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请叫我“万元户”

从此之后,请叫我“万元户”
2020年01月22日 23:52 泰伯网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午夜犀牛 | 文

很幸运,在铺天盖地的悲观、凄冷中,诞生了14亿“万元户”。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项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 99万亿元,同时我国人均GDP首次实现1万美元的水平。后者,人民日报称其为“历史性”的飞跃。

人均GDP,意味着某国、某地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2001年我国人均GDP为1千美元,从人均创造1千美元财富到人均创造1万美元财富,我国用了18年时间。时间再久远些,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我国的人均GDP才300美元左右。

人人都是“万元户”

在统计上,我国现在人人都成了“万元户”。然而一旦缩小考察范围,情况则会发生大变。

近期,我国各省份正在陆续发布2019年的GDP预估成绩。在此基础上泰伯网统计发现,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台湾、香港、澳门),人均GDP过万美元的有11个,从南向北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湖北、重庆、山东、天津、北京、内蒙古。

不难看出,这些“万元户”基本都来自沿海区域以及四个直辖市,略显意外的是湖北和内蒙古。

湖北地处我国腹地,水路、陆路交通发达,联结东西、南北经济往来,兼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其经济水平虽与沿海省份有一定差距,但在内陆省份中颇为突出。内蒙古则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再加上近些年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其经济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4亿。上述11地合计人口5.68亿,占我国大陆总人口的4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大陆其他区域,尚有8亿人口的人均GDP未达到1万美元的水平。

从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人均GDP未过7千美元的省、自治区还有6个,自西向东依次是西藏、云南、甘肃、贵州、广西、黑龙江。6地合计人口超过2亿,约占我国大陆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我国人均造福能力最低的省市与人均造福能力最强的的省市之间,差了5倍有余。

如果继续缩小考察区域,那么即使在这11个省市中,人均造福能力也会出现明显分化。

以内蒙古为例,其辖下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半数的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其中,兴安盟人均GDP不到5千美元,鄂尔多斯市则超过2.5万美元,两者相差近6倍。

一道“陷阱”挡住了谁

世界银行对全球国家有一个较新的划分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99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996-3895美元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3896-12055元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055美元的是高收入国家。

资料显示,1997年及以前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1998年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同时,我国人均GDP与人均国民总收入数值相当。所以,人均GDP过万美元还被看做我国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的标志。

从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其实很有难度。以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为例,虽然很多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后半期就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随后便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状态,同时各种社会问题迭出,具体而言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

为此,世行在2007年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它是指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社会矛盾凸显等。”

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国家在消耗完某些优势后,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在好年景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了坏年景便成为大问题。

也有人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个伪问题。原因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停滞的原因完全不同,不具有共性。另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会一直保持高速,低速才是常态。更关键的一点是,很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停滞,其主因是没有抓住改革的窗口期,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本上,两种观点其实没有多少差别,都视经济建设为一切问题的根源。但是,这有可能是很多国家无法走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真正原因。

就我国而言,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等改革,包括深化开放。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推进大量社会建设工作,包括精准扶贫、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公共福利等。

四十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企业管理领域被用滥的“木桶效应”,在国家层面上,或许能更清楚地解释中等收入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仅有经济是不够的,必须多线并进,平衡发展才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钥匙。

一个“小目标”背后的真相

回到“万元户”的话题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此前全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总人口近15亿,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该人口总数接近30亿。目前全球人口76亿左右,也就是说其中超过60%人均GDP低于1万美元。

人们一直在谈“中等收入陷阱”,在谈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假如我们不把目标定那么高,仅仅以1万美元人均GDP为目标,那么全世界起码还有120多个经济体、40多亿人要为之奋斗。再做个假设,如果120多个经济体都实现了这个小目标,全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以能源为例。沙特阿拉伯曾有报告预测,2019年全球平均石油日消费量将达到1.018亿桶。去年6月世界银行公布,2018全球GDP总量高达85.791万亿美元。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人均GDP低于1万美元的经济体,其总体的人均GDP水平约为3千美元。

据以上数据估算,如果剩余的120多个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的经济体,其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的水平,那么全球石油消费量将起码增加1倍——石油年消费量将从现在的360多亿桶,增加到750亿桶。

据2019年各国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6万亿桶左右。在全球所有经济体的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的水平后,照上述消耗速度,全球石油可采储量将在20年内消耗殆尽。

在这种假想的世界里,围绕石油的争夺比现在更加激烈,中东、拉丁美洲包括其他石油主产区,将更加难以摆脱石油经济的依赖。

再比如淡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立方,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立方。

水资源无论在工业还是农业,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都是最关键的消耗资源之一。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考虑到水资源的瓶颈,中西部多数省份要想复制东部沿海的发展路径,其实很难达到人均GDP过万美元的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样,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限的资源分配,很难支撑多数经济体实现1万美元的人均GDP水平。如果不能摆脱旧有的产业格局,不能建立起平衡的社会体系,很多经济体注定会越来越边缘化。

能花掉的才叫收入

人均GDP过万美元不是容易实现的目标,当然也不是最终目标。另外,它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水平,更关乎个人的收入水平。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共有9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

其中除了辽宁,其他省份的人均GDP都超过了1万美元,从此也能看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联性。

赚了就要花掉。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55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全国人均消费支出首次超过2万元。上海和北京在这方面也位居全国一二名,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完全一致。

在消费方面,我国居民在教育文化与医疗健康方面的支出越来越突出。统计显示,受教育培训的带动,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增长19.0%;另外,在景点门票、体育户外用品、电影话剧等方面的支出,也分别增长了27.2%、8.6%和15.7%。

同时,我国居民在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也在持续增加。去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5.3辆(同比增7%),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15.6台(增5.8%)……

你拖国家后腿了吗?

加群提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