极态度,其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45.2%)、线上结识(42.1%)、发展老同学老朋友(41.8%)等方式找寻婚恋对象,四成以上消费者对婚恋平台表示担忧,主要担忧方面为婚恋对象信息虚假、营销套路、隐私泄露等,分别占比42.0%、41.6%、41.3%。随着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已逐渐由婚恋网站转向社交APP,行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未来,行业将拓宽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逐步建立起行业规范与监管体系。

一、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背景概况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政策支持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市场规模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一)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二)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互联网普及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二、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状况研究婚恋社交服务的定义和分类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品牌图谱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服务模式(婚恋社交网站)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服务模式(社交软件)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服务模式(线下婚介所)各地工会、机关部分为青年搭建平台,“会聚良缘”送关爱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市场格局:去中心化趋势呈现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痛点分析三、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行为洞察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一)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二)多数人渴望结婚,找合适结婚对象成为一大难题亲友介绍成为主要方式,可信任度或成关键因素交友类APP和婚恋类APP将成为行业重要板块网络社交APP使用频率较高、单次时长约0-2小时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较为乐观,利好行业发展网络社交利弊共存:满足社交需求、社交风险较大七成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五成认为相亲能够有效脱单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可能面临消费者信任危机信息虚假、营销套路、隐私泄露等深受消费者担忧优化用户质量、严格审核机制成为改进重点四、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二)图表目录:图表1.2017-2024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图表2.2014-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图表3.2018-2022年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图表4.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图表5.2024年中国居民对结婚的态度图表6.2013-2023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图表7.1978-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图表8.2024年2月陌生人社交软件活跃人数图表9.2024年2月婚恋社交软件活跃人数图表10.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性别/年龄/收入图表11.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城市/学历图表12.不同性别被调查者的结婚态度图表13.被调查者寻找结婚对象的方式图表14.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网络社交APP图表15.中国消费者使用网络社交APP的频率/时长/社交对象数量图表16.中国消费者在网络社交APP上的消费意愿图表17.中国消费者在网络社交APP上的月消费金额图表18.中国消费者认为网络社交产生的积极影响图表19.中国消费者认为网络社交产生的消极影响图表20.中国消费者的相亲经历/相亲频率/对相亲的态度图表21.中国居民对婚恋社交服务的使用情况与信任程度图表22.中国消费者对婚恋社交服务的担忧图表23.“3·15”晚会曝光对婚恋社交平台的影响图表24.消费者认为婚恋社交平台应该提供的功能图表25 .消费者认为婚恋社交平台需要改进的方面

市场规模: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

互联网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注入新能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由26.9亿元增至93.8亿元。未来,年轻人对婚恋对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存在且进一步扩大,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

用户调研: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改变,倾向选择信任度高的方式或陌生人社交平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四成以上消费者对婚恋平台表示担忧,超半数消费者对相亲呈积极态度,消费者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45.2%)、线上结识(42.1%)、发展老同学老朋友(41.8%)等方式找寻婚恋对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年轻群体更看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契合,而非仅仅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且往往会选择信任度高的方式或偏向社交的平台而非目的性更强的婚恋服务平台。

发展趋势: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将向规范化、多元化方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的改变,婚恋服务行业已逐渐由婚恋网站转向社交APP,其中陌生人社交因其弱目的性更受欢迎。行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多元化社交网络可满足婚恋需取。未来,行业将拓宽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将逐步建立起行业规范与监管体系。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市场规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随着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婚恋对象的要求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有灵魂的契合,能够满足精神需求。人们对另一半要求的提高,为婚恋市场带来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未来,婚恋交友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一)

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国结婚率呈下降趋势,且结婚年龄在25-29岁占比最大(37.2%),其次是30-34岁年龄段(20.8%)。结婚率的降低与结婚年龄的推迟,意味着中国居民婚恋观念的潜在变化。年轻一代结婚意愿降低、结婚时间推迟等现象显现,其原因在于生活压力增大、对另一半的要求增加、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对爱情的渴望等。同时存在部分青年表示不会因其他条件而改变其婚恋态度,“一刀切”地拒绝婚姻。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二)

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相较于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自由选择,在选择伴侣时,他们更倾向于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个性的人,而不是因为家庭压力或社会期望而结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才会选择结婚。青年一代更看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契合,而非仅仅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目前,晚婚和不婚现象在当代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他们不再急于进入婚姻关系,而是更愿意耐心等待,找到能与自己共振的灵魂。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

1978-2023年,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催生更多元的消费需求,如除物质生活外的精神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人均消费支出达2679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8.3%。国民消费情况较为乐观,期望找寻另一半的单身群体在婚恋社交服务需求和婚恋相关消费也逐渐提高,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前景较为乐观。

