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狠“宫斗”公司,又去IPO了

中国最狠“宫斗”公司,又去IPO了
2024年06月05日 20:43 投资家网站

一家医疗明星公司,又去IPO了。

作者 | 王思琪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一家医疗明星公司,又去IPO了。

投资家网获悉,“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舟云康)正冲刺港交所IPO。然而,方舟云康的IPO征程,命途多舛,算上2022年11月、2023年6月两次递表,方舟云康已第三次寻求港股IPO。慢病,是全球医疗极具商业前景的方向。其中,中国慢病市场增长迅猛,分析机构预计,2030年,市场总规模将超15万亿元。

方舟云康,便是较早布局慢病的平台,并服务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患者,线上拥有超4000万注册用户及21万名入驻医生。正是庞大的用户体量赋予了方舟云康“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的底蕴。可这家公司在近年发展中备受争议,不乏“诡秘”色彩。

诡秘”的点是,方舟云康对外强调坚持数智化慢病管理模式,以H2H(从医院到家庭)智慧医疗业务生态体系为核心,通过数据、AI等前沿技术,构建“慢病管理服务闭环”。但它们却严重依赖“线上卖药”,且深陷亏损泥潭不能自拔,股东更是“宫斗成瘾”。

以上种种,无疑给方舟云康的第三次IPO之旅,蒙上阴影。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慢病,是全球医疗最折磨人的顽疾。”因为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慢病蜕变成了极具商业前景的方向。慢病管理是医疗健康热门赛道,涉及患者、医生、护理人员、药师、医院、互联网平台、器械供应商等等,他们促成一个充满“钱景”的服务市场。 由此,慢病管理也是全球各类龙头、独角兽、公司切入的领域。国内,上游供应商、慢病管理服务商云集,包括鱼跃医疗、复星医药、卓道医疗、京东健康、科大讯飞、平安健康、阿里健康等都在攻城略地。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方舟云康,就是锁定慢病管理的一份子。不过,方舟云康的创业经历要分两个故事来讲。第一个故事,即流传较广的公开资料,“方舟云康2015年成立,公司由行政总裁谢方敏掌舵。”他是,“医药互联网风云人物”、“中国连锁药店十大魅力人物”。创立方舟云康之前,谢方敏在百度任职,为互联网资深人士。 按着公开资料,“谢方敏是在求学深造时,发现了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巨大空白,打造了方舟云康的运营模式与理念。”在谢方敏的带领下,“方舟云康专注慢病管理服务,逐渐为用户提供专业、合规的医疗健康咨询,让用户在更多领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美好。” 得知方舟云康成立,资本纷纷赶来,公司在2015年就收获了一笔融资。前前后后完成6轮融资,合计拿到1.83亿美元,投后估值约14亿美元。也是在此期间,方舟云康发起了向港股IPO的冲刺。2022年11月,方舟云康第一次港交所递表,当时引发媒体关注,网上出现一些“谢方敏创业类、观点类内容”。毕竟,是“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要去IPO,可很快不了了之。2023年6月,该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表,结果以“失效”告吹。 两次发起港股IPO的失利,不禁令外界对方舟云康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在无比“内卷”、强者林立的慢病管理赛道,方舟云康究竟靠什么杀出重围,它们身上藏着多少谜团?

