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热点解析

万字长文!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热点解析
2024年12月27日 20:04 中国电子报社

编者按: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作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任务。结合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了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代表,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热点进行解读,为产业发展把脉献策。

热点解析之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强对工业大省运行调度和督促指导,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奋勇争先。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的方案,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政策落实。纵深推进产融合作,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万亿元。

2025年,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要发挥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带动作用。电子信息制造业、轻工业等十大重点行业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在70%左右。

对于重点行业如何稳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工业深度融合,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三是稳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四是加快优质企业培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五是大力推进实施卓越质量工程,倡导开展产品质量分级。

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具有稳增长的产业基础和要素保障能力。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看来,工业大省的工业门类齐全,涵盖了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制造的各个领域。如广东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江苏的装备制造、化工产业,山东的原材料制造业等,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还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大省要挑好大梁,发挥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一方面应着力创新提升产业能级,“聚链成群”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纵深布局融入全球产业链,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潜能;另一方面要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持续培育能够牵动地方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激发产业升级的巨大潜能,迸发更为强劲的产业活力。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业升级,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举措。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表示,设备更新所涉及的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稳质安全水平提升等行动,将有效促进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工艺升级、数字转型、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效应。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可以说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未来三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将形成超过10万亿元的需求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建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抓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各项任务落实,强化标准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保障。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所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动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发挥好工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具体来看,要强化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加强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要推动进一步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战略任务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公共服务等的支持。要进一步深化产融合作,推动健全金融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机制,构建重点产业链攻关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撑体系。要优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完善基金绩效考评体系,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要推动完善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热点解析之

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短板、锻长板、防风险,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2024年以来,我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产品实现应用推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推进,化点为珠、串珠成链的良好发展生态加快形成。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四成。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超九成。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去年全年均有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产销连续多年领跑全球,动力电池产量和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产业结构呈现持续优化态势。

电子信息行业作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之一,对于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至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96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5149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6.8个和3.5个百分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客观地看待我国产业发展的复杂环境。从外部看,全球产业发展深刻调整,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内部看,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过渡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等长期性问题抑制竞争力提升。

对此,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一是创新引领,夯实产业体系根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基础研究能力,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前瞻性突破性技术,久久为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各类创新平台。

二是固本强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统筹做优存量产业和做强增量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优化“梯度”格局。

三是融合发展,培育产业体系生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打造数字应用情景,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四是开放合作,优化产业体系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引进外资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有序向外转移,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强化利益共享和产业链深度绑定,探索构筑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指出,产业基础对于国家重大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据他介绍,尽管我国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但产业基础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产业基础高级化由“解决有无”问题即将进入“实现整机与基础的协调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都对产业基础提出新要求,亟须加快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优秀人才培养三方面协同发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强调,当前,我国产业链水平和欧美国家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产业基础能力方面,具体包括底层工业数据和设计软件、研发设备、测试仪器、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等。他建议,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重点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协同,组织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攻关工程,推动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适应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对于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应重点关注和把握哪几个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燕认为,首先,把提升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能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如先进的制造工艺、核心的设备和材料等,我们应该具备安全可控的能力,在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本土产业链的配套水平。吸引来自全球各国的企业,围绕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来形成本地化高水平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其次,强化产业链的效率优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组织协调能力,比如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生产方式,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等。另外,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产业链竞争力的一部分,也需要关注。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龙头企业更要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发挥“链主”作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科技领军企业要有“链主”的责任感,着力强链补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用科技赋能带动国内产业链高质量崛起。对此,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亦有同感:“‘链主’企业应充分发挥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优势,尽显龙头的责任担当,在夯实核心技术能力的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热点解析之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创新攻关组织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推动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2024年,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突破,C919累计交付14架,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首发成功,300马力级无级变速拖拉机量产应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3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

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的联合攻关,是重大项目实施和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

12月19日,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成为中国蓝天梦的又一个里程碑。立项至今,全国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人参与了大飞机研制。在诸多核心技术和论证环节上,都不乏产学研各方联合攻关的身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次承担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论证组织工作,并参加了中国商飞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是我国高校第一次从立项论证开始就深度融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表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必须构建问题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对问题背后的底层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更加紧密合作,聚焦产业创新的共性科技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协同合作机制。

