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声称“稀缺”?西方钻石商想玩老套路,可中国连真钻也量产了

还在声称“稀缺”?西方钻石商想玩老套路,可中国连真钻也量产了
2025年04月02日 14:53 王新喜TMT

在纽约第五大道的Tiffany店铺橱窗里,一枚10克拉D色无瑕美钻赫然标价230万美元。当店员戴着丝绒手套郑重捧起这枚稀世珍宝时,总会带着近乎虔诚的语气说:"这是大自然耗费十亿年光阴创造的绝世杰作。"

而在中国河南柘城县的实验室里,一模一样的“奇迹”正以另一种方式诞生。科学家们操控着高温高压舱,让碳原子在精准调控下飞速结晶。短短一个月,一颗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的完美晶体便诞生了。这看似魔法的场景,正是中国培育钻石产业的真实写照。

当西方珠宝巨头还在用"亿万年沉淀"的营销话术为钻石镀金时,河南企业已经用硬核科技捅破了奢侈品行业的天花板。2024年开春,一个爆炸性新闻席卷全球珠宝圈:柘城培育钻石年产能飙升至400万克拉,硬生生啃下了全球44%的市场蛋糕。

其中柘城本土新锐品牌"柘光"登陆京东、天猫等平台后,首月销售额便突破百万大关。其1克拉定制钻戒(戒托18k金)仅8000元左右的亲民定价,直接逼得国际巨头戴比尔斯将3克拉以上钻石批发价砍掉两成。京东商智数据显示,目前柘光已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某国际奢侈品牌。这场静水深流的产业革命,正在把"克拉自由"从富豪的专利变成普通人的购物车选项。

钻石的本质,说到底不过是碳原子在高温高压下的有序排列。这个早在1955年就被科学周刊《Nature》揭露的常识,硬是被西方珠宝商的"饥饿营销"包装成了世纪谎言。

直到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来了一记“重锤”,正式废除传统天然钻石的特殊称谓,将培育钻石与传统钻石划归同一品类,一起称为真钻。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首次以官方文件确认两者在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上毫无二致,全球珠宝行业的认知变革就此引爆。

河南的崛起堪称天时地利。2019年中科院的关键技术突破,让昔日"贫困县"柘城华丽转身,摇身变成全球培育钻石的产业中枢。在这里,一台台设备犹如魔法熔炉,1400℃高温和5.5万倍大气压的极致环境下,石墨完成“原子级重构”,最终形成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的晶体。

更令人惊叹的是技术迭代速度:三年前还被视为行业瓶颈的VVS净度、3EX切工、D色宝石级钻石,如今在“柘光”等高档品牌已能实现定制。

据柘光市场负责人反馈,通过京东、淘宝、官网等平台前来咨询的顾客中,大克拉定制需求最为热门。“我们通常会让客户去添加我们品牌的专属顾问进行1对1沟通,这样可以更好地和客户确定他们心仪的款式,定制过程中也能够及时交流,并且最后会给他们提供特别优惠,目前看下来顾客对于我们的这种服务模式还是很满意的,复购率很高。”

注:图源柘光官网

上海的苏女士如今已是柘光的铁杆粉丝。她曾在苏富比秋拍与一枚稀世蓝钻失之交臂,懊恼不已。偶然得知柘光能1:1复刻拍卖级珠宝后,她立即预约了私人顾问。"整个定制过程超出预期,"苏女士兴奋地说,"从咨询到交付全程透明,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成品比拍卖会的原版还要闪,太好看了。"此后她接连定制了粉钻耳坠、3克拉项链和公主方戒指等,彻底沦为了国产培育钻的忠实拥趸。

像苏女士这样的高净值人群正形成消费新势力。贝恩最新报告揭示,中国培育钻石买家年收入50万+的高达41%,他们的消费决策异常理性。"国际大牌60%的溢价都在为品牌故事买单",私募大佬张先生直言不讳。他最终入手的柘光5克拉钻戒,IGI认证的4C标准与国际顶奢如出一辙,价格仅不到10万元,"省下的七位数够给孩子设立成长基金,这才是看得见的投资回报"。

有些人质疑:"钻石失去稀缺性难道不是失去了灵魂?"柘城产业园区外墙上的巨幅标语给出了铿锵回应:"我们生产的不是替代品,而是全新可能。"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全球培育钻石的催化下,珠宝市场规模逆势增长,2024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当价格壁垒轰然倒塌,普罗大众终于得以平等地参与这场“光的盛宴”。

中国珠宝玉石协会预测,2025年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关口,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8%的强劲态势。当尖端科技与人文精神在钻石的原子晶格间碰撞融合,一个改写全球奢侈品格局的东方时代正喷薄欲出。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