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国丨“我能圈整个地图吗?”

深耕中国丨“我能圈整个地图吗?”
2025年03月26日 14:33 北青网

“信中国,赢未来。”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京举行,出席论坛的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接受总台采访时说,中国是奔驰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外资企业可以信中国,赢未来。

此次年会,备受关注。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我国举行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会议,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业正式代表出席,包括苹果公司CEO库克、西门子股份公司CEO博乐仁、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等人。

在本次发展高层论坛上,很多跨国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投资。比如,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表示,愿继续立足中国市场,扩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布局。

投资中国,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我能圈整个地图吗?”

有一个生动细节,当总台央视记者拿出中国地图,请跨国CEO们圈出要在哪些地方扩大业务、追加投资时,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笑称,“对我们来说,机遇存在于中国所有城市。”

在本次发展高层论坛上,参会的不少跨国企业负责人在地图上圈画出他们扩大业务和追加投资的地方,“都快把地图圈满了”。

投资中国,下一步有哪些计划?有的跨国企业负责人表示,要在四川建一个有机农场,未来几个月内就会破土动工;有的表示,在无锡、苏州太仓、重庆等很多地区,都拓展新业务;还有的表示,“厦门、温州、宝鸡,我们投资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做研发和生产的地方”……

遍地是热土,处处有机遇。无论选择东部沿海,还是选择中西部地区,跨国企业都认为中国是投资热土。无论投资设厂还是做研发做首发,跨国企业负责人都认为:下一站,仍是中国。

AI赋能,“不一样的中国”

此次年会亮点纷呈,人工智能是论坛上最受热议的话题之一。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为AI的普及和应用贡献了巨大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AI。同时,AI技术为中国企业撬动了“产业升级+国际化机会”的双重红利,随着“AI+”的广泛应用,将释放更多商业机会。

比如,AI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家政等行业,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自动化、实时化、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不少跨国企业带来了商机。

一家跨国企业负责人表示,计划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产品中,期待与中国企业共享科技驱动的未来。

目前,中国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创新成果加速涌现,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是与会嘉宾的共识。同时,他们认为,下一个中国将是“不一样的中国”,不一样体现在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更多富有创新动能的新机遇。

有信心,才会信中国

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做多中国,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是因为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

有信心,才会信中国。跨国企业的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中国的确定性。

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锚”。

举个例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经济增长5%左右等,这些目标稳健务实,既考虑了稳就业、惠民生、防风险等需要,也考虑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动力、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的效力。

谈到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出席年会的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并表示,“国际社会一直把中国视为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力量,这将吸引大量投资。”

确定性还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

“真诚地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

中国发展,世界机遇。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中方人士在论坛上的这番表态,引发跨国企业负责人好评。

这些开放举措,是《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的一部分。行动方案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旨在引资稳资。

相关部门明确强调,确保“稳外资20条”落地见效,这将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更释放出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在此次论坛上,还有更多的政策信号释放出来。比如,中方人士表示,“当前中国消费规模很大,但消费在国民经济和总需求中的比例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扩大消费的潜力巨大。”

接下来,中国还将推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创业,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机遇,世界共享。

此外,财政政策将支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在政策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我们真诚地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深耕中国投资的沃土,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拥抱中国,就是拥抱机遇;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

监制|李浙 盛玉红 制片人|柴婧 梁馨文 撰稿|王石川 总台记者|刘颖 刘柏煊 张歆 田薇 石陌 黄政龙 荆雪飞 孔禄渊 黄思源 视频编辑|朱珈逸 王宝珠 梁佳惠 微信编辑|马玮璐  

(央视新闻客户端)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