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大叔没能杀死华为,反而让它变得更强”

“山姆大叔没能杀死华为,反而让它变得更强”
2024年06月26日 16:08 观察者网

“美国刺杀华为的企图适得其反”,英国《经济学人》6月13日以此为题发表长文,指出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打压已演变为全面战争,华为虽然在美国猛烈的攻击下受到重创,但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再次蓬勃发展。

文章回顾了这些年华为如何突破美国重重封锁,在软硬件设备的国产替代和创新迭代的道路上加速前进,让公司业务多元发展。文章指出,经历了苦难的华为,将更让美国担忧。

“山姆大叔没能杀死华为,反而让它变得更强”

文章写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经常用军事术语谈论公司与美国的冲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华为十多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攻击:从2012年美国政府开始宣称中国利用华为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到2018年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加拿大方面应美国要求逮捕。

2020年,美国对华为骚扰已经演变成全面战争,大多数美国公司被禁止与华为做生意,美国以外的公司也被禁止向华为出售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或其他设备。美国还试图阻挠其他国家不要在其移动电话网络中使用华为设备。

一系列的猛烈攻击重创了华为:由于缺乏芯片,华为被迫出售旗下的主要智能手机品牌;十多个富裕国家把华为排除在5G合同之外;2021年,华为收入同比下降30%;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0%。

在2022年的一篇内部文章中,任正非明确表示,华为正在为生存而战:“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直到今天,美国的攻击还在继续,上个月,美国撤销高通、英特尔对华为出口许可。然而,美国对华为的“闪电战”只是短暂地撼动了这个帝国,华为不但存活了下来,而且还再次迎来了蓬勃发展:今年一季度,华为净利润同比增长564%,达到197亿元人民币(约合27亿美元);华为的手机业务已全面回归;电信设备销售额再次上升。

文章指出,2023年,华为的销售额约为1000亿美元,约为美国科技公司甲骨文的2倍;它的规模虽然只有韩国手机制造商三星的一半,但在研发方面的支出却超越了三星。华为2023年的研发预算为230亿美元,只有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亚马逊、苹果和微软这几家美国科技巨头超过了它。2023年华为的利润约为123亿美元,与美国通信设备巨头思科不相上下,远远超过其主要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且后两者正在裁员,华为的员工数量却在持续扩张,目前人数比2021年增加了1.2万人。

2023年各公司研发支出(《经济学人》)

文章指出,华为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用本土零件和程序取代其产品中的外国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使其在未来更不容易受到美国敌意的影响。“山姆大叔没能杀死华为,反而让华为变得更加强大。”

文章称,美国的制裁对华为来说并非毫无影响。首先,它让华为的业务更加集中在中国,其海外销售额目前只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华为也被迫更加注重创新,为政治问题寻找技术解决方案。该公司约有11.4万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了在现有和未来可能的美国制裁下生存,华为一直在系统地寻求其产品和内部系统中美国知识产权的替代品。任正非去年3月表示,在过去三年中,华为已经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替换掉1.3万个受美国制裁的零部件。这么做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美国此举阻碍了华为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但也迫使华为更加专注于研发,刺激其自身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并推动其向新的业务领域多元化发展。

文章称,华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绕过制裁,着实令人惊讶,华为也在成为中国创新思维的典范。

“今天的华为更令美国担忧”

硬件只是华为战斗的一半,自2019年以来,美国公司也被禁止向华为出售软件系统,这迫使该公司不得不开发这些软件的替代品。

例如,甲骨文曾为华为提供一款程序来管理其内部系统(行话称之为企业资源计划或ERP),美方的限制迫华为在2023年推出了名为MetaERP的全新系统。当时。华为董事、质量与流程IT部总裁陶景文表示:“我们已经突破了封锁,我们活了下来!”

2020年5月16日,华为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图:浑身弹孔累累的伊尔2攻击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网络)

更大的阻碍是华为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过去,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建立在谷歌的安卓系统上,失去对安卓系统及其运行的庞大应用生态系统的访问权,是其不得不放弃大部分智能手机业务的原因之一。

2012年以来,华为一直在为其手表和其他设备开发一款名为Harmony(鸿蒙)的操作系统,美国对软件的制裁迫使它将“鸿蒙”整合到其手机中。其新机型的受欢迎程度又促使开发人员开发更多基于“鸿蒙”的应用程序。鸿蒙系统旨在用于华为的所有消费产品,包括手表、电视和车载系统,这使得跨设备集成功能成为可能。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表示,鸿蒙生态的设备数量已超过7亿,有220万Harmony OS开发者投入到鸿蒙世界的开发中。

美国的制裁也使华为的业务趋于多元化,以弥补收入损失。过去,华为的国际业务重心是网络设备,但现在其正向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云数据库公司扩大软件销售。

近年来,美国一直在渲染华为和中国政府的密切关系。文章指出,华为和中国政府的关系经常被外界误解,该公司并不是遵守政府指令将其供应链本土化,相反,对于华为和许多其他中国公司来说,自给自足已成为商业上的当务之急,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手段,其投资决策是由市场驱动的。

文章称,面对华为的崛起,美国决策者正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有对华鹰派人士在哀叹,对华为制裁的逐步加强,特别是2018年宣布最严厉措施与2020年实施之间有28个月时间差,“给了该公司大量的准备时间。”

然而,文章指出,华为所遭受的痛苦对美国带来的更大教训尚未被人们理解:切断该公司与西方技术的联系并没有扼杀它,反而增加了其创新的动力。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仍落后西方数年,正如预期的那样,美国对高性能半导体的制裁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并减缓了数千家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的速度。“但如果说华为在美国第一次对中国(科技)宣战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现在它更令人担忧了。”文章写道。

针对美国屡屡无端打压华为,中国外交部也多次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去年9月表示,我们一贯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反对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违反自由贸易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损人不利己。我想强调的是,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