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业“十四五”规划:成就一批世界顶级企业

软件业“十四五”规划:成就一批世界顶级企业
2022年01月30日 15:16 软件网Soft6

作者:酸泥

编辑:小瑞瑞

头图来源:摄图网

软件发展是国家战略,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要求。2021年末,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我国软件行业向质量与体量全面发展。

《规划》制定了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新目标。到2025年,我国软件企业、软件产品、业务规模都将实现大幅提升,产业链达到新水平。一批骨干企业将主导市场,千亿级企业将超过15家,形成国际影响力。

软件定义”“开源正在成为新一轮的创新热潮,将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为技术变革打开空间,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凸显中国实力。

“十三五”成就,为“十四五”打好基础

《规划》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国软件行业发展取得了不凡的进步,完成了预期的规划目标。

软件业务收入实现大规模增长,年均增速较快。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为4.28万亿元,到2020年,增长至8.16万亿元,年均增长13.8%。软件业务盈利能力较强,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576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676亿元,年均增长13.1%

软件技术有新的突破,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软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精度导航、智能电网、智慧物流、小程序等应用软件在全球领先。

软件业创新能力突出,至2020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172万件,较2015年增长超5倍。技术服务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将近100个,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000万,工业APP数量突破35万个。

软件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利用等方面进展有序,有效构建了软件业的生态环境。

2020年,全国268家软件园区贡献了75%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产业集聚力不断加快。

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从业人数达到704.7万人。一批强势企业站稳脚跟,千亿企业达到10家,比2015年增加7家,其中2家跻身全球十强企业。

十三五期间的成就,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软件发展可以从高而发,向国际化的更高目标迈进。

直面技术短板,迎接全球化挑战

《规划》在肯定过去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在国内国际大环境下,我国软件业与世界领先的软件业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补充短板,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我国基础技术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国内软件产品大多处于中低端,没有形成足够高的价值。产品供求链条不够稳固,存在一定的断接风险。

企业发展相对落后。在国际环境中,我国大多数软件企业体量偏小,实力散弱,竞争力不够强大。

企业软件化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没有产生真正的软件驱动作用。业界对软件的重视度不高,大多数企业对软件的应用仅限于配置使用,重硬轻软现象比较普遍,软件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数字化变革,是当前全世界、全人类正在进行的一场生产力大突围,传统产业正在迈进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新阶段。软件在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软件能够为产业赋能、赋值、赋智,是信息与产业融合的纽带。数字化变革的大环境,为我国软件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而直面短板,解决痛点,则是现实中面临的挑战。

发展目标:登上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规划》对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格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朝向四个目标:一、软件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二、产业链达到新水平;三、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四、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展目标,正是软件产业链的构建方向。产业链的构建,从基础软件、开发框架出发,提高应用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的供给能力,在船舶、电子、机械等制造业上带动数字化转型,在金融、建筑等重点行业形成优势。构建产业链的主体,是软件企业,要加大企业的培育力度,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空间。

软件业要完成行业标准与制度规范的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制定软件行业125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创建一批国家特色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发挥人才效应,营造软件生态氛围。

2025年,我国将培育超过10个优质开源项目,建成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建成20家高水平的中国软件名园,工业APP突破100万个。

软件企业将得到充分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级企业将超过100家,千亿级企业在当前10家的基础上,争取超过15家。继续释放业务增长潜力,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到2025年将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软件业走向世界市场的主力。我国软件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质与量的飞跃。成就一批千亿级、世界顶级企业,意味着我国软件业将占据世界的领先地位。

主要任务:加深软件向工业制造的融合以发展目标为导向,《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软件行业将要开展的五大任务:一、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二、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三、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五、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

由于我国软件开发较晚,在基础软件及核心技术层面,西方国家占得先机,占据领先地位。在软件产业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次上,我国属于后来居上,在应用层有大量的投入,甚至优于西方。而基础层、技术层上的不足,则会牵制软件业的进一步发展,极易受到国外力量的制约。

在基础软件上聚力攻关,构筑属于自己的软件基础,进而在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力,向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很长长期的重点任务。

软件与生产线相结合而形成的实力,是国家追求的真正实力,也是国家战略的意义所在。

聚力攻坚基础软件:软件产业链的提升,需要基础软件的支撑,在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撑软件、仿真系统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方面攻克技术难点,筑就我国自主产权的软件业根基。

重点突破工业软件:工业软件是信息化融入工业制造的关键,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让软件深入工业生产的流程,在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船舶、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强试验和应用,形成系统化的服务能力。

应用软件攻关:加快应用软件在金融、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创新,软件由应用型向智能型转化,围绕北斗卫星、5G基站、大数据中心,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软件,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软件协同。

新兴平台软件:加快培育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加快6G、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推出具有标志性的产品。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信息技术服务在我国软件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场景化正在引领市场,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较高,也是软件业发展水平的体现。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软件领域理论研究,让国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全行业制定统一的软件技术标准,让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环节有章可循,建立测评的依据。

大力支持软件定义”:从政策、产业、研究、应用等环节加大对软件定义的支持,构建软件定义的技术体系,快速应用到电子消费、高端装备、智慧城市、智能汽车等重要领域,形成软件驱动产业的运营模式。

营造协同创新的开源社区开源正在成为软件创新之源,开源社区正在汇集创业企业、软件开发者投入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优秀的开源社区,加强社区管理,提升开源治理能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推动我国软件业的超越。

软件定义成为新一轮产业热点 

软件定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是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量。软件定义产品变革了产品的价值模式,使产品功能得到扩展。由此催生了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兴起了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

产品软件化赋予了企业新的动能,促使航空航天、汽车、重大装备、钢铁、石化等行业企业加快软件化转型,软件能力将成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软件化不是为产品配置各种各样的软件,而是让软件主导产品的性能和应用。软件化赋予产品新的灵活性,成为生产方式升级、生产关系变革、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开源将成为软件创新的主导模式

开源让软件发展进入新生态。开源模式代表了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在开源环境下,软件加速迭代升级,促进产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完善。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使用开源软件,开源模式正在成为全球软件领域的主导模式。

我国的开源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各类开源社区做得风生水起,正在引领新一代软件技术创新体系。不同特色的开源社区汇集了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方面的创新力量,开源软件正在成为软件创新的源泉。

开源社区是开放性的社区,而社区的建设需要从制度、资金、文化、管理等层面入手,保证社区在安全、有序且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健康发展。开源社区重要的是吸引开源人才,要形成国际化的交流合作,要促进国内企业在全球开源环境中发挥影响力。

开源让产业竞争进入新的程式,软件创新开始加速。十四五规划要求,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培育超过10个优质开源项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