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拼团模式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

低价拼团模式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
2019年10月30日 00:45 盘和林

(价格下降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 下沉市场成电商平台新增长点)

盘和林

在本周四的美股市场上,拼多多凭借着暴涨12.62%,报39.38美元强劲表现,在市值方面以464.71亿美元的成绩一举反超京东(446.4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自去年7月以19美元的发行价首次登陆纳斯达克以来,拼多多完成股价翻番的成就,不过才用了1年多的时间。股价被认为是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货币投票”,因此,拼多多在美国资本市场股价暴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美国投资者对拼多多商业模式的一种“货币投票”态度,更是对于中国下沉市场所带来的的消费可持续性的一种认可。

客观来说,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在国内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作为一家在同行中口碑存在不小争议却能做到如此规模且保持着良好发展趋势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拼多多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今年618拼多多的“战绩”或许能让我们窥见些许端倪,在2019年的618上,拼多多有近7成的订单都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其杀入公众视野的低价拼团模式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说,深耕于“下沉市场”是拼多多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的秘诀,正确认识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更加客观的认识拼多多,也将会助于理解“下沉市场”这一电商平台已经发现并开始激烈争夺的互联网“下半场”。

在当前中国一二线城市消费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对消费的边际贡献逐渐减弱的背景下,作为我国人口基数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下沉市场的爆发几乎是必然。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消费者具备了消费更多更好商品的能力与意愿,网购所具有的高性价比、快速便捷特点的实现也具备了实现的渠道基础。

如今,“下沉市场”已然成为了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必争之地。在2019年的618网络购物节上,天猫适时宜的把“下沉市场”作为两大C位主角之一,京东同样也将拉新引流、开拓下沉市场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说起“下沉市场”,相信仍然有部分消费者会将其与山寨、低价与消费降级等标签划等号,诚然,在电商的早期扩张阶段中,确实有不少劣质商家试图以山寨产品鱼目混珠,电商企业也一定程度默许了这种以低价获取流量的方式,不过随着电商平台规模的扩大,更多优质商家带着正规产品与福利折扣入驻平台,平台自身监管也趋于严格,再加上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山寨产品的生存空间日渐收窄。

至于电商深入下沉市场带来的商品价格下降现象,更是与消费降级没有任何关系,即低价拼团模式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价格下降,几乎所有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预见,在未来下沉市场的争夺中,一些商品的价格也许仍保持低位甚至下降,并不奇怪,反而可能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商业趋势。

一方面,电商深入下沉市场,是实现了消费端“最后一公里”与原产地“最后一公里”的直接连接,压缩了中间环节,从而实现极致的性价比,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商品,这不仅不是消费端的消费降级,更是原材料的消费升级。互联网技术提高了商品与消费者的匹配性,减少了交易成本,这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下沉市场的全面爆发使其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们竞争的主战场,618不过只是这场激烈竞争中的冰山一角,在下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上,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家企业同样也将重心逐渐向下沉市场倾斜,正如数年前的网约车市场一般,激烈的市场竞争令多家企业不得不采取补贴等方式大打价格战,在下沉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获客成本已然不是电商们优先考虑的选项,它们即便是赔本赚吆喝也要率先抢占市场,而此举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直接在价格上获利。

也就是说,下沉市场的爆发不仅不是消费降级的体现,反而证明了我国消费升级趋势的可持续性,同时,作为互联网下半场的必争之地,布局下沉市场也是一直苦于新增长点求而不得的互联网企业们的破题之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愈发凸显,下沉市场的爆发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是有着莫大的积极意义。(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