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助力百色高标准农田春耕跑出“科技加速度”

中国电信助力百色高标准农田春耕跑出“科技加速度”
2025年04月02日 16:42 通信信息报

春耕时节,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江凤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科技元素成为新亮点。中国电信百色分公司与右江区农业农村局携手打造的智慧农场项目,通过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智慧基因,推动春耕生产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该项目以“数字大脑+智能终端”为核心架构,构建起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智能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智慧农业平台、田间小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地块管理、虫情测报仪、孢子分析仪、实时苗情监控、智慧大屏、智能闸阀、园区全视角监控等10余类智能设备,形成“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显示500余亩示范田的地块分布、设备状态,实现农情数据采集、分析、决策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一平台统筹、多终端联动、全流程可控”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

电信员工向用户介绍智能设备使用方法及主要功能。潘旖婧 摄

智慧春耕,破解传统生产难题

面对今年春耕大考,智慧农业系统交出亮眼答卷:依托北斗定位系统,精准播种机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配合土壤墒情仪的五层深度监测数据,播种深度误差控制在±1厘米内;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控水渠闸阀,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实现按需供水,示范区灌溉用水节约35%;虫情测报站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可自动分类统计8大类常见虫害,孢子捕捉仪提前14天预警稻瘟病等病害风险,指导农户精准施药,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22%。

中国电信江凤村智慧农业平台培训使用会。潘旖婧 摄

“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田里情况,系统还会推送施肥、除草的提醒。”惠达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冯安东正在向用户展示智慧农业APP。

在稻田旁边的田间智能设备格外醒目。“这是田间‘数字哨兵’,配备的红外摄像头能24小时捕捉作物长势,AI算法可自动分析缺苗、黄化等7类异常情况。”据中国电信百色分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农德祥介绍,系统已建立水稻生长模型数据库,可对7项关键指标进行智能诊断。

电信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实地教学。潘旖婧 摄

创新驱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据测算,该智慧农业系统将使示范区水稻亩均增产12%,生产成本降低18%,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通过水肥精准调控,氮磷排放量减少20%,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百色市右江区智能农业管理平台。平台截图

中国电信百色分公司政企业务交付运营中心总经理韦江辉表示,该公司将持续深化“平台+设备+服务”模式,打造百色市智慧农业生态圈,推动智慧农业向种苗培育、电商销售等环节延伸,坚持结合“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的发展思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百色电信计划未来三年推广该模式至2400亩农田,培训农户300人次,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农德祥 潘旖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