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品牌图谱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市场格局:去中心化趋势呈现

婚恋网站逐渐利用自身知名度纷纷开展线下直营门店服务,主要提供红娘一对一服务,线上网站端逐渐失去市场主导地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偏社交类软件的活跃人数相较于仅婚恋类软件的活跃人数高约10倍(以陌陌和伊对为例),远超传统婚恋平台推出的软件。陌生人社交平台开始争夺年轻人市场,该类平台相较于目的性更强、沟通成本更大的婚恋网站更容易保证活跃度。目前,婚恋服务市场已呈现去中心化趋势,除婚恋交友APP,还有多元化的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同样能满足婚恋需求。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当“95后”人群逐渐成为当下婚恋的主体对象,多元化婚恋及交友方式不断出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婚恋行业乱象逐渐显现,给消费者的婚恋体验带来了诸多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民政部及各地婚恋专家提出,主管部门须对婚恋服务机构把好审核关,保持投诉渠道畅通,加强对婚恋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整治。针对婚恋服务商,需要严格把好自身关,不能因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甚至损害消费者权益,只有共同重新建立起行业声誉才能保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一)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亲友介绍成为主要方式,可信任度或成关键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45.2%)、线上结识(42.1%)、发展老同学老朋友(41.8%)、线上婚恋社交平台(40.5%)等方式寻找结婚对象;陌生人社交APP和线下婚介所使用比例较小,分别为29.1%、23.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单身群体在寻找结婚对象时,更倾向于选择可信任度较高的方式,有少部分被调查者选择陌生人社交APP和线下婚介所。

交友类APP和婚恋类APP将成为行业重要板块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婚恋社交平台推出的APP中,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婚恋交友等APP受消费者欢迎,分别占比24.1%、23.4%、22.0%;陌生人社交APP中,陌陌(26.4%)和Soul(23.1%)更受消费者喜爱。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陌陌、Soul等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APP,通过强化社交、心灵上的慰籍以满足国民对社交以及恋爱的需求,拓宽了婚恋社交服务行业的服务模式。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较为乐观,利好行业发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56.3%的用户愿意购买网络社交APP提供的付费服务,其中15.8%的用户消费意愿强烈;每月在网络社交APP上消费金额为50-300元的用户占61.1%,有14.0%的用户基本不在网络社交APP上消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在网络社交APP付费服务的消费意愿上表现相对良好,月消费金额不高,其原因可能在于该类APP提供的付费服务较少或性价比较低。

七成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五成认为相亲能够有效脱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4%的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一年相亲1-6次的被调查者占多数(64.9%),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相亲是有效的脱单方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多半消费者认为相亲能够有效脱单,表明大多数单身群体对相亲、婚恋等态度比较积极,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信息虚假、营销套路、隐私泄露等深受消费者担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四成消费者对婚恋社交服务中的婚恋对象信息虚假(42.0%)、营销套路(41.6%)、隐私泄露(41.3%)等方面表示担忧;近半数人因“3·15”晚会曝光的婚介平台乱象而降低使用频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多数消费者对婚恋社交服务的可信度表示担忧,主要原因有部分婚介平台的营销套路乱象、部分社交APP电信诈骗泛滥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遭滥用等。

优化用户质量、严格审核机制成为改进重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真实的用户评价(47.0%)、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45.1%)成为消费者最希望婚恋社交平台提供的功能,严格管控用户质量、防低俗、诈骗(51.5%)以及婚恋对象信息真实可靠(50.9%)成为消费者认为婚恋社交平台最需要改进的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质量、信息可靠度等是婚恋社交平台提供其他服务的基础,平台需要优化用户质量、严格审核机制以提高平台信誉和用户的信任度。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结婚率降低与结婚时间推迟,国家政策支持婚恋社交服务市场发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国结婚率呈持续下降趋势,2022年结婚率仅4.8%,结婚年龄逐渐推迟。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分别从弘扬文明婚恋风尚、加强婚恋咨询与指导、普及性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培育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拓展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保障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权益等方面改善现状。未来,婚恋社交服务市场需求将持续存在。

青年一代的婚恋观念改变,寻找婚恋对象的方式发生改变

当代年轻人在选择伴侣时更倾向于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个性的人,而不是因为家庭压力或社会期望而结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才会选择结婚。在寻找婚恋对象方式上,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线上结识(QQ、微信、游戏等)以及发展老同学老朋友等方式。未来,年轻一代找寻婚恋对象的方式将向信任度更高的平台或弱化婚恋目的的社交平台转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