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恨一位设计师,你应该如何折磨他?

如果你恨一位设计师,你应该如何折磨他?
2020年12月01日 11:38 少数派sspai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注:本文首发于 重新想象 Lab(公众号 ID: rei-lab),作者为 Shooca。

如果你恨一位设计师,你要怎么正确地折磨他?

一、叫他做出「五彩斑斓的黑」;

二、请他「把 logo 再放大一点」;

三、在改完 100 版后微笑地请他「用回第一版吧!」

是你吗!五彩斑斓的黑!摄/ Shooca

设计师见此悲从中来,客户露出神秘微笑,而吃瓜群众则看热闹不嫌事大,将其广为流传。以上种种,长盛不衰,经久不息,屡试不爽。以上江湖秘笈得到多方一致认可,有很深刻的内在原因。

Logo 到底为什么不能再放大一点?再放大一点会死吗?—— 来自客户的灵魂拷问。

为什么 100 个版本的迭代以后,设计最后竟然退回第一个版本?又或者说,最根本的问题是,造了什么孽为什么居然会需要 100 个版本的迭代?!—— 来自设计师的仰天长啸。

这点小忙你都不帮?

我有一位客户的下属请我帮一个忙,从上周一份已经定稿的产品菜单设计中划去一个项目。这是说简单也简单、说棘手也很棘手的要求。简单在于:它看上去确实十分简单,举手之劳,拒绝这样的举手之劳显得不近人情。没有经过设计训练的人并不了解设计的流程和互相影响的元素,想当然觉得这是轻而易举的调整。这固然可以理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对的。

首先,最本质的问题发生在设计流程管理的层面。

这个需求本不该存在(除非我们在合作的初期已经对这项设计的不同阶段、更新频率或灵活度有了预判和系统的设定)。苛刻地说,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即默认任何作品在完结以后,重启的成本都要超过在原本的项目开放时间线内进行修改的成本。

没有油漆匠会预留一小块空白在墙上,等待全部墙面粉刷完成以后再回来补齐那一小块,就算是有先见之明地预留了相同批次的材料,也会面临色差、粉刷痕迹差异、天气湿度等不可控问题。

如果客户认为这是设计师的推托,那么其实这是他在掩饰和拒绝承认结构性的失误,拒绝面对这个项目的整个蓝图、决策过程有欠缺考虑的盲区;而在项目的流程设计规划中(无论是人事、具体工作细节或其他)看来是有漏洞需要检讨、以便下次可以避免的。在上面这个例子里,修改并不带来太棘手的实际困难或损失,但毫无疑问这是种幸运,下一次,会不会这么顺利呢?

其次,便是设计的工作原理部分。

其实太多人因为只能接触到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成品」,对这个成品的来源并不略知一二,难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夸大或简化设计的流程,当然了,简化的为多。

设计不是静态和孤立的。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当其中一个元素被调整了,其实它不是只有自己被调整了,更是牵一发动全身。在严重(某些精密计算过的精巧设计)的情况下,重新梳理全部资讯的表达和排列都是可能的。

设计也是严谨的科学,视觉动线的规划,字体和字重的选择与组合,文字方向,文字数量,行间距,色彩心理学……它们不是设计师一时兴起的决定(尽管很多时候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设计师的决定背后是他全部的经验综合后或以感性的状态呈现,不可否认其科学原理本身),这些元素必须全部不出错,在一起合力才能完成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

设计师数学不能太差,图/ Shooca

区区一个把 logo 放大的要求为什么令设计师抓狂?玩笑归玩笑,这其实是一种流于表象的误解。logo 是一个设计的其中一个元素,它主要服务的是讯息的传达,而不是设计师的喜好,它可大可小 —— 只要它在忠实地履行它的职能。然而它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它自己,还有比例、风格乃至连续性等更多在设计师专业内考量的因素。

最后,才谈到技术层面的限制,这是上述「牵一发动全身」原理在操作上的实际体现。

当许多的视觉元素需要被重新调整,以获得新的平衡。在幸运的情况下,当结构足够稳定且富有弹性,而调整的部分又不是要害或所占比率足够小的时候,这种调整可能是无伤大雅的;而另一些情况下,重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可能相当耗神耗时,甚至不得不从头开始将设计的步骤全部重走一遍(在特定的设计项目中,那会是设计师的噩梦),且可能以牺牲设计中原本的一些具有灵动巧思的部分作为代价。

你知道你在忙什么吗?

