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宁晓敏
实习生丨钟嘉
出品丨鳌头财经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围绕“加快形成乳业新质生产力”“加速食品创新配料落地应用”“乳业纾困应对行业发展困局”“加强学生饮用奶推广”“助力大包奶粉等乳品出口”“推动食育法制定”“加强食品声称管理制度建设”等主题提出了多项建议。
史玉东提到,长期以来,我国乳业面临“品类多元化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和产业链韧性不足”三大顽疾,这三大顽疾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乳制品消费品类较单一、综合利用率低,配方乳粉关键功能基料“卡脖子”问题依然严重。对此,史玉东建议在以下层面加大扶持力度:
一要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乳制品深加工产业作为高耗奶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建议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通过科技赋能、转型,解决关键原料保障及安全问题,自主掌控关键心技术,实现核心原料的国产化以及产业价值增值。
二要做宽乳业新赛道。聚焦精准营养,着眼运动营养、特医食品、益生菌、蛋白加工等高潜力领域进行产业布局,不断丰富乳业矩阵和价值链条。
三要加速研发成果应用落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政策法规支撑、项目匹配、奖补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四要通过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做强液态奶基本盘。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品质、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扩大市场规模。
另外,对于如何进一步激发国内乳制品消费潜力,史玉东认为,当前我国居民的平均乳制品摄入量远未达到推荐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的不断改善,乳制品消费水平必将有所提高,市场规模和前景依然广阔。
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加大基础科研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打造新质生产力,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尤其在运动营养、特医食品、益生菌、蛋白加工等前沿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和价值链条,通过创新撬动消费者新需求。另一方面,要从需求侧加大科普宣传、政策引导,让消费者 “从不喝奶到多喝奶,从喝牛奶到吃奶酪”不断升级;同时,通过进一步推动食育立法,加强食品声称管理等法律制度建设,推动乳制品消费健康可持续发展。
蒙牛集团将坚守“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一体两翼”战略落地,通过打造新产品、提供新场景、拓展新赛道,突破行业“内卷式”竞争,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需求,以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民族奶业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