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中的导航系统已经日趋成熟,未来有望取代驾驶场景的手机导航

智能座舱中的导航系统已经日趋成熟,未来有望取代驾驶场景的手机导航
2024年09月04日 14:56 泰伯网

2024年9月  日·北京

当前,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座舱已经从机械化、电子化、网联化发展到智能化,未来将以“第三生活空间”的概念发展。截至目前,智能座舱已完成L0、L1级的技术迭代,步入L2级发展阶段,具备在舱内外部分场景下的主动感知与主动执行能力,可持续升级的云服务能力逐渐普及。

一、核心观点

·从技术方面来看,智能座舱主要依赖交互技术、显示技术、底层通信技术与AI大模型等技术支持。其中座舱目前正从智能化走向3D-虚拟-智能化。交互、通信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3D显示、元宇宙与大模型技术的融入成为短期内关注的重点。

·泰伯智库对在中国市场上销量领先的51个品牌推出的新款智能座舱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不约而同主要针对屏显系统、交互系统、手车互联系统、导航娱乐系统进行了智能化的处理。导航娱乐,智能座舱中的导航系统已经能做到与移动端导航功能相当,同时具备大屏、智能交互、多系统互联等优势;同时,一些主机厂与元宇宙相关企业合作,输出了3D地图等解决方案。未来,车载导航将取代驾驶场景的移动端导航。

·大模型上车准确度打破智能座舱同质化竞争。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中,大模型频频上车,成为宣传噱头,但其落地应用仍在被用户检验中。大模型对于交互与决策系统的输入识别精准度和输出准确度将会在短期内重点影响智能座舱的发展,更精准的大模型将带来更有竞争力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市场规模预测

随着智能座舱功能的增多及智能化的提升,近几年的客单价也在上涨;但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的快速增长,规模化的量产也将降低其成本。泰伯智库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到1393亿元,预计于2026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后期将慢速增长至2030年的2322亿元。

二、行动建议

·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未来汽车集中式计算平台与汽车座舱数据安全成应受到重点关注。它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支持高级功能如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同时也必须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避免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因此,集中式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机制应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

·需求堆砌,识别伪需求并提供多场景模式为争取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用户的满意度,目前汽车品牌将各种功能堆砌于车内智能系统中,但功能的堆砌加重了底层算力系统的负担,同时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企业可设定不同功能组合,形成多场景、多模式的智能座舱方案,给用户更大的选择空间。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面临同质化发展的问题,需个性化破局。市面上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功能上同质化较为严重,智能交互系统、手车互联系统、智能显示等有较高相似度,目前在车载娱乐系统、车载电器等方面做了品牌创新,但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企业可在保持核心功能(如智能交互、手车互联、智能显示)稳定的基础上,重点投入于差异化、技术创新点,如定制化UI/UX设计、专属应用场景开发等,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强化品牌辨识度。

- 本文中内容与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泰伯智库近日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市场研究报告(2024)》(点击可跳转)。

简版报告见图片,获取完整报告请登录泰伯智库官网或泰伯APP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