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没什么可怕的,三年前都扛过来了!”
在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之际,对于前几年已经历过多轮“关税大考”的中国制造企业和跨境电商来说,他们表现出的淡定正在验证一个已经被证明过多次的真理:分手,必然会催生新的合作,而挑战背后,一定意味着新机遇。
1.平邑家具企业:中东已成为新的出海目的地
这两天,位于山东平邑的番茄家居(山东)有限公司已经停止对美出口。
番茄家居主要生产高端定制家具,生产的橱柜一直出口美国。番茄家居有关负责人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前几次关税加征都没有影响到订单,关税均由客户承担,但这次加到这么高,已经阻断了双方的正常贸易。
平邑县是临沂三大木业基地之一,3月21日,平邑县召开木业产业发展暨木业出海座谈会。目前,生产高档木饰面皮的高瓴家具,木制品已经出口到印尼。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以来,为突破欧盟碳关税和美国《林产品贸易法案》壁垒,平邑县先后投入技改资金3.2亿元,推动域内80%木业企业完成设备改造升级,22家龙头企业通过FSC森林认证和CARB甲醛标准认证,产品单价提升15%至20%。
现在,中东地区已成为平邑家具企业出海新的目的地。2024年11月,沙特龙城平邑馆揭牌;近日,平邑县又在利雅得设沙特建材8号馆,使平邑木业出口实现“本土接单、海外直发”,物流成本直降30%。
番茄家居在国内一直有销售,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国外股东的加入,为这家企业出口欧洲、北美、中东创造了条件,目前番茄家居在以色列建有海外仓。
与番茄家居不同,浙江一家具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王玉两天前刚从越南平阳回来,他所在的这家浙江家具龙头企业对美出口仍然进行着。
王玉在飞往越南前,位于平阳的工厂已经准备放假,结果他落地平阳才一天,90天关税豁免期的政策下来,越南工厂随即恢复生产。
平阳距离越南经济中心胡志明市只有30公里,国内电器、家具工厂大部分在此聚集建厂。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平阳注册并运营的中国工厂超过500家,涵盖了从纺织服装、制鞋、电子产品组装等多个行业领域。
五六年前,为规避关税,浙江这家家具龙头企业在越南设厂,专门生产办公座椅出口美国。在国内市场,这家企业已经做到接近10亿元销售额。他们在罗马尼亚也建有工厂,专门生产供给欧洲的产品,现在,美国市场销量占到公司销量的一半以上。
王玉对齐鲁晚报记者说,如今,美国政策一天一变,大家都很懵,先在90天豁免期抓紧生产,把货发出去再说。
尽管浙江这家企业在越南建厂已经五六年,但很多配件还得从国内运过来,王玉说,现在平阳陆续出现一些配套产业链,但质量远远赶不上国内。从这点来看,中国制造几十年积累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替代的,让子弹飞一飞再说,看他们耐受力有多强。
2. “现在他们比我们还急”
“现在他们比我们还急。”北京时间14日晚8点,记者采访前,山东一家铸造企业负责国际运营的张令还在和美国客户开会。
这家铸造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尽管一些产品的关税已经上调,但客户还是要求发货。4月底,这家企业就要将一批零配件发往美国,并且客户要求空运,运费由客户出,因为贸易商根本承受不了无法准时向在美终端客户交货的损失。
截至目前,这家企业的客户没有一家取消订单的,都要求暂停发货,这也使得工厂积压了不少库存。现在,工厂一些料号已停止生产,但张令对此很淡定,即便供应链转移,按照双方合约,客户要把原料、库存全部买完,不存在把货砸在手里的情况。
为了开拓欧美市场,去年一年,张令总计飞行了17万公里,在美国及欧洲等12个国家开展全球业务,原本预计今年销售额至少要涨28%,因为客户原计划2025年要扩产能,投资都批了,现在这么一搞,大家都懵了。
目前,山东这家铸造企业与客户是以FOB模式而非DDP模式交易的,关税由进口商承担,但现在这个税率,进口商几乎无从下手。
张令说,早在加征10%的关税时,客户跟我们沟通,是不是可以共度难关;还在聊时,又一个10%来了,客户就没辙了,他们很清楚,像我们这样的供应商,产品成本是不包含关税的。
不过,太平洋另一端,安全库存还能让美国客户再撑一个半月到2个月,这意味着即便停止发货,还可以再观望一两个月。
现在,美国的政策几乎一天一变。张令注意到,上周五,连美国海关系统都崩溃了。她也曾问过客户,未来要断绝中国供应链吗?对方的反馈是,这是不可能的,但可能会通过第三国周转。
8年前,这家企业已经经历过一轮加征关税的考验了。“如果想换中国供应商,8年前美国客户就会有动作了,8年时间还不够他们换供应商的吗?” 张令对此很有信心。
这家位于山东县域的国内铸造业龙头企业,生产的都是定制产品,客户90%以上是世界500强企业,产品成本中设计占了80%,精密的模具工艺,设计能力,材料加工,都是行业顶尖水平,这也使得企业的可替代性非常低。
但对于汽车零配件行业来说,转口贸易并不是阳澄湖的“洗澡蟹”,下湖遛一圈就可以换马甲了。记者注意到,4月15日,越南工贸部紧急发布货物原产地检验和监督管理指令。目前,在越南生产制造的产品增值部分超过30%才可以申请原产地证明。
截至目前,这家企业的美国客户都在观望,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张令说,汽车行业里的世界500强,换一个新的供应商周期太长,两三年过去,美国的政策会不会变?这都是一个问题,目前能做的只是静观其变。
那么,把工厂转移到越南可行吗,或者把其中一个加工工序放在越南?