企业是产业主体、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已成为全国各省份当前和未来的重点工作。2024年,广东省新增60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增量排名全国第一;新认定35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5年,广东省将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继续推动一批有质量的小微企业上规模。重庆市2024年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2025年,重庆市将加快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形成从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到跨越期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冠英科技集团副总裁刘明月表示,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致力于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知、懂、用、享”各项惠企政策,会第一时间进行政策宣贯并提醒企业申报。此外,服务专员会将各地市的产需信息及时推荐给专精特新企业,追踪询问项目落地的难点并给予帮助。“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就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对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馈源系统是天线的“心脏”,负责发射机和天线之间的信号传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以下简称“39所”)研发的超高频段馈源系统因为加工装配精度极高,很长时间无法实现从图纸到实物的精准转化。在通往量产的道路上,39所承建的陕西省特种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中试基地,39所团队日夜攻关反复试验,找到了成功量产的工艺方法。目前该馈源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卫星通信和遥感探测。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2024年,工信部印发了《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到,到2025年,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以汽车芯片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阐述了中试平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性。他表示,汽车芯片需要制造设计一体化的中试平台,以支持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需求。中试平台支持虚拟制造,实现跨行业渗透。在eFlash解决方案、高精度电阻开发以及NOR技术改进等领域,已有中试平台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中试平台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

国家高新区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是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12月,工信部发布2024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关村科技园区在综合评价中位居首位,并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营商环境四个单项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一。近5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600家联盟协会、民非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厚植科创沃土,催开中关村科技与产业的创新之花。2023年,中关村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5.15万家,平均每天诞生超过140家科技型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近年来,国家高新区不断深化改革探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密切对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为新时期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点解析之

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启动实施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加强制造业品牌培育推广。

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筑牢产业体系的“压舱石”,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老树”正在绽放新芽。2024年,我国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拉动了相关投资,又增加了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1—11月份,我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3%。截至12月12日,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我国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目前,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已达到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9%。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之下,传统产业的制造单元、加工中心、产线等全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步伐加快,截至目前,5G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在10大行业形成了20大典型场景,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厂区智能物流、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场景相继落地。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超4000家5G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陆续建成。

随着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向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以国家标准引领新型产业评估体系,对于指导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将有效释放标准倒逼和引领的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看来,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聚焦北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赋能领域,协同推进新兴技术和传统产业标准制修订,不断提升标准体系的开放融合水平。同时,加快制修订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碳足迹、循环利用等重点标准,下大力气打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质量基础链条。

“链主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重要产业链中起到龙头枢纽作用。”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李杨表示,要积极引导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改造。建立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的工作机制,基于市场原则进行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数字孪生生产线、液态化组织、柔性供应链等新应用,塑造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和技术交流,有效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邱灵建议,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和园区载体数字化转型,探索平台化、网络化等组织形式,发展跨物理边界的虚拟园区和集群,构建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优化传统产业区域布局,加强制造业有序转移的统筹协调。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等载体作用,推动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协同“走出去”。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注重对接消费需求。邱灵表示,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记者还关注到,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企业,还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同时在中小企业中还普遍存在质量观念落后、质量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这就需要制造业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卓越质量为牵引,对发展方式进行再造,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这是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的战略选择,也是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勇表示,要积极落实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强化质量设计和中试验证,重视从设计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行动,提高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热点解析之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工作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推进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水平。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以来,我国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进展。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5G行业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新批复组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出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及感知网络技术验证、应用试点等工作,在新疆、黑龙江等全国多地开展了通用航空器创新应用试点工作。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已形成完整全面的产业基础和应用服务体系能力。算力方面,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商业化应用了一批自研的人工智能芯片,多个万卡集群也相继投入使用。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表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度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并以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通过一体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供给体系明显优化。面向新时期,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提升发展实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先军表示,要发展破解技术约束的新兴产业,集中表现在“小软大”三方面:包括芯片、零部件、材料等物理尺寸上的“小产业”,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知识密集和生态繁茂的“软产业”,机床、大飞机、深空深海装备等大国重器的“大产业”,集中表现在优先发展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

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联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高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有效释放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挑战。比如,低水平投入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财税支持覆盖面不全、金融机构信贷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匹配性不足等。

为此,一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国家层面系统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统计工作,有效收集各地区产业、各细分领域等发展情况,以“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产业布局。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尤其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领域,探索制定相关补贴激励政策,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政府集中采购等方式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支持覆盖面。三是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以现有科技金融试点产品为基础,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产业高度依赖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其技术性能更强、效率更高、融合性更强,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表示,未来产业有以下四大特征。

第一,未来产业深度植根于前沿科技的发展与突破。最近几年,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也越来越快,使得基础科学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也越来越强。第二,未来产业展现出重塑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潜力。植根于前沿科技发展产生发展的产业还处于孕育期,从技术发展逻辑上看,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还将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来创造大量新的市场、新的需求。第三,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需要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未来产业依赖于前沿科技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往往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性、高强度的投入。第四,未来产业在创新生态和学科融合发展中产生。未来产业通常都是有多种技术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多个学科领域融合、协同中发展的,既需要自身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依赖于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和突破,这些生态系统包括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风险投资以及政府支持政策。

