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想象你正抱着一个40厘米高、价值20万元的花瓶。这是清代的喜鹊牡丹粉彩瓶,请你一边想象它的精湛画功和润泽釉彩,一边实际做出单手抱花瓶的姿势。然后睁开眼睛,看看你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接下来,再闭眼想象抱一个2个月大的婴儿,ta正睁大眼睛看着你,你用单手托住ta的头和身体。这次你用的是哪只手?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右手抱花瓶,而用左手抱小婴儿。这两样都金贵又脆弱,为什么人会不自觉地用不同的手去抱?
清嘉庆的喜鹊牡丹粉彩瓶和小婴儿 | bid.yahoo / 图虫创意
抱什么都爱用右手
只有抱婴儿例外
九成人都是右撇子,单手抱物件的时候,选择更有力也更灵活的右手,听起来是自然而然的。
可轮到抱婴儿的时候,大约69%的人会选择用左手。这种偏好在各种文化和历史时期中都能看到,比如史前的母子雕像、当今如何抱宝宝的教程、英国凯特王妃产后照片,还有本文参考文献[1]作者的日常姿势。不仅如此,抱洋娃娃或者想象抱婴儿的时候,多数人依然会选择左侧。甚至有研究观察到,黑猩猩和大猩猩也更喜欢把幼崽抱在左侧。
左上图:墨西哥公元前母子雕像;右上图:抱婴儿教程;左下图:凯特王妃产后抱着小王子站在医院门口;右下图:研究抱婴儿左手偏好的Audrey van der Meer教授 | metmuseum / wikihow / Kensington Palace / Elin Iversen, NTNU
不过,只有抱12周以下的小婴儿时,人们的左抱偏好才会这么明显。随着孩子长大,体重增加,很多人会换用更有力的右手去抱。
一项研究让300名大学生重复了类似文章开头的测试。结果是,想象抱昂贵花瓶的时候,81%的人选择用右手抱;想象抱不值钱的旧鞋盒时,64%的人依然选右手;只有想象抱小婴儿的时候,多数人(66%)选择了用左手。
在各种选择的组合中,物品在右、婴儿在左的选择最常见(47.2%),特别是在右撇子和女性当中。相反的选择,也就是物品在左、婴儿在右,则非常少见(5%)。
之后的多数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果,证明了 “左手抱婴儿,右手抱物品”是个普遍现象。除了考虑哪只手更好使,一定还有别的原因推动人们把婴儿抱在左侧。
左抱婴儿
因为心脏位置偏左?
第一个尝试解释左抱婴儿偏好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李·索尔克(Lee Salk)在1960年提出的心跳假说。
索尔克认为,多数人把婴儿抱在左边,是因为人类心脏在胸部略偏左的位置。婴儿被抱在左边时,更容易听到父母的心跳声并因此安稳下来,这让父母安抚婴儿更加容易,所以偏好左侧。
然而,心跳的声音不是只有在左侧才能听到,每次心跳发出的两声心音中,一声在左胸听得最清楚,另一声在胸部中间最响亮。除此之外,有研究者发现,先天器官左右反转(心脏在右边)的母亲也习惯把婴儿抱在左侧。
因此,关于心跳的假设,不能充分解释人们为什么喜欢左抱婴儿。
抱在左侧
更容易发现婴儿不舒服?