为何说方舟云康藏着谜团?百科里,谢方敏的身份是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院长。提起方舟健客,慢病患者应该熟悉。苏展并未忘记“健客网”二股东谢方敏,他“时不时就想夺回失去的一切”、反击谢方敏。 难道,这是个“老二赶走老大,掏空公司优质资产,另起炉灶,复制老大模式上位,再谋求IPO财富爆棚的大戏?”电视剧里的情节恐怕都没有方舟云康第二个故事精彩。在于上面的内容只是第一个故事,公司透着“诡秘”。天眼查APP上,搜索方舟云康,涌现出了一批关联公司,有超20条信息。这些关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多数是谢方敏,公司成立时间范围是集中在2019年-2023年,方舟云康香港注册公司Fangzhou Inc.的成立时间是2021年,显然与网上流传的公开资料,有些出入。 唯一能对上“2015年成立”信息的公司名叫广东方展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方敏。看得出来,方舟云康是一个“新名字”。谢方敏一直想办法用“新名字”去香港上市。方舟健客最早起源要追朔到2009年成立的“健客网”。“健客网”的出现,曾被认为是“医疗界的阿里巴巴”、“互联网药品零售电商先驱”。 本着“让每个人更健康”的使命,“健客网”迅速积累了大量注册用户,立志要做到“慢病管理全覆盖”。2009年-2015年,踏着互联网红利的“健客网”意外错过VC/PE、产业资本青睐,直到2016年,它们才成功拿到一笔1亿美元A轮融资。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兴盛,“健客网”仿佛消失,取代它的是“方舟健客网上药店、健客医院、健客医生等方舟健客系APP”。 故事聊到此处,“健客网与方舟健客系APP,理论上是迭代关系,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现实是,两个平台有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复杂“诡秘”,也为第二个故事拉开序幕。百科里,“健客网”、方舟健客介绍高度相似,均秉承“让每个人更健康”的使命。不同的是,成立时间与股权关系,方舟健客的老大是谢方敏,“健客网”的老大名叫苏展。“健客网”的载体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名震一时。一方面,公司获得高特佳、火山石资本等知名VC/PE融资;另一方面,“健客网”创始人苏展制造了“轰动互联网的宫斗事件”。2019年7月,苏展带着管理人员、助理、律师和10多名保安前往“健客网”,当场罢免谢方敏一切职务。这场“宫斗”,最终以苏展让警方刑拘落幕,“健客网”就此沉寂。可这件事没有结束。2021年6月,苏展被取保。2023年7月,免予刑事处罚。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它们参与管理、投票十分侧重谢方敏的“意见”,久而久之,苏展话语权越来越弱,谢方敏成了公司内部说话有分量的人。 在投资方的建议下,“健客网”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Yunyi Inc.给未来美股IPO铺路。但在股权比例分配上,苏展极为不满,他失去了Yunyi Inc.的绝对控制权,谢方敏上位。 双方矛盾激化是在2019年的一次定期战略业务审查中,“苏展想密谋夺回优质资产”。“由马昊志的亲戚及苏展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成立、持股的一家经营实体,与Yunyi Inc.发生一系列商品交易,该经营实体兼具公司供应商及客户身份。”损害了股权利益。 苏展不服,他认为,“谢方敏拉着投资方,鸠占鹊巢,用所谓的美股IPO,踢创始人出局。”Yunyi Inc当即免除了苏展董事职务,气不过的他,上演了“轰动互联网的宫斗事件”。那么,苏展与谢方敏是怎样斗起来的?这要追朔到2011年,苏展为了扩大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的综合实力,引入了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方敏,后者在2015年又喊来了刚从拉手网离职的周峰加盟。两位互联网资深人士的背书,打开了“健客网”通往融资的大门,伴随一轮轮融资进入,“健客网”异军突起。VC/PE投资,很大程度是奔着两位互联网资深人士而来苏展进去时,谢方敏在干嘛?他手握大权,重新包装,与过去说拜拜。这就解释了方舟云康的成立以及谢方敏在2019年-2023年集中注册了一批跟方舟云康相互关联公司的缘由。 2022年11月,方舟云康第一次踏上港股IPO征途。经过多年发展,方舟云康旗下方舟健客系平台,拥有3090万名注册用户,但公司的经营能力,并没有因“换了老大”扭转乾坤。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03亿元、11.6亿元、17.59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0.9亿元、-3.04亿元,三年累计亏掉超5亿元。 具体业务上,方舟云康有三个板块:综合医疗服务、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定制化内容及营销服务。综合医疗服务是携手医生为患者提供线上诊断、开具处方;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是向患者提供药物、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等;定制化内容及营销服务是为医疗公司、医药公司提供广告营销服务。2021年,方舟云康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57.5%。也就是说,搞来搞去,赶走苏展的谢方敏还在吃平台“老本”。当年“健客网”就在琢磨“卖药”,方舟云康辗转腾挪混到2021年,仍依赖“线上卖药”。

关键,“线上卖药”赚不到钱。 有趣的是,方舟云康第一次IPO次月,被取保的苏展来了一波反击。他将谢方敏告上法庭,称其损害公司利益,受理方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边招股书业绩难看,一边苏展找麻烦。紧接着,方舟云康第一次港股IPO不了了之了,它们在2023年6月第二次递表。 而在前一个月,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公告,苏展状告谢方敏及关联公司,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各种麻烦叠加,招股书失效,方舟云康第二次港股IPO折戟。尽管,递表两年,招股书披露,公司融资所得净额为1.83亿美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融资使用了95%,账上几乎没余粮了。谢方敏这边,越挫越勇,誓要把公司带到港股IPO。2024年,方舟云康第三次递表,公司对外宣传上,融入了全球风口元素,通过数据、AI等前沿技术,构建“慢病管理服务闭环”。截至2023年底,健客平台拥有约4270万名注册用户、21万名入驻医生。 经营层面,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59亿元、22.04亿元、24.3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3.83亿元、-1.97亿元,三年累计亏近9亿元。第一次递表,方舟云康是三年亏掉超5亿元,等到了第三次递表,三年亏掉了近9亿元。几年下来,健客平台的注册用户增长超1000万名,增大了营收规模,却“增收不增利”。2023年,方舟云康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占比53.3%。方舟云康的“线上卖药”收入占比有所收缩,公司强化了慢病管理定位,大搞智慧医疗,反复提及H2H理念,要借科技驱动医疗服务,可实际它们始终无法跳脱,互联网药品零售电商的本质。加之供应链完善的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美团等互联网龙头涉猎,进一步压榨了方舟云康的“钱景”空间。数据显示,京东健康2023年营收535.3亿元,净利润41.4亿元。阿里健康2023年营收267.63亿元,净利润5.34亿元。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已占领大部分市场。方舟云康想突围,难上加难。钱难赚,现金流也压力山大。所以,港股IPO是方舟云康的“救命稻草”。“出局的苏展似乎不想给谢方敏任何翻盘机会。”2024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二审”发布开庭公告,苏展就损害公司利益问题对谢方敏及关联公司不依不饶,公司“宫斗”不新鲜,“一斗到底”很罕见。 苏展、谢方敏闹了一出“中国最狠宫斗大戏”,也给方舟云康第三次冲刺IPO蒙上阴影。账上缺钱,持续亏损,强敌环伺,“宫斗”不断,这样的公司还能成功IPO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