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赵燕:生物制造的核心不仅在于研发,更在于中试和产业转化

华熙生物赵燕:生物制造的核心不仅在于研发,更在于中试和产业转化
2024年07月05日 11:14 观察者网

导读:商业的变化与发展,以经济风向标的定义,记录着时代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观察者网希望通过《商业观察》栏目,对话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探讨商业趋势,见证商业变革,记录引领创新与守正出奇。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生物制造的核心不仅在于实验室的研发发现,更在于中试和产业转化。”日前,华熙生物全新的中试成果转化平台在天津全面落成,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表示,该中心的设立就是为了搭建从科研成果向商业转化的重要桥梁,提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赵燕看来,在合成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制造领域,华熙生物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具备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转化能力以及市场转化能力三力合一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公司。

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建成

自去年10月首次提及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包括两会报告在内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热门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其中,生物制造作为排在44个新质生产力第一位的行业,其创新发展自然时刻吸引大众目光。

赵燕认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相较欧美发达国家在成果转化效率上存在差距,后者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5%以上,实现产业化的占比约50%,而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不到10%。但中国现在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完整供应链,加上进入AI时代,将之运用在生物制造领域,便能拥有更加强大的后端产业转化能力,只需设法打通“产学研”,中国必然能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这也是天津中试成果转化中心存在的核心意义。赵燕指出,在生物制造领域,除了研发环节外,中试和产业转化环节尤为关键。天津的中试转化平台,不仅是华熙生物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更是实现产业赋能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关键。

据介绍,该中心占地30000 平方米,拥有64条中试生产线,通过“模块化”和“抽屉式”的先进理念优化中试环节,可承接医药级、护肤品级、食品级等多种生物活性物原料产品的中试及小规模商业化生产,堪称全球最大的中试成果转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不仅致力于推动华熙生物内部研发成果的中试转化,更以“平台化”模式向全社会开放,提供生物制造的中试转化服务。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将为中国产学研一体化注入新活力,成为打破科技与产业壁垒的关键力量,并有望推动以合成生物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AI赋能生物制造带来新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种更加绿色可持续的资源获取方式,生物制造颠覆了传统通过动植物提取、石化工业的资源获取方式,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生物制造1.0的“利用天然菌群自然发酵”技术,到生物制造2.0的“单一菌种定向发酵”技术,到生物制造3.0的“诱变育种技术”,再到生物制造4.0的“基因工程技术应用”,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线的丰富。

进入21世纪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崛起,尤其是ChatGPT等模型的出现,引领我们走向生物制造5.0的新时期,其中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极大地加速微生物菌种和酶的创制能力,预示着生物制造全新时代的到来,为生物制造技术再次飞跃提供了可能。

华熙生物自主建设的全球首座生物制造5.0科技馆为参观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生物制造原理与应用的平台,并带来一场生动的体验之旅,从“选择领域、创建细胞工厂,到功能测试评价、柔性中试生产,再到超级智能中枢以及产业合作共赢”,全面展示生物制造5.0的产业风貌。

其中,“超级智能中枢”作为核心,不仅能够优化实验菌种,还作为面向全产业开放的综合平台,助力华熙生物构建了从研发到商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推动生物制造5.0的生态闭环发展。

对比用天然菌群自然发酵(如酱油、醋、酿酒等)的“生物制造1.0”时代、用单一菌种定向发酵(如透明质酸、柠檬酸、味精等)的“生物制造2.0”时代、诱变育种技术(如维生素C、抗生素等)的“生物制造3.0”时代、基因工程技术应用(胰岛素、生长素等)的“生物制造4.0”时代,“生物制造5.0”时代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结合人工智能赋能,即BT(biotechnology)+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加快了智能智造。

赵燕指出,生物科技的发展与IT信息产业的发展逻辑不同。IT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虽然现在速度加快了,但仍然是线性增长的空间。而生物科技发展当技术储备到一定量,将是阶梯式的增长。“IT和BT最大的区别在于,IT不能进行自我革命,它的整个生产制造,包括使用场地都可以完全分离,而BT是一个连续的反应过程,即使是病毒也有生命力,不断变异,我们的生物制造也是如此,细胞也是如此,所以它需要不断优化,不断的技术沉淀。”

华熙生物计划依托该中试转化平台,实现全面技术共享与全产业合作,不仅能帮助科研机构等验证技术可行性,精确核算成本,还为企业提供专业优化建议,共同推动产业合作共赢,构建起一个高效、协同的产业化生态闭环,将有力推动生物制造进入5.0时代。这将是新技术、新产业对传统制造方式的革命性超越,将能将碳排放的有效降低。

赵燕指出,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正在开发更多的物质和应用产品,如可替代传统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新型材料等,这也将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