之后,产生了两个主流假说。其中之一是,右大脑半球主导情绪处理,父母将婴儿抱在左边,身体左侧接收的信息投射到右半球,更有利于情感沟通。
根据这个假设,人们下意识左抱婴儿,主要是为了让婴儿出现在自己的左侧视野里。由于传递视觉信息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左侧视野的影像将投射到右大脑半球。而两侧大脑半球中,右侧在情绪处理中占有优势,特别是在识别负面情绪方面,比如识别生气、害怕、悲伤或哭泣的婴儿面孔。
因此,左抱婴儿时,父母花比较少的精力就能发现孩子的不舒服。
视野左侧的蓝色,映入左眼内侧和右眼外侧,由于双眼外侧接收到的信息直接进入同侧大脑,双眼内侧的交叉后进入对侧大脑,左侧的蓝色信息被传递至右半球 | getbodysmart
在对比两侧视野的研究中,受试者识别婴儿面孔的情绪时,图像出现在左侧视野时判断的准确性高于右侧视野,特别是在右撇子当中,进一步支持了以上假说。
而且,多数研究支持,人的左脸通常比右脸更具表现力,表达出的情绪更容易被别人准确识别。把婴儿抱在左侧时,父母看到婴儿左脸的几率比较大,婴儿也更常看到父母的左脸。这也利于父母识别孩子的情绪,并有可能助于孩子发展辨认面部情绪的能力。
除了视觉信息,听觉信号从左右两侧输入时,可能也有区别。部分研究显示,左耳分辨语音中情绪的能力更强,这可能是由于声音传入左耳后,信息主要传递至右大脑半球进行加工,而这一侧在声音的情绪处理中也占优势。
以右半球主导情绪处理来解释左抱偏好,是目前最流行的假说之一,但也受到部分研究质疑,尚未得到确切一致的详细结论。
把婴儿抱在左边,可能有助于情感沟通 | giphy
用左手抱
也许只是为了腾出更好使的右手
第三个假设最为直接,提出左抱偏好只是因为九成人都是右撇子,左抱才能腾出灵活有力的右手去做其他事情。毕竟,带小孩不是抱着就完事了,同时还要喂养照料宝宝,以及喂饱和照顾好自己。
詹姆斯·E·休希(James E. Huheey)于1977年第一个从惯用手角度解释抱婴儿的偏好。近期一项研究分析了近1.5万人的抱婴儿偏好,结果显示74%右撇子喜欢抱在左侧,而左撇子里只有61%的人喜欢左抱。
另一项研究设置了更复杂的任务,要求受试者在抱着洋娃娃的同时,向其口中放入奶嘴。按照平时用手习惯,765名受试者被分为右撇子、双撇子(左右手都可灵活使用)和左撇子,这三组人把娃娃抱在左臂上的比例分别是79.1%、66.1%和39.3%。也就是,平时越习惯用右手的人,抱娃娃时越可能使用左手。研究者认为,这个结果显示,惯用手是抱婴儿偏好的主要决定因素。
看到上面的数据,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要选非惯用手抱娃娃,右撇子用左手抱的占近80%,左撇子选右手的为什么只有约60%?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影响,多数公共设施、设备和工具都是为右撇子设计的,比如键盘、乐器和相机等等,所以左撇子被迫学会了更灵活地用右手。
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偏爱在左侧抱婴儿的现象,也可以用惯用手理论部分解释,因为男性中的左撇子比女性的多。除此之外,男性通常较少玩洋娃娃、抱婴儿经验少,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单手抱“毛孩子”的时候,人们会用抱孩子的手还是抱物品的手呢?一项非常初步的小型研究分析了人们抱狗的照片,发现大多数女性把狗抱在左侧,男性则没有偏向。
下次你单手抱起某个东西时,不妨注意下你下意识地用的是哪只手,抱的又是什么。也许有意思的科学新知,就在你不假思索的动作里。
初步研究显示,女性喜欢把狗抱在左侧,男性没有偏向 | doggylovin / pexels
参考文献
[1]van der Meer ALH. Handedness a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lateral bias in human functional cradling. Infancy. 2023 Dec 15.
[2]Almerigi JB, Carbary TJ, Harris LJ. Most adults show opposite-side biases in the imagined holding of infants and objects. Brain Cogn. 2002;48(2-3):258-63.
[3]Gianluca Malatesta, Daniele Marzoli, Luca Tommasi. Keep a Left Profile, Baby! The Left-Cradling Bias Is Associated with a Preference for Left-Facing Profiles of Human Babies. Symmetry. 2020;12(6):911.
[4]Packheiser J, Schmitz J, Berretz G, Papadatou-Pastou M, Ocklenburg S. Handedness and sex effects on lateral biases in human cradling: Three meta-analyses.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9;104:30-42.
[5]Vauclair J. Maternal cradling bias: A marker of the nature of the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 Infant Behav Dev. 2022;66:101680.
[6]Lindell A. Lateraliz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facial emotion in humans. Prog Brain Res. 2018;238:249-270.
[7]Alzahrani AD, Almuhammadi MA. Left ear advantages in detecting emotional tones using dichotic listening task in an Arabic sample. Laterality. 2013;18(6):730-47.
[8]van der Meer A, Husby A. Handedness a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functional cradling bias. Laterality. 2006;11(3):263-76.
[9]Malatesta G, Marzoli D, Rapino M, Tommasi L. The left-cradling bia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mpathy and depression. Sci Rep. 2019;9(1):6141.
[10]Abel EL. Human left-sided cradling preferences for dogs. Psychol Rep. 2010;107(1):336-8.
作者:代天医
编辑:游识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