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新质生产力:看中信银行“收款池”如何创新结算服务模式

赋能新质生产力:看中信银行“收款池”如何创新结算服务模式
2024年05月24日 10:46 夏心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效率,结算这一关键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在结算领域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是银行客户服务新的课题,从中信银行建设“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的实践中,我们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在过去,交易结算的站位是偏后的、是存贷的“配套”,但如果换位在“以客户为中心”去思考,他们对于交易结算的需求仅仅如此吗?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场景中,他们需要的结算服务支撑是多样化、个性化的,这之中甚至“痛点”重重——然而,对此有深入洞察,并还能针对性、系统性地研发产品进行服务的银行依然是少数。

  • 一则,这需要银行本身拥有过硬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和输出能力;
  • 二则,需要银行先行投入,调研、探索、研发、迭代、推广,而其回报却是滞后而分散的,“春耕秋才收”。

中信银行作为深耕该领域的少数银行之一,围绕着企业经营中的采购、销售、回款、结算、财资管理等刚性需求,在其“交易+ 2.0”服务体系内,打造了交易结算、交易融资、交易管理三条产品线,配套了“天元司库”、“资产池”、“收款池”等一系列拳头产品,全方位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其中“天元司库”已经在业内打响了“建司库、找中信”的品牌效应。

如果要求解“交易+ 2.0”体系的题中之意, 那便是回归客户的本源需求,提升银行对于客户场景生态的服务力,强化系统平台的支撑力,丰富产品的供给力,逐步将中信银行打造成广有口碑的“交易结算服务提供商”。

我们再将观察切口缩小,聚焦在企业收款这一刚需上。这是企业结算的核心,收款的效率往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成本。然而业内对此提供针对性专业产品的银行本就不多,将这一产品无缝贴合不同行业企业经营场景的就更为少见。

中信银行充分贴合市场需求,差异化地推出了“收款池”大单品,聚焦客户在回款结算中的痛点、堵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看一款精细化的产品是如何设计的,也看银行服务如何洞察和响应客户本源需求的。

立足企业经营本源需求

服务企业收款,真的只是一种基础的账户服务吗?真的就那么简单,客户提供账号,对方把钱打来就行?企业这方面究竟有怎样的痛点、难点?

总的来说,不少交易活跃的企业在收款环节面临着多收款主题、多支付渠道、多参与主体、多交易对象的复杂情况,靠企业传统的处理方法,难免遇到对账数据庞大且分散,交易流程动态多变的问题,差错多、合规性还弱,业财之间融合得也不够平滑。

具体到各个场景来看。

其一,在以租赁、保理为代表的金融企业融资还款场景中,企业的承租客户或借款客户往往多而分散,还款周期不一,也会遇到客户无法按时还款的现象。与此同时,对于客户借款临近到期时的还款提醒,或是逾期后的催收,他们需要人工逐户进行,收款成本高企、效率低下。

此外,就融资租赁或小贷公司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借款客户资金情况的把控力度、有效监控还款账户、夯实贷后管理,实则是其经营的核心所在。

其二,在酒业、家电等经销代理收款场景中,企业的回款主要来自经销代理商的线下打款,而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在收到资金后一一联系销售人员确认流水认领,再将明细与订单匹配,并根据认领结果记账确认,从而通知发货。如此冗长的、半手工的流程,沟通效率是低下的,甚至还会耽误商品及时出库和企业履约。

其三,在餐饮、医药、新能源汽车等连锁销售收款场景中,除了交易确认需求,企业还有着资金入账延迟、对账不准确、收入数据高效分析的痛点。品牌商需要加强门店资金管控力度,掌握不同门店的销售资金,统筹集采、管控货源及品控保证。

更重要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需要收款工具能支持各大在线订货平台,实现订单与收款的无缝对接。收款流水量巨大叠加不同的销售策略,可能造成线上折扣、满减、补贴、套餐等收款规则繁多,不同平台结算方式和时间还存在差异。如此高度庞杂、高度非标的对账需求,往往使企业人工对账困难重重、差错难以溯源。

