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驾高速发展的一年,这家科技公司距上市一步之遥

中国智驾高速发展的一年,这家科技公司距上市一步之遥
2024年10月10日 21:18 观察者网
  •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

    2024年10月8日,港交所网站挂出地平线PHIP版招股书,这意味着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这家中国智驾技术普及的“幕后功臣”也即将迎来上市敲钟。

    相关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按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提供前装量产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中国公司。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地平线官网

    地平线表示,登陆港股市场是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其在智驾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实现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增长。而从地平线最新提交的招股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第一,地平线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大客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地平线前五大客户占营收比重达到了77.9%,较去年全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

    第二,地平线的商业模式极为灵活开放。虽然其自我定位于Tier 2(即二级供应商,通常为一级供应商提供零部件而不与车企直接接触),但是其不仅提供底层处理硬件,还提供帮助软件开发和定制的工具。

    此外,地平线的还能提供打包好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承担了部分以往Tier 1的责任。

    可以说,地平线的快速发展是赶上了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化转型的红利。但另外一方面,正是地平线这种灵活开放的商业模式让其受到了大体量车企的青睐,进而也推动了整个智驾行业的共同发展。

    亏损来自于高研发投入,“大客户”撑起营收半边天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7月,业务涉及AIoT和汽车两大领域。从2019年开始,地平线将重点聚焦在汽车领域。在过去的3年里,地平线的营收实现了82.3%的年复合增长率。

    根据招股书,地平线在2021年、2022年、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

    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收入达到9.35亿元,超过2022年的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51.6%。

    地平线2021—2024年上半年核心财务数据 地平线招股书

    而和快速增长的营收对应的则是地平线一直稳定的高毛利率。根据招股书,地平线2021年的毛利为人民币3.31亿元,毛利率70.9%;2022年的毛利为人民币6.28亿元,毛利率69.3%;2023年的毛利为10.94亿,毛利率70.5%。

    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毛利达到了7.39亿元,同比增长225.99%,超过2022年全年的毛利,毛利率也提高到79.0%。

    地平线也在招股书中公布了自己的收入构成。从中不难发现,“汽车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占地平线总收入的绝大部分:2021年占比87.9%,2022年占比88.5%,2023年占比94.8%,2024年上半年占比97.7%。

    地平线2021—2024年上半年收入明细 地平线招股书

    而在“汽车解决方案”中,“授权及服务业务”则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收入。而大众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客户”。

    2023年,地平线和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双方分别持股40%和60%。招股书中提到,地平线在2023年向酷睿程授权使用相关的算法及软件。

    2023年12月,酷睿程正式成立 地平线官网

    因此,在2023年及截至2024年上半年,扣除与酷睿程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后,地平线从酷睿程获得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273亿元及人民币3.516亿元——分别占了总收入的40.4%和37.6%。

    而大众汽车的合作让地平线的大客户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地平线前五大客户占营收比重达到了77.9%,较去年全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

    不过,地平线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过去三年,地平线累计净亏损175.23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50.9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170%。

    地平线2021—2024上半年亏损情况 地平线招股书

    对此,地平线的解释是对于研发的持续投资。官方文件显示,地平线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1.44亿、18.8亿、23.66亿、10.49亿、14.2亿元。

    地平线还进一步强调,由于酷睿程于2023年11月20日成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无产生收入,地平线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继续录得分占酷睿程的投资亏损。

    定位Tier 2,但产品远不止智驾芯片

    虽然定位于Tier 2,但地平线不能被单纯定义为一家芯片公司。作为一家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与之合作的Tier 1、车企看中的远不止有价格较低的芯片。

    由于地平线能够给合作伙伴极高的定制空间,那么在芯片的基础上开发功能的工具与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平台与参考算法、量产级硬件参考设计等完整的生态是核心的竞争力。

    地平线产品介绍 地平线招股书

    地平线从三个方面概述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分别是系统性能、高效率及高性价比、开放平台。

    从产品线的布局可以看出,地平线不甘心只做计算硬件的公司。通过在软件领域的专长,他们更像是一家全栈智能方案供应商,可以做到将软件和硬件打包售卖。

    前段时间,余凯和大众汽车中国CEO贝瑞德在一台搭载了地平线SuperDrive自研高阶智驾系统的ID.4上进行了实际演示。在雨天、晚高峰的困难场景下,SuperDrive给出了成熟的表现。

    地平线SuperDrive城区智驾首秀 地平线官方

    和基于地平线征程2或征程3芯片的Horizon Mono以及基于征程3或征程5的Horizon Pilot不同。如果说上述的两个产品是地平线为车企提供的“样板间”,那么SuperDrive则是一个成熟且可落地的完整产品。

    据悉,SuperDrive的首搭车型预计会在明年落地。这也意味着,地平线不仅能提供给车企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软硬件,甚至还可以直接提供一个装车即用的完整系统。

    余凯这样总结:我们是硬件公司里面最懂软件算法的,软件算法里面最懂硬件的,然后还是软件+硬件公司里面最懂车规的。

    地平线向左,Mobileye向右

    成立于1999年的Mobileye无疑是此前市场上将软硬件结合的最好的智驾芯片公司。

    从2004年首款EyeQ芯片问世到2012年出货量突破100万,Mobileye用时8年。从100万到2015年的1000万,Mobileye用时仅3年。2021年,Mobileye宣布EyeQ系列累计出货量破亿。

    原因不难理解——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兴起之时,智能驾驶作为新技术,车企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而烧钱大战中的新势力们分身乏术,缺少自研的土壤。

    所以,就连特斯拉都在其早期产品上使用过Mobileye的产品,但被压力裹挟的选择向来不是好选择。由于Mobileye仅能提供“黑盒”的打包方案,车企不仅不能完整使用其搜集到的数据用于算法训练,在智驾的体验和功能的定义上也属于极弱势方。

    蔚来汽车早期也使用过Mobileye的产品 英特尔官网

    换句话说,Mobileye将智能驾驶的“灵魂”牢牢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发展的话语权也被极大垄断。

    所以,在特斯拉之后,宝马、蔚来、理想等等车企都开始放弃Mobileye,转而寻找更加开放的平台。而地平线正是抓住了这个宝贵的窗口期。

    根据地平线官网的描述,在理想ONE的NOA项目中,地平线不仅提供了J3芯片和感知算法,还投入了数百名员工,大批工程师驻扎在开发现场与理想员工一同工作,在8个月时间里完成了J3的上车。而地平线征程5在理想L系列的上车速度再创新高,用时仅7个月。

    余凯曾经表示:“我们身段柔软,车企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在这种态度之下,地平线的产品迅速登上了几乎所有国内头部车企的量产车。

    地平线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览 地平线招股书

    截至目前,地平线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上车27家主机厂、42大品牌、290款车型,中国十大整车厂商均已选择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

    从这些角度来看,地平线属于芯片企业中的一股清流。跨软硬件的结合能力和完善开放的生态也让不同需求的车企能够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柔软的身段也让其能够派驻工程师深入车企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抢夺宝贵的时间窗口期。

    时间回到2024年3月26日,地平线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就在那天夜里,余凯在朋友圈引用了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演讲中说过的话:“This is not the end. l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the end of the beginning.(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可能是开始的结束。)”

    丘吉尔意在表达,虽然取得了一次重要胜利,但战争远未结束,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束,更多的挑战和任务还在前方等待。在当下这个时刻,这句话对于地平线来说的确恰如其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