在一些企业或事业机构中,因为特殊的架构或流程,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些不够成功的实践以后,一些领导者意识到了「问题存在」—— 注意,并非「问题所在」。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因为缺乏设计思维的氛围和训练,在项目进行的各阶段,痛改前非的初衷渐渐为体制化的路径依赖所掣肘,终于,在某一个节点又回归旧式的解决方式,例如层床架屋地打补丁,或是从结果反推论证,都是极其典型的失败预兆。这些都是不够尊重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属性所引致。

核心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做一个项目,首要考虑的问题既不是怎么开始、怎么执行这样的具体步骤,也不应该首先考虑有利条件(我们有什么)、阻碍(我们没有什么)、预期目标(产出层面的),而是目的(我们希望怎样)。

这不一定和「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这个问题完全重合。因为对于后者来说,可能只是感性的、偶发性的灵机一动,而这个答案对推进项目不一定有帮助。前一个问题,则是理性地去拆分这个项目或商业动作背后的动机,最好是一个重点,亦可以是几个小重点。如果我们想要这样做,其后想要尝试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在更早的阶段,正确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现在观察到了什么不满意之处」。

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摄/ Shooca

在设计调研阶段,一个正确的内部提问次序可能是:

我们现在观察和体验到什么不满意之处?我们试图通过这个方案,来扭转这个 / 这些不满意之处吗?我们怎样才能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这些措施对不满意之处的改善程度是可验证的吗?验证结果如何?⋯⋯

有这样的架构,很难想像会出现设计方案会有从版本 1 一直迭代到 100 而始终无法命中目标的情况。这期间许多的内耗和拉扯得以避免,这种无意义的忙碌折磨的可不仅是设计师!在服务于什么目的上,大家已经先期达成了共识。那么设计师也不会因为 logo 放大多少的问题而抓狂:设计中的任何动作始终服务于目的,如果它趋向于有效,则应用之,反之,则不适用

简而言之,设计最终的底层目的首先是「解决问题」,至于过程中产生的表层的更容易被感知到、被讨论的观感和愉悦感,反而是一种副产品。愉悦,自然是来自于问题的化解,而「如何化解」则是更低优先级、但更高级的艺术 —— 举个拔牙的例子,解决龋齿问题可能是紧迫又核心的需求,至于能否将拔牙的疼痛、恐惧、出血减到最低,非决定性因素,但却同时成为评估医术的关键因素。

欢迎来抢设计师的饭碗

如果你同意上一部分所说的,常常被模糊了的「目的」,是项目过程中需要被更好聚焦的部分。那么怎么抓出这个目的,就成为重点。如果时间成本允许,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充分的沟通交流可以理顺项目的聚焦、目标与流程,并顺带碰撞出很多灵感和解法思路。这是避免中后期产生不同的预期和偏离目标的根本解法。如果不从认识上统一,设计的项目过程由开始、进程乃至完成以后,都会充斥着不同的怨气不解与争端。

所有曾为 logo 大小和设计师绝交有过不愉快的人,乃至许多设计师自己,都应该理解到这一点:不是「放大 logo」的需求让设计师不满,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大它」!或者更进一步,「不知道在哪个步骤去讨论放到多大这件事」这件事,才是最令人抓狂的。

很遗憾,设计的估值,长久地落后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商业发展阶段。当项目启动立案的时候,设计的价值是被司空见惯质疑的;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设计的话语权是极其有限的;而当一个项目不尽如人意,外界最可被直观感知的设计常常落得首先被问罪的境地。

设计是个系统工程」,设计师这样辩解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重要或平常的洞察。但首先,它是设计师的一句抱怨。原因简单 —— 当我们强调什么,往往代表我们就缺什么。当设计师不厌其烦地输出这一思想,无可奈何的背后自然是,太多人意识不到「设计是个系统工程」这一悲惨事实。

弔诡的是,这恰恰也是区分设计师和非设计师的一条重要分界,也可以说,是具备和不具备「设计思维」的人之分野所在,于是,当你认同或至少察觉到这个事实的时候,你已属于前者,而不是后者。

好,你属于人群中并不占据多数的一位具有设计思维的人,这固然可喜,但不可贺。因为设计并不注定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不是稀缺资源,尽管在我们的现实中,好的设计仍然是少数,常常给人这样物以稀为贵的错觉。设计并不是零和游戏。当更多的人掌握设计思维,这只对设计师的工作有利,令其工作得更为轻松愉悦,也有更大的机率被欣赏,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更好的收益;而不是怅然若失,get 时髦的内卷焦虑成就

所以作为设计师来说,有时候太希望合作伙伴们能了解设计的原理和原则了。这会给双方节约宝贵的时间精力。一位好的设计师,在用设计思维去推进项目完成的同时,其实也在履行半个教育者的职责,即帮助合作伙伴梳理和建立他们自己的设计思想体系。而项目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他输出思想时的一个具现化的 demo(案例)。

设计师的困境其实就是项目的困境。而解决项目的困境,就需要项目的成员更了解设计。只要有理有据,再大的 logo 也定会在所不辞!

所以到底要多大?跟我头这么大够不?叫人头大!摄/ Shooca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