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恋社交APP,00后“付费加班”

在婚恋社交APP,00后“付费加班”
2024年05月23日 08:50 创业最前线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冯羽编辑 | 蛋总美编 | 李雨霏审核 | 颂文

相比热衷搞钱,交友恋爱似乎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了。

他们开始在各种社交平台寻找“搭子”,吃饭、探店、旅游......年轻人的社交姿态止于相同爱好的萍水之交,而对深入交往避而不及。

交友恋爱APP们也变得功利起来。“不氪金,在交友平台上几乎是寸步难行。”一位交友平台深度用户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

而仍在婚恋社交APP上交友寻爱的年轻人中,高学历人群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客单价高,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入局,例如青藤之恋。

这家主打高学历交友的社交APP成立于2018年,火于2022年,恰好赶上了陌生人社交的黄金阶段——大量用户开始热衷于线上交友,青藤之恋则吸引了一批有明确需求的年轻人,旨在帮助单身男女解决婚恋问题。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但如今几年过去,当00后成为婚恋市场的主力,婚恋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整个社会的恋爱浓度都被稀释了。比起略带玄学色彩的情感追求,搞钱、事业似乎更加靠谱。

当婚恋不再成为刚需,在青藤之恋交朋友的“学霸”们都到哪儿去了?

1、跟“学霸”谈恋爱

“青藤之恋”小程序最早诞生在2018年,次年APP上线,彼时正是Z世代社交软件开始井喷的阶段。

初代陌生人社交网红APP陌陌已经打下部分江山,视频以及直播形式的引入更让社交场景充满了想象力,大批社交APP开始“按图索骥”——除了主打高学历社交的青藤之恋,soul瞄准后来的元宇宙风口,“橙”主打女性友好,“二狗”则是专为互联网大厂员工量身打造的交友平台。

图 / 部分社交APP

这些社交软件通常扮演着中介的角色,以信息差为纽带,将进入线上“爱情试炼场”的用户根据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匹配,相互喜欢的用户可以进行深度沟通,甚至走向线下交往,社交APP的作用就是将爱变成一门“可视化生意”。

在这门生意的背后,是一个规模逐步扩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婚恋交友市场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3亿,市场规模也达到了60亿元,预计2023年这一数据将有进一步提升。

目前,婚恋社交APP成为不少年轻人寻找伴侣的重要途径,尤其是90后和00后。

以青藤之恋和二狗为例,其整体设计比较符合年轻人审美,页面设计简洁,首页一般都是推荐嘉宾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点击红心和叉号表达喜欢和不喜欢,上下或左右滑动可更换沟通对象。

除了一对一点击喜欢外,青藤之恋底部还设有“村口”栏目(二狗的则是“星球”),类似微信朋友圈,可以发布个人生活日常和情感观点,以吸引更多流量曝光。

图 / “青藤之恋”主界面

值得注意的是,青藤之恋最早打出的标签是“高学历优质青年交友”,高学历是其重要标签。因此,在青藤之恋用户向其他人表达喜欢前,需要认证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学历信息。

但在注册过程中,「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发现,在学历条件中,平台默认了中专及以上学历为高学历,而多位平台用户都表示经常会在平台刷到大专生。

图 / “青藤之恋”推荐偏好

在双重认证之后,“勇闯”青藤之恋还有第二道槛。

“不充值在青藤之恋基本没办法使用太多功能。”一位平台资深用户告诉「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

目前,青藤之恋有三种会员充值模式,连续包月198元,连续包季318元,连续包年488元,平台重点标明了不同模式平均下来每天的消费金额,连续包年价格相当于打了2折,每天仅需1.3元。

图 / “青藤之恋”会员价格

在开通青藤会员后,用户可以获得8个特权:查看谁喜欢我、查看访客、隐私保护、高级筛选(按年龄、身高、学历条件推荐)、每天推荐嘉宾+5(嘉宾推荐人数增加至15名)、小纸条每天1次(私信对方)、回看(历史3天嘉宾)、优先推荐(优先将用户推荐给活跃的人)。

但平台的会员功能也被不少用户吐槽“鸡肋”。

“没开会员前,每天还有15-30个访客。这让非会员觉得自己比较受欢迎,开了会员,解锁了就可以马上脱单。但开通会员后,不仅访客数量会减少,很多时候还会发现平台推荐的都是不合适的对象。”平台用户刘鑫表示。

在她看来,即便充了会员,想要能够顺畅聊天也比较困难。”一天只有一次免费发小纸条私信的机会,再多就要继续充钱买币。如果你主动发起聊天,对方没点‘喜欢你’,那他只能回你一句。你要想再回一句,要么对方点喜欢你,要么你充钱买币,一句话算一份钱。”她补充道。

