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市场为什么华为归来后,最先掉队的是荣耀?中低端价位市场被ov米瓜分,中高端产品连友商次旗舰都打不过,出海也没做出啥成绩,销量一缩再缩,为什么会这样?
荣耀只能说到了2025年遇见挑战了,才开始是赵明离职,接着是销量遇见了挑战,但前几年荣耀的销量也能看到一些问题,那就是企业集体采购订单比较大,今年没有看到报道了!
好像采购的订单少了
对于荣耀虽然是独立了,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现象,例如我在我们县城的门店,遇见了荣耀的门店,他们宣传他们还是华为的品牌。可以华为鸿蒙系统互联的手机,我不知道有多少供应商依靠移动这样的大企业采购,有多少门店一直用的是华为来宣传的!
但现如今华为从pura到mate、再到nova,甚至畅享系列也都回归了。他们也在开始竞争市场!荣耀需要好好规划市场,好好做好品牌宣传!产品方面荣耀的设计能力和产品的创新并不差,但在中国市场这几个大的国产手机品牌,前五名额有限,苹果还要占一个。总要有企业无法进入销量榜单,如果没有进入榜单对于接下来的销量有很大影响的!
华为手机强势回归,荣耀成了最受伤的那个。为啥?因为它一直没真正摆脱“华为小弟”的影子。
以前靠“像华为”吃饭: 很多人买荣耀Magic系列,就是因为它长得像华为,尤其是华为被限制那几年。等华为自己带着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杀回来(从高端的Pura/Mate到中低端的Nova/畅享),荣耀就尴尬了。
高端打不上去,中低端被抢: 荣耀的高端机(Magic系列)在华为和苹果面前没啥优势,只占一小块市场。中端机(像300系列)被华为Nova系列挤压,被迫降价,伤了品牌。低端机配置跟不上对手(比如还用老旧芯片),华为畅享系列又用捆绑销售在下沉市场抢地盘。
荣耀前CEO赵明和现任CEO李健
渠道崩了,压货害死人: 荣耀学华为搞“压货搭售”,想让经销商多进货。结果呢?经销商想卖一台热销机,得搭着进10台不好卖的低端机+手表+电视!卖不动就只能亏本甩到二手市场,反过来冲击新机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很多经销商撑不住,干脆不卖荣耀了。相比之下,OV(OPPO、vivo)在下沉市场根基深,不这么搞。
内部也乱了: 关键时候,CEO赵明等一批核心高管2025年初离职了,内部动荡。产品品控也出问题(比如被吐槽屏幕差),配置跟不上竞品(别人用新芯片它用旧的),连笔记本这种生态产品都卖不动。
品牌没立住: 很多地方,尤其县城,荣耀店还挂着“华为”的牌子宣传,说能连鸿蒙(其实不能)。这招短期可能骗到人,长期看就是自杀,消费者发现被骗更不信任了。政企采购这块之前可能是靠“华为关系”,华为一回来,订单也没了。
荣耀2025年新出的400系列开局不错,销量暴涨,海外也有起色。新品设计上努力“去华为化”,拍照和防水有亮点,新CEO也在喊“真实就是力量”的口号。
但想真正翻身,光靠一款手机不够,得做三件事:
技术得有自己的绝活: 不能光靠高通芯片,得有自己的小芯片(比如专门优化拍照或省电的)。系统体验要独特,别老抄鸿蒙。把电池技术(青海湖)、折叠屏铰链这些优势做大,让人一想到长续航或可靠折叠屏就想到荣耀。AI功能也别玩虚的,要真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通话自动总结要点)。
跟经销商做真兄弟: 别再压货搭售了!学学OV,根据人家实际卖货能力给货。对小经销商尤其要松绑。可以搞官方翻新机(“荣耀认证机”),规范二手市场,还能让经销商多赚点。
别乱铺摊子,找准定位: 别硬塞手环手表这些卖不动的东西。重点搞好手机、AI和(可能的新方向)机器人的联动。在海外,盯着华为受限的地方(如东南亚、拉美),给当地企业做定制安全手机。也别老想着上市圈钱,找能帮到业务的合作伙伴(比如电池巨头或大渠道商)更实在。
总结:手机市场前五把椅子(华、果、米、O、V)基本坐满了,荣耀被挤了出来。教训就是:靠“像大哥”混得好,大哥回来就完蛋。现在400系列开了个好头,但荣耀得彻底“断奶”,用真本事(技术、渠道、定位)证明自己不是谁的影子,才能抢回一把椅子。新CEO说的“真实就是力量”,得落到实处才行。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