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美巨头钻石滞销,库存积压超146亿,外媒:怪中国!

急了?美巨头钻石滞销,库存积压超146亿,外媒:怪中国!
2025年04月10日 15:48 王新喜TMT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化学结构与光学特性毫无差别,却因“出身”不同,引发了一场全球风波……

一边是西方百年打造的“稀缺神话”,另一边是中国技术突破后的“价格屠夫”。这场竞争不仅重塑市场格局,更改变了消费者对钻石的认知。

GIA 2024 年度数据显示,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高达 2980 万克拉。这一数字令西方矿业巨头如梦初醒,意识到时代已然巨变——中国以 7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产能之首,彻底改写了钻石市场格局。

2024 年,培育钻石零售量激增 43%,而美国天然钻石销量却下滑 3%。在这一此消彼长的态势下,西方巨头戴比尔斯面临超过 2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6亿)的库存积压,价格暴跌 40%,即便两次降价 25%,也难挽颓势。

这场变革的起源要追溯到 1963 年郑州三磨所成功合成第一颗实验室钻石,中国钻石培育的历史就此拉开序幕。但真正引发行业巨变的,是 2019 年中科院在“种植”钻石技术上的关键突破——仅用 7 天就能“培育”出 1 克拉钻石,成本仅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

目前技术发展成果令人惊叹:中国已实现3至6克拉、D色VVVS级别的高品质钻石批量生产。

近期,吉林大学与中山大学联合科研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经后石墨相转变生成六方金刚石(即“超级钻石”)的过程,其技术指标在全球处于顶尖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新兴钻石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以河南柘光为例,凭借高性价比,其成交量在珠宝行业已经位居第二,仅次于某国际大牌(京东商智数据)。

据柘光市场负责人透露,通过京东、淘宝、官网等渠道前来咨询的顾客里,问得最多的是大克拉定制服务。

他们通常会让客户添加品牌的专属顾问,进行一对一沟通,以便确定客户喜欢的款式,在定制过程中也能随时交流,并且会提供专属优惠。目前来看,顾客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

来自上海的苏女士是柘光的“老顾客”。此前她在苏富比秋拍中错失了一颗心仪的蓝钻,非常懊悔。后来她了解到国内柘光可以1:1定制复刻孤品,就联系了专属顾问。

她表示,这里的消费体验很好,定制流程很清晰。原本只是想试探性地问问,没想到真的能做复刻,而且成品效果很好。此后,苏女士又在柘光定制了粉钻耳坠、大克拉项链、公主方戒指等,成了国产真钻的“忠实粉丝”。

据悉,2024 年柘光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累计收获 40 万关注用户,其中一线城市高净值人群占比超 80%,成为“新中产的消费标志”。

这背后反映出消费者认知的显著变化。中国培育钻石的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的6.7%快速攀升至2024年的13.8%,年复合增长率达30%。

贝恩咨询预测,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而天然钻石市场则可能逐步萎缩,沦为奢侈品领域的小众选择。

面对东方力量的快速崛起,西方传统巨头的反击显得捉襟见肘。美国六大珠宝协会曾试图通过强制标记“实验室培育钻石”,来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调整了钻石的定义,去掉了“天然”这一限定,为中国培育钻石正名。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来,像潘多拉、施华洛世奇这样的西方知名品牌纷纷涌入培育钻石市场,加速了行业的格局重塑。

放眼未来,依靠国内技术与产能的双重优势,中国钻石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钻石虽恒久远,但“稀缺神话”不再“永流传”。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