“交朋友,先充值”,在青藤之恋似乎是一条被默认的潜规则。

2、“黑箱”与二次充值

不止青藤之恋,交友婚恋似乎一直是一门暴利生意。

从本地线下社群、到早期的传统婚恋平台再到泛交友的相亲APP,无一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利。

但在传统婚恋交友模式下,产品本身频次低、服务人力成本高、获客成本高,也导致一些平台虚假宣传或是提供虚假会员信息,甚至利用“小黑屋”一对一洗脑诱导客户消费。

“之前在传统婚恋网站咨询过,先通过虚假信息电销吸引用户到店,然后通过和红娘——实际上是销售,进行2-3小时的深度谈话,销售会对潜在用户进行‘洗脑’最终进行逼单。”一位体验过线下相亲网站服务的用户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最后我去卫生间红娘都跟着,大有‘不掏钱就不让走’的架势。”

虽然没有传统相亲平台那么粗暴,但线上交友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黑箱操作”。

婚恋交友非标准化程度高,对于最终能否牵手影响因素太多,例如平台匹配不到目标对象,或是用户要求太高,最后都能成为没能配对成功的“借口”。

对平台来说,内部推荐的机制、平台用户数据都属于“不能说的秘密”,用户只能通过“氪金”来实现所谓更加高效的匹配。但因为缺乏量化指标,也经常会导致平台服务和用户期望之间出现巨大落差。

但即便如此,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为了获得更多所谓的“配偶权”,仍然有用户愿意为寻找爱情“氪金”。

在青藤之恋,除了会员收费之外,对于超出会员之外的权益,用户可以额外购买青藤币,1000个币售价108元,3000个币售价268元,6000个币售价448元。

单看青藤币单价似乎不算太高,但对比平台内的项目价格就会感觉到“钱不够用”。

在青藤之恋,查看对方身份卡,解锁谁喜欢我、访客以及历史回看需要100币/次,发送小纸条直接私信对方100币/次,获得更多嘉宾推荐则是60币/次,解锁匿名嘉宾30币/次。简单计算可知,108元人民币只能换取10次和心动对象发私信的机会,价格不可谓不高。

如果想要解锁更多推荐嘉宾,只有通过青藤之恋的“精选”功能。而“精选”功能则需要在会员费之外另行单独收费,收费标准为10位/40元、30位/98元和50位/148元。

图 / 解锁精选嘉宾

如果未进行“精选”付费,用户只可以预览10位“精选”嘉宾照片。其中,仅前4位嘉宾可以查看主页。“要想获得更多优质嘉宾,用户也不得不持续付费。”一位青藤之恋用户表示。

除了持续复购之外,青藤之恋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所有社交软件最终都指向可见性,而高学历、高单价的会员服务则必然走向线下的一对一服务,但这又回到了传统婚恋网站的重运营模式。

较高的线下转化率可能会导致平台用户流失,但高学历人群只停留在线上交友仍旧是不现实的,这也是主打高学历社交APP产品的矛盾之处。

3、告别“恋爱脑”

事实上,陌生人社交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

公开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已经有超过6000个线上社交APP,几乎可以满足各种小众需求,加之单一平台用户数量有限,对于交友“广撒网”的00后们来说,自然不会只停留在一个社交平台上。

事实上,大批线上社交的诞生与疫情时间基本重合,大家回归现实生活也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线上交友的浓度和强度。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一方面,带有强烈婚恋需求的用户如果在付费后依然屡屡受挫,往往会明显降低账号活跃度甚至卸载APP,最终导致用户流失。

另一方面,即便抱着泛交友的目的,过载的线上交往同样是一种社交压力。“对于年轻女性用户来说,应付社交APP上的一些无聊直男相当于‘付费加班’。”一位00后女性用户吐槽道。

头部平台甚至已经出现数据增长放缓的现象。

挚文集团(陌陌母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陌陌的付费用户数为740万,较上年同期减少40万人;探探付费用户数为120万,较2022年减少50万人。

而陌陌和探探早已不是当初单一的交友平台,直播业务已经占到挚文集团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挚文集团也很早就开始布局影视业务,以摆脱对单一交友业务的依赖。

头部平台尚且未雨绸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当代年轻人“谈恋爱不如搞钱”的恋爱观,交友平台更需要尽快找到新出路。

对号称帮助高学历青年相亲交友的青藤之恋来说更是如此。

客观来看,高学历人群的业余时间往往会较少,并没有太多时间用于线上交友或“钓鱼”,比起需要一点运气才能获得的爱情体验,搞钱、搞事业或许是现阶段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未来,随着社会婚恋观念的发展、AI技术在算法推荐或匹配上的加持,各大婚恋交友APP将会如何创新,让交友变得更高效、更人性化,获得更多年轻人的信任?「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