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轻”与IT硬件之“重”加速结合,AI产业链深企显露“硬功夫”

人工智能之“轻”与IT硬件之“重”加速结合,AI产业链深企显露“硬功夫”
2024年06月13日 18:39 深圳特区报

一AI兴而全“深”动,人工智能之“轻”与IT硬件之“重”,正在深圳加速结合。记者连日深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采访发现,今年以来深企群体显露“硬功夫”,中兴通讯、工业富联、英维克、协创数据等深企上市公司在服务器、存储设备、散热系统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关键环节纷传捷报,带动生态圈大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深企集群自觉瞄准数字化方向,通过服务业高端化创新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优化算力这一人工智能的赋能要素以“硬”带“软”前景无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抓新型工业化机遇,深圳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正跑出加速度。

AI服务器市场潜力巨大

一排排比人高的铁灰色机架犹如钢铁森林,身穿蓝色防静电服的工程师在其中穿梭检查。机架上,服务器的指示灯几次闪烁之间,人工智能平台往往已完成一轮分析。深圳龙岗某数据中心值班员黄工说,这里AI服务器24小时运行,支撑的项目需求来自全国各地。

人工智能持续升温,AI基础硬件节节走高。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算力基础设施支撑,产业链上游数据中心建设离不开服务器、智算设备及解决方案,深企在相关领域已悄然领跑。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推出兼容国内外主流芯片的系列化服务器、全国产化100G和200G网卡、高性能存储、训推一体机、400G/800G高性能数据中心交换机等,其自主研发的星云大模型及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全国生产制造、通信、水利、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落地见效。

中兴通讯总部大楼。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中兴通讯副总裁、无线及算力经营部副总经理唐雪表示,中兴通讯已全面布局通算、智算、大模型等新技术,具备提供全栈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南京滨江基地运用工业大模型,订单排产时间缩短88%、工艺件生成效率提升50%,智能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精准作业,已生产超过10万件产品。

中国信通院研究指出,服务器是AI数据中心的核心部分,其价值量约占总体的70%。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智能计算中心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AI服务器仅占服务器总量的6.8%。这反映出中国AI服务器市场潜力巨大。

深企正在乘风前行。工业富联对外表示,今年一季度生成式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加近3倍。

细分领域“淡季不淡”

走进人工智能平台“身体内部”——智算中心,仿佛走进了方形世界,满目所及都是科技感满满的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设备。不能小看这些“方盒子”,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奔向未来的科技巨人,服务器是身躯,存储设备是脑干,冷却系统就是保障五脏六腑不会过热罢工的汗腺。AI行不行、算力强不强,与它们密不可分。

服务器、存储设备、冷却系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企集群实力不俗。仅在A股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深科技、中国长城、工业富联、英维克、太辰光、江波龙、德明利、兴森科技、朗科科技、佰维存储、协创数据、菲菱科思等深企已是蔚然大观。这些上市公司犹如参天树木奋力生长,背靠着本地产业链大量中小企业的“丰厚植被”。

以往隐身产业链的深企随着AI热潮浮现公众视野。协创数据2023年年报显示,其数据存储设备营收同比大增69.75%,已占企业整体营收逾五成。该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淡季不淡”,其营收、净利润涨幅分别达118.39%、253.42%。

散热系统是数据中心稳定运营的重要支撑,英维克2023年财报显示,来自数据中心机房及算力设备的液冷技术营收,同比大增4倍。今年一季度,英维克营收同比增长41.36%、净利润增长146.93%,机房温控节能产品对营收贡献突出。

IDC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4.7%,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89亿美元。

算力新基建前景广阔

在深圳,常见的手机越来越像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管家,想停车在“i深圳”APP预约公众停车位、需要住房公积金进入“粤省事”小程序在线就能提取、健身打球通过“福田文体通”公众号挑选心仪场馆……为何手机有这般“超能力”?其实,手机只是实现智能服务的载体,关键在于网络另一端的算力,如果算力足够强大,就会加快迎来理想中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竞争离不开算力比拼,算力正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资源。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近5年平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IDC《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指出,2018年-2022年,深圳的算力规模位居全国前3。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项目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50万标准机架,算力算效水平显著提高,打造“多元供给、强算赋能、泛在连接、安全融通”的中国算网城市标杆。

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谈到,深圳正在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领域都跻身国内领跑行列,同时不断催生AI应用新场景,有望带动产业链全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记者手记

服务业数字化“硬”起来

人工智能无疑是全球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创新浪潮之一,想勇立潮头必须腰杆硬。“硬”就是硬实力,人工智能背后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冷却系统等算力基础设施必须要跟上。

服务器、存储设备、冷却系统等硬件深企踏浪奋进,人工智能成为破旧立新的“催化剂”,深企集群正从单纯提供产品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圳质量、深圳品牌”综合输出转型。

可喜的是,深圳在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不仅产业优势突出,还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各类创新载体。

深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独立第三方等为主力,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广泛分布于半导体装备制造、算法与技术研究、算力应用与服务等领域。同时,深圳正在大力建设一批实力够“硬”的代表性基础设施,如国家超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弈峰科技数据中心、腾讯云等算力集群。

沃土育出茂叶繁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发布《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 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2.1%;近20%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基础层,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领域。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80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

不久前,深圳召开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把握服务业发展大方向、新趋势,找到若干关键抓手,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深企集群抓住算力基础设施这一关键抓手,有望加快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服务业的全面应用,通过优化算力这一关键要素赋能各方,从数字化方向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对于服务业实现量的快速增长、质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张雪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