企业有痛点,银行有回应。中信银行交易银行以其多年覆盖线上线下多场景的结算能力积累,匠心打造了平台级大单品“收款池”。“1+N”的产品结构中,“1个标准版”覆盖了在线跳转、直接扣收和推送订单等多种收银方式,“N个行业版”则提供了更为专属定制的行业收款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从功能模块来看,中信银行“收款池”具有池管理、池结算、池清分、池服务、池融资五大功能。这五大功能如同“乐高”插件,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拔插和组合,包圆客户在收款结算中的各项需求。

“收款池”的匠心独运

落地到具体场景应用中来看中信银行“收款池”产品的匠心所在。

其一,在以租赁、保理为代表的金融企业融资还款场景中,中信银行“收款池”产品一则助力客户提高收款效率,根据金融企业(收款方)与借款企业(付款方)签订的协议及其中的收款计划,通过授权代收或者账单支付等更为主动便捷的线上化方式,定期收取每期应还款金额。二则,“收款池”的服务顺着收款时点向前后延伸,为收款企业进行对客户的付款提醒、逾期提醒、账单发起或终止、账单推送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切入金融企业贷后管理的核心,“收款池”产品还可按照金融企业的融资要求和双方协定,对借款企业的还款账户进行应收资金锁定,线上化交互还款进度。

其二,在酒业、家电等经销代理收款场景中,针对企业回款来源多样,记账确认繁复等交易认领场景需求,中信银行“收款池”产品支持账户收款流水按照经营需要进行多维度信息加工,连通销售系统依托多渠道及时与销售、财务及相关管理人员交互,并提供智能化视图统计分析,实现“全业务流水智能认领,多维度数据精准匹配”,以此帮助企业数字化管理经营收入,系统实现业财融合。

其三,在餐饮、医药、新能源汽车等连锁销售收款场景中,针对连锁销售下复杂的分账、对账需求,中信银行“收款池”产品整合多种结算通道,为客户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结算服务。

同时,“收款池”服务也考虑到客户在多个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时,会使用不同的销售策略,造成折扣、满减、补贴、套餐等收款规则繁多,由此,“收款池”产品定制化地可实现对收款对象、收款渠道、对账规则、计费分账及返利策略的统一管理,提供精准精细精确的对账服务,深入客户从财务应收单产生到记账核销的全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最后,在上述服务的基础上,基于以交易银行产品赋能企业财资管理从而更深入的KYC、更了解企业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需求,“收款池”产品还与全产业供应链金融相结合,从结算便利性融资角度出发,针对收款结算环节,为企业配套融资服务,同时延展至供应链上下游。

可以说,中信银行“收款池”覆盖不同场景,满足企业在“回款/收款”中产生的各类需求,以及基于收款而衍生的包括融资、金融企业贷后管理等更多价值赋能、业财融合。以上这些,在“收款池”服务生态中,已被包圆、闭环。

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当业内谈及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公司客户层次的话题时,“愉见财经”曾听某企业高管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他说,早年的银行业,像是实体的“出纳”,配合企业的申请,以存贷汇专长将资金配置到需要的地方;近年来,借助数字化能力的发展,银行的站位开始前移,助力推动企业财资运转和资金使用的高效,此时他们更像是实体在公司外部的又一位专业“CFO”;到如今,银行的服务越来深入企业的经营场景,领先的银行以其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不止赋能“CFO”还要赋能“CEO”,以数字金融助力企业业财融合,也使金融服务站位前移,走向主动价值创造。

包括“收款池”在内的中信银行“交易+ 2.0”服务体系,不失为这一观察视角下的例证。收款服务从单一资金侧的收银,向财务侧的稽核对账、再到业务侧的业绩分析、决策支持,其在客户经营价值链条上的位置逐渐突显。

结合中信银行的“五个领先”差异化发展战略来看,“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呼之欲出,愈发丰满的产品体系已覆盖客户收付及财资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这个收款大单品因为足够差异化,不仅从市场反响看未来可期,也为银行特色化转型、探索企业结算服务方向提供了足够多的价值启示。

正如中信银行管理层前不久在解读年报业绩时所说,交易结算是“难而正确”的事,期待该业务成为未来转型发展的压舱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