谈及未来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白春礼强调,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突破需要进行前瞻的布局。同时,希望企业能够更多关注基础研究。企业要高度重视学术领域新的进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未来产业是长周期的产业,需要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产业公平竞争的生态。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多次强调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国未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布局逐渐清晰,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提速,各地也加快布局,探索出一系列重要创新实践发展模式。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落后、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区域布局尚未明确等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表示。对此,他提出几条建议:一是聚焦细分赛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加快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大资本支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典型案例推广。

热点解析之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全链条推进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加快建设先进计算产业体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有助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制定、标准推广、工程实施、试点示范等系列举措,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生态加速构建,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4137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行业收入的67.0%。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1338亿元,同比增长11.3%,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3%。软件产品收入25133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2.7%。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360亿元,同比增长7.1%。

与此同时,我国已建成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个性定制、柔性生产、虚拟制造、智慧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孕育发展;累计发布469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50项国际标准,6500余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范围涵盖全部制造业领域,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要加快构建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把握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通过加快从“+AI”向“AI+”转变,赋能工业全链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促进生产力成倍提升。

“大模型为工业智能化带来了重大机遇,有望解决长期困扰工业领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表示。他认为,生成式大模型具备世界建模能力,为理解复杂的现实世界和工业系统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生产制造环节,大模型将服务于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在软件开发环节,以大模型为中心的开发范式将降低工业软件开发门槛,提高开发效率;在运营管理环节,基于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将为制造业企业内部、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实时、泛在的连接提供便利,有效弥合企业数据流动过程中的断点。

“制造业是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强调,“未来,一切智能硬件都会被AI大模型所驱动,一切软件都会被AI所重构,一切数据都会被大模型激活。”他建议,一是要实施“公共云优先”战略,把公共云作为推动“制造业+AI大模型”融合创新的关键力量;二是要鼓励模型开源开放,支持科技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模型开源社区,繁荣AI产业技术生态;三是要启动工业软件AI驱动升级工程,加快制造业全环节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四是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分环节分场景打造标杆,示范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的规模化应用。

作为推动工业化智能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工业软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工业软件被认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可或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的应用、开发、使用,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所长蒲松涛认为,基础软件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关乎国家安全、产业安全。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制造的大脑,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工具。工业软件行业仍面临产业发展起步晚、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供给短板较为明显,生态体系尚不完善,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因此,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尤为重要。

蒲松涛表示,政府需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引领,坚定不移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政策支持,推动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他同时强调,软件企业应加快与平台企业、大模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实现行业知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转换,推动行业知识生产范式革命。

“智能制造的出发点和目标点都是制造业优化发展,智能是赋能技术、为主导,制造是本体技术、为主体,两者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制造技术,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强调。他建议,一是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全国工业战线大规模普及性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二是要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三是要筑牢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关键底座;四是要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形成新兴的强大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热点解析之

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会议指出,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双千兆”网络发展政策措施,试点部署万兆光网,力争累计建成5G基站450万座以上。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加快网络升级“联算成网”。推动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发展。强化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无线电频谱技术创新能力和频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细分行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极端场景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2024年,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系列新成效。一是电信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二是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出台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信号质量,优化用户感知。三是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鸿蒙NEXT操作系统上架应用和服务超过了1.5万个。四是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3亿人。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稳定增长,截至11月末,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947亿元,预计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均增长11%左右。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2%,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亿户,实现“乡乡通5G”。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360万个。持续深化融合应用赋能,5G行业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深入融合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核心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了1.5万个。

下一步将从四方面开展工作,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发展政策措施,试点部署万兆光网。当前,我国光网络取得飞速发展,正处于千兆光网普及和万兆光网启航重要时期。千兆光网方面,已经实现“县县通千兆”,10G-PON端口数在全球占比超过85%,千兆宽带用户数量在全球占比近70%,家庭户均接入带宽达到499.1Mbps/户。万兆光网是光网络发展的技术演进方向,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陆续开展万兆光网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万兆光网的部署将与现有的宽带网络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包括智能家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AI技术的辅助下,光网能够更好地支持实时数据传输与处理,从而提升智能服务的效率。”

二是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加快网络升级“联算成网”。自2024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前三季度,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46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表示,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宛如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两中心、一体系”的算力网络架构则是这座桥梁的坚实基石。其中,“两中心”如同双引擎,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并肩作战,作为算力资源的核心支撑;“一体系”则如同智能导航系统,确保算力资源的高效、有序分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大模型、空间计算与具身智能的发展,都对算力与网络性能提出了新需求,确定性网络应用迫在眉睫。“‘以网强算’已经成为我国提升综合算力的新路径。要实现网络与算力深度融合,构建‘全域超级计算机’,才能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刘韵洁表示。