张令说,如果这招管用的话,8年前早干了。汽车零配件这个行业,不管越南也好,墨西哥也好,转移到工业基础差、工业门类不全的国家,连原材料供应都是问题,生产线一旦坏个配件,都要从中国进口。这个行业拥有稳定的技工很重要,在墨西哥,工人工资周结,很多工人这周领了工资,下周就不来了,这是产业转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3.亚马逊10年卖家:没什么可怕的,3年前都扛过来了!
“今天刷到一个义乌女老板的视频,她说,你给我涨关税,我给你涨价。她这说这句话时,我已经涨价了。” 亚马逊卖家李昕对齐鲁晚报记者说。
上周五,李昕已经把在亚马逊上架的美妆产品价格上调了25%。涨价后,销量并没有下降。“产品客单价在20-25美元之间,涨个一二十个点,消费者感知并不强烈。” 李昕说。
“增加关税,肯定是消费者买单。”李昕对齐鲁晚报记者说,我们的商品是针对C端的,涨价跟卖鸡蛋一样,要一点点加,涨得太猛,购物车会不见的。
这家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在亚马逊卖的货,是之前已经运抵美国的商品,因为担心后续加关税,就上调了价格,至于最后会涨多少,李昕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美国海关要收多少税,现在谁都不知道。
关税一涨,报关成本随之上涨,一条船的物流成本涨了十几万,这些成本再分摊给货主。即便这样,上个星期李昕要往北美发货时,物流公司就不开船了,说是暂停一星期。
“船东也在观望。”李昕说。她在亚马逊做了10年生意,2019年-2022年这三年,疫情加关税双重夹击,紧接着巴拉马运河堵塞,好望角又出了问题,“那才叫惨,那时候物流更贵,海运运费高得离谱,但也扛过来了,现在只有关税,没有疫情,没什么可怕的。”
在李昕看来,新入行、新出海的贸易商面对这种局面可能会紧张。
出口转内销可能会消化一小部分库存,但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欧美消费习惯和国内有很大差异,卖到欧美的商品在国内可能没有市场。他们卖到美国的指甲钳非常有设计感,一二十美金一把,卖到国内六七十一把都嫌贵。
“美国虽然只有3亿人,但他们是消费大国。” 李昕对比过亚马逊上的销售数据说。在她看来,现在这种局面可能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她能做的,就是坚持做好自己,等待机会。
4. 京东: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
尽管出口转内销困难重重,但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在行动。
记者从京东方面了解到,自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专项采购计划后,有大量企业问询,截至4月14日已有近3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目前,京东已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家居日用、箱包皮具、玩具乐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
记者注意到,京东2000亿元专项采购
“打头炮”后,华润、美团、物美、盒马、永辉等也纷纷出手,开通内销直通车。
京东方面表示,在和外贸企业接洽中,他们注意到,很多外贸企业集中遇到的问题是,对国内市场规则不熟悉,缺乏线上运营经验。他们的商品有着过硬的品质,只是没有做内销市场的经验和门路。
京东给出的方案是,一是通过京喜自营,依托京东供应链服务企业,商家只需要专注生产,京喜自营团队负责销售,包括选品、线上运营、营销、投放广告、物流配送和客服售后等所有环节。对于想自己开店的商家,今年3月,京东宣布“春晓计划”升级并推出“新商三步法”,包括0元试运营、一站式运营扶持、流量倾斜等举措,覆盖开店、发品、动销和起量等关键环节。
“乱糟糟总比一潭死水强,乱就有机会。”拥有多年海外供职经验的王玉对记者说。
耐受力比拼下,魔幻现实的一幕已经发生:4月8日起,随着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行,美国人已飞到中国代购中国制造,而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也被挤爆。北京时间4月14日凌晨4点,敦煌网应用DHgate飙升至美国苹果应用商店购物类App下载榜第一。4月16日,淘宝已经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同时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升至第二,法国市场排名第一。
(注:本文报道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