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遍地开花|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三

5G应用遍地开花|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三
2024年05月23日 16:11 中国电子报社

编者按: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五年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标准专利、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领先优势,为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电子报特开设“5G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5G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从离地万余米的高空平流层到离岸200余公里的海上平台,从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到烈日炎炎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到人迹罕至的深山,从窗明几净的教室到广袤无垠的农田……五年间,5G应用遍地开花。

中国电信运维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维护5G基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在行业应用方面,5G应用已经融入到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代表了中国5G产业的“硬实力”,那么5G应用无疑是“软实力”的体现。记者看到,无论是面向消费者还是面向企业,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业制造中,5G网络早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于细微之处彰显中国智慧。

落地行业 5G深入生产核心

在山东济宁龙拱港堆场内,一辆辆无人智能水平运输车有条不紊地在其中穿梭,不知疲倦地载着数十吨重的集装箱赶赴设置好的目的地;河岸边,轨道吊车片刻不停地将集装箱吊起、装船……借助工业5G专网,龙拱港“化茧成蝶”,从一个仅有3个传统散货泊位的小港蜕变为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

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的百口泉采油厂里,摄像头闪烁之下,3000余平方公里的油区实景被汇聚在一块小小的屏幕上;在仪表指针跳跃之间,油气水井、计量间、油气站库等场景的生产数据尽在掌握。在5G专网赋能下,采油厂通信故障降低了80%以上,远程运维效率提升了40%。

在湖北荆州的美的5G全连接工厂,千余台自动化机器设备高效运转,AGV运输机器人、悬挂链、空中廊道、穿梭立库将两个楼层紧密相连,打造通畅的物流动线。在4个5G基站的全面覆盖下,该工厂自动化率高达72%,生产线从来料到成品可实现无人化操作,每15秒就有一台洗衣机下线……    

美的洗衣机荆州产业园钣金车间的自动化产线

正如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所说:“网络连接好比工业装备的经脉,使‘数据上得来’‘智能下得去’。”下至深海、上到高空,5G网络早已走进千行百业,为B端生产“发光发热”。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

五年来,如何推动5G网络落在行业里、用在场景中,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长期课题。无论是网络供应商还是设备制造商,都纷纷围绕着5G网络的行业落地做出布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电信运营商纷纷成立行业“军团”,聚焦垂直行业5G应用:中国电信成立12个产业研究院,范围囊括卫健、应急、文旅、教育、住建、金融等领域;中国联通先后建立了装备制造、智慧矿山、智慧钢铁、服装制造、汽车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法务、智慧应急、智慧交通九大行业军团;中国移动则提出了“链军特”战略,宣布组建九大行业战队,包含智慧医院、智慧矿山、智慧党建、智慧金融等行业……

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中国移动已落地5G行业信息化案例超3.6万个。同期,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表示,中国电信落地5G行业项目3.1万个;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提出,中国联通累计打造5G规模化应用3万余例,协助建设5G工厂4000余家……运营商推动5G行业应用可谓成果斐然。    

《5G与工业自动化融合应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指出,目前,飞机、船舶、电子、采矿等主要产业已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一批典型应用,我国5G工业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对此,胡厚崑也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5G网络正在走向更广、更深的工业应用场景,当前5G应用已经从小范围试点走向全方位落地,5G能力开始深入到工业内网中。”

着眼民生 5G融入日常生活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网络的出现,可谓是为个人用户的网络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用流量流畅地视频通话、在线看电影成为现实,短视频、直播行业也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当网络技术更迭到5G时,如何再次提升使用体验,开拓出基于5G网络、面向C端用户的新产品,就成为业界努力的新方向。

运营商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累计突破14亿户。工信部数据则指出,截至3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达8.7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5157万户。

坐拥庞大的用户基础,传统业务的5G升级是运营商做出的首次尝试。从5G消息到5G新通话(VoNR),网络能够传递的内容正逐渐从以往传统的文字和声音向多维扩展:实时翻译、AR实时虚拟形象、远程协助功能……记者了解到,当前,运营商正联合华为、小米、vivo、OPPO、中兴、三星、海信、魅族等设备终端厂商,以技术迭代结合终端升级,逐步实现传统短信、通话业务的“5G化”升级。   

运营商“5G新通话”业务宣传展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面临着长期以来各家运营商基站分散、网络信号分布不均的现状,运营商正积极寻求合作,力图在加快5G网络覆盖的同时,改善用户用网体验。5月17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这意味着当所属运营商无5G网络覆盖时,用户可接入其他运营商的5G网络,继续使用5G服务。

同时,如何让5G网络全方位、全维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也是业界关注的重点。5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推动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今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遴选出13个“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进行现场调研,重点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2023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着重强调了医疗领域与互联网、尤其是5G网络的融合创新应用。    

在源源不断的政策支撑下,越来越多的产业与场景加上了“智慧”的前缀。走进国家图书馆,一本记录着国宝典籍《永乐大典》“前世今生”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在5G网络的连接运载下,晦涩的文字化为鲜活的场景;在吉林大学,面临疫情期间紧迫的线上授课需求,在5G网络的支持下,支持常态化直(录)播的教室多达668间,超3000余门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覆盖师生近5万人;在安顺市人民医院,在广州专家远程操控之下,超声机器人成了“主刀医生”,解了危重症患者的“燃眉之急”……

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数字化文献展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中小学联网率已达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脱贫县,2577个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升级……经过五年发展酝酿,5G已经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普惠的“新温度”。

未来已来 5G引领时代前行

五年前,5G方兴未艾,面临广阔的市场,大有可为;五年后,5G发展已然驶入“下半场”,站在“5G-A(5G-Advanced)商用元年”的当下,面临着人工智能时代对网络越发苛刻的需求,5G演进技术——5G-A技术的应用已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一辆在路上驾驶平稳、变道规范的汽车里,驾驶座上却空无一人;在路旁不起眼的电线杆上,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将道路完全覆盖,并将路况实时呈现在屏幕上,为车辆安全保驾护航……这是上海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内的一道“风景线”,全球首条5G-A车联网示范路线就坐落于此。在5G-A网络覆盖范围内,自动驾驶真正走进现实,测试路段长达205公里。

在生产车间内,杂乱的线缆不见踪影,在机械臂、滑台、转台的精准配合下,上底盘、装压缩机、打螺钉等操作一气呵成,生产一台空调耗时只需8秒。通过创新性地应用5G-A工业网络无线替换,芜湖美智空调园区实现了机器人全天候作业,日均产能获得数倍提高。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5G-A的全面推广势在必行。今年3月,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4月,中国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杭州打造5G-A游牧式基站;5月,中国联通与华为在上海浦东金桥成功完成了首个5G-A室外规模组网验证……    

中国移动在试点航线核心区完成了全球首个5G-A通感一体收发融合的基站低空外场连片部署

对于越发完善的5G-A建设,华为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5G-A不仅是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座,也是信息通信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望撬动万亿元级增长新空间。”他指出,行业间应紧密协作,推动ICT技术标准与各行业标准的深度融合,释放5G-A网络在地下、地面、低空等范围的创新应用场景新潜力。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炸式演进,“5G+AI”成为当下5G应用的新热词。早在数年前,以5G网络实现摄像头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再以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质量检测识别的应用就已趋于成熟;随着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大模型一跃成为了“设计师”“百事通”,5G与AI的双向奔赴,将帮助彼此释放更大潜能,催生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和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延伸阅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