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正在低碳浪潮中经历淬炼,在当前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中国钢企已经凭借严格的排放监管、积极的技术创新,走到世界同行业引领位置。
昨天(23),2024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暨第九届宝钢学术年会在沪举行,面对来自海内外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国际组织及学术机构的与会代表,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未来希望中国企业能继续引领全球钢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严厉监管+创新驱动,我国钢企成为低碳先锋
钢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无论低碳进程如何发展,钢铁都将是未来难以替代的材料。据世界钢铁协会预测,全球钢铁需求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2050年粗钢产量将达22至24亿吨。由于钢铁行业每减排1公斤碳,将带动全社会减排6公斤,这意味着在未来,钢铁企业需要担负更大的减排责任。
面对全球碳减排的大势,中国企业积极行动,特别是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根据记者从论坛上获得的信息,截至今年8月,共有140多家钢铁企业、超过6.2亿吨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通过实施“极致能效工程”,国内已培育100多家极致能效示范创建企业,涉及产能6.4亿吨。由于我国执行的是全球最严格的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目前,国内重点钢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在加强政府监管和标准规范的同时,我国钢铁行业还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目前,包括中国宝武、鞍钢、首钢、河钢以及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在内的22家企业、研究机构,围绕世界前沿课题,开展了60多项低碳技术研发,其中以中国宝武“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为代表,一些项目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水平全球领先。
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在论坛致辞中所说,钢铁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一定是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始创新。为此,亟需加强整体谋划,聚焦核心问题,推动协同攻关。据他透露,中钢协目前正在筹备“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未来将围绕富氢碳循环、碳捕集和利用等8大技术组织跨行业攻关。
低碳品牌+钢铁AI,宝武发布多项创新举措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中国宝武昨天公布了一系列最新举措,聚焦标准牵引、技术驱动,希望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宝武方案”。
一方面,该公司首创首发了低碳品牌BeyondECO,及“不止于绿色,不止于钢铁”的口号,希望通过相应平台的建设和品牌化管理,为低碳产品、技术、装备、服务等探索带来更强劲的带动效应。
在BeyondECO品牌相关《管理办法》中,中国宝武明确了“低碳排放钢”的生产工艺路径,严格规范了低碳金属原料的使用比例,包括全过程绿色能源配置的要求,并为旗下产品使用该低碳品牌清晰划定了门槛——也就是“产品碳足迹降低比例不低于30%”。
据此,经严格审定,冷轧汽车板高强钢、高牌号极低铁损取向硅钢、无缝钢管气瓶钢、热轧建筑用钢等6个系列,成为了首批可使用该品牌的产品。未来,中国宝武将以该品牌为平台,与交通、能源、建筑、电力等行业一道,构建低碳冶金的价值链和生态圈。
此外,为了给未来钢铁转型注入智能动力,中国宝武自主研发的国内钢铁行业首个大模型也在昨天首发。该模型由基础大模型、行业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领域模型三层架构组成,通过“三融合一”(即“通用模型与专业模型融合”“行业知识和人工智能(AI)技术融合”“数字技术和实体制造融合”),可为企业提供一体化、集成化的“AI+钢铁”解决方案。
据介绍,该钢铁大模型的应用范围,涵盖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及风险,更可智能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能耗和碳排放,甚至还具备评估环保政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以及给出应对措施的能力。
中国宝武董事长胡望明表示,兼顾企业发展和推进低碳转型,是钢铁企业必须面对的“时代之问”,作为国内低碳冶金产业链链长,中国宝武将积极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解决方案,重塑钢铁发展新模式。
作者:张懿
文:张懿编辑:唐玮婕责任编辑:戎兵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