三是推动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发展。持续推动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等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超前布局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2024年是5G-A开展面向城市存量应用的关键一年,要提升5G-A能力,紧抓6G标准化需求,开展6G前沿技术的探索。“此外,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新的应用需求正在兴起,如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车联网、低空经济等,在开拓新应用场景的同时,也给信息通信产业带来了新机会。”邬贺铨指出。

四是加强细分行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持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指出,网络空间安全是长期演进的过程,需关注共性与伴随安全技术的协同发展,构建富有弹性的安全保障体系,并加强对抗量子密码、大型语言模型安全等新技术安全挑战的研究,以保障未来网络空间的安全。

“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安全的数字产品,而不是更多的网络安全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指出,传统网络安全治理方法的局限性已然凸显,要实现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态势的根本转变,必须变更当前的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实施网络弹性升级,从而促进数字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热点解析之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清洁低碳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更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取得积极进展,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加快推广,能耗强度持续降低,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低碳化。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的重中之重。要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方式创新,完善工业低碳发展促进政策,在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上持续用力,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使绿色低碳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比2018年分别增长4.9倍、7.4倍,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在大幅增长。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表示,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成就。自2012年以来,我国以年均3.4%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新政策,随着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3家,完成12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新增绿色工业园区12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7家。2024年,我国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过50%。前三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7亿吨,预计全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4%,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目前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近万亿元,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培育。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表示,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充分发挥园区绿色低碳产业和资源聚集化优势,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标准化研究,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的特色低碳园区。

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表示,加快基础材料绿色转型对我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现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建议,统筹开展基础材料产业双碳转型的系统化布局,明确基础材料各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碳排放强度目标和年排放目标,论证各行业碳中和技术和产品路线图,通过总量管控、技术准入、碳排放核算,加速落后产能自我淘汰,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龙头企业引领,不断提升行业发展集中度。

要加强新型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要推进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推进原生资源高效化协同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循环利用,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绿色循环连接,建立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

还要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翔指出,经过多年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清洁高效煤电、先进核电、煤化工、百万千瓦水电和特高压输电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并不断为全球提供质优价廉的绿色能源产品,有力促进了全球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等成本的大幅下降,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指出,工业节能需从产业结构与技术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减缓对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效率提高,如发电效率提升有望减少10%的火电碳排放,能源效率提升可使吨钢能耗、单位水泥综合能耗等进一步下降,使工业能耗大幅减少。

热点解析之

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工作会议指出,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开展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再培育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加大清欠等帮扶力度,建设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推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落地见效。

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领域在4个方面重点施力。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持续推进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开展服务中小企业系列专项行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遴选,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中应用。在产融合作方面,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促成意向融资金额超过千亿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我国扎实开展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已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00个。目前,“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固基强链作用突出。“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远高于同规模企业。此外,“小巨人”企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修)订标准总计超5万个,户均超3个。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有近5000家。今年,有1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占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43%。

关于如何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选标准上,越来越向支持国家战略的方向倾斜。其二,推动所有行业、所有类型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国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已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数促中心”)负责人李文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必答题”。日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发布,明确了未来三年工作主要思路和重点任务,在往年的良好基础之上,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融合,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牵引,“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持续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关于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国际合作与民营经济研究室主任王世崇表示,大模型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应用场景还不多,更多的还是在探索阶段。他认为,大模型是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的重要方法,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缺乏人才和资金的问题。

专业从事充电桩、储能以及相关核心部件研发制造的四川英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于2025年将如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英杰新能源副总经理刘少德表示,未来一年,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聚焦充电桩的智能化与绿色化技术突破;将加强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通过组建专业化团队和拓展合作伙伴网络,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智改数转举措,引入先进生产技术,优化流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与交付效率。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对其明年工作重点作出回应。该公司总经理黄万里表示,2024年,公司发展呈现“向新、向绿、智能、高效”的特点。一方面,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树脂细分领域专注生态环保和高性能、多功能等多项行业技术,通过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带动聚氨酯树脂和下游及终端市场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公司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在采购、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使用信息系统支撑,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生产经营的质量与效率提高。2025年,公司将继续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指引,聚焦生态功能性聚氨酯树脂主业,围绕材料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持续研发新产品、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努力做专、做优、做精、做强。

此外,对于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孙文凯还给出了两条发展建议。在行业层面,要持续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过程中,保障中小企业利益,为其留足盈利空间以帮助中小企业持续创新投入;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开放更多领域允许民营中小企业自由进入。对于中小企业个体而言,要在聚焦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走出具有差异化的发展路线,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

延伸阅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