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正在成为人们选购手机时更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普通用户想要一部拍得清晰的手机,因为他想要借助手机的便捷性记录生活点滴;摄影玩家或者旅行者需要一台影像之选,源自于手机影像正在从可玩性向专业性出发,甚至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影像体系向移动影像体系演进的过程,形成一套独立的移动影像体系。
从早期的简单沿用单反/微单的成像原理到将AI算法引进手机摄影,手机影像也终于突破传统影像体系的桎梏实现了跃迁和演进,最明显的,莫过于华为影像XMAGE的自成一派,为诸多华为的用户提供独特的、非凡的移动影像体验。
事实上,在华为构建XMAGE的过程中,一众经典产品的火爆早早预示了华为在手机影像上的独特性、创新性。
我们来回顾一番
2016年,华为P系列的经典产品--P9系列面世,它是实现将两颗摄像头装进智能手机的众多厂家之一,这也意味着手机开始从单一场景的体验进入到能够提供多场景拍摄需求的时代。
2017年,AI算力被应用到华为Mate 10系列手机上,它也揭开了手机独特成像的序幕,让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进入百花争鸣的年代。
2018年,“超级夜景”功能出现在华为P20系列手机身上,它将使得用户不用具备太过高深的理论知识就能够随手将夜晚和弱光环境的场景拍的清楚,有别于传统影像的“简易”操作让手机摄影成为普罗大众在智能手机身上越来越重视的一个使用功能。
2019年,华为P30系列配备了1/1.7英寸的RYYB超感光传感器,并加入了一颗能够实现5倍光变和50倍数码变焦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它们的存在为手机拍摄带来了更大的进光量、更多焦段拍摄的能力;
2020年的华为P40系列带来了XD Fusion图像引擎,2021年的P50系列带来了跨时代的“计算光学”理念,以及2022年的今天,华为Mate50系列带来了可变光圈以及全新的XMAGE影像技术--它是基于算法和硬件搭配的一整套极为完整的手机影像的体系。
从技术角度而言,可变光圈是光学设计与机械结构的一次跨越式的突破,它将使得小小手机拥有更多的可能;从实用性来看,可变光圈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下开启不同光圈大小的效果,从而让用户在各种场景中拍摄时,遭遇不同光线环境都能匹配到最适合的进光量,从而实现更完美的成像效果。
理论上来看,普通智能手机通过手机算法实现了部分场景光圈利用的最优化,比如人像拍摄的虚化效果,通过大光圈的效果拍摄到出色的人像乃至提升夜景拍摄的能力,但是如果算法实现的不够完美,那就会使得人像虚化不够自然,也可能会使得夜景拍摄不够稳定。但多档可变光圈为华为Mate50系列带来的是如同传统相机镜头的“物理性”可变光圈的效果,赋予影像创作的更大可能。
以人像拍摄为例,当我们利用可变光圈将手机调整至最大光圈时,拍摄人像将更加有层次感的光学虚化成为现实,同时人像也将会显得更加立体自然,相比单纯利用算法的虚化效果,显然这是更高层次的虚化表现;同时,依托超大光圈主摄的强大感光能力和XD-Fusion Pro算法,华为Mate50系列拍摄夜景将更加的清晰纯净、拥有更丰富的细节。
有没有发现?在华为影像的六年发展历程中,从被需要到主动提供创新和改变,从自成一派的体系发展到让用户使用更简单、一拍即得,其实全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在进化。
原色引擎,所见即所得;超光谱影像,捕捉光之外的神奇世界;计算光学减弱相差,记录清晰锐利的画面....让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超级夜景”、“月亮模式”等等,一度为用户带来更多新鲜的拍摄体验,也一度为行业指引了方向,以“夜景模式”为例,它在今天已经成为千元机都已经标配的功能了。
此外,华为影像先后推出的实时HDR融合算法、XD-Funsion Pro等,从细节、色彩、色调和空间透视等方面已经实现了行业的引领,并在影像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XMAGE推向世间后,标志着华为影像拥有了完整的移动影像技术架构,从光学系统、成像系统到图像处理系统全部涵盖在内,在华为Mate50系列身上,你将能够系统性的“感知”这一结构的华为影像特征。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不管是可变光圈还是华为影像XMAGE的独特影像风格,它们都将被体现在华为Mate50系列强大的影像实力上,为这个愈发多元化的时代带来更多的可能。你可能是一个喜欢记录生活的普通人,也可能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还有可能是一个网络主播,无论你的身份和需求是什么,再次突破边界的华为影像必将在你需要的地方给你带来惊喜,而它必然也将再次引领手机影像全面进阶,一如当年的“超级夜景”、“月亮模式”一样!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