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上的关键零件,被美国企业垄断30年,中国公司成功实现自研

核电站上的关键零件,被美国企业垄断30年,中国公司成功实现自研
2021年02月12日 21:10 硬核科技社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不仅在半导体芯片上被海外垄断,在不少高端设备的制造以及工业基础零部件的制造上,同样长期处于被垄断的局面。

例如密封件。据公开资料显示,密封件属于基础零部件,虽然不起眼,但却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核电、航天等重要领域。

密封件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对于相关设备或产品而言相当重要。如果密封件质量不佳或者出现损坏,很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酿成惨剧。

例如当年的美国“挑战者”号,就是因为密封垫圈失效,导致这架价值12亿美元的飞机发生爆炸。

还有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旗下的两座核电站,因为核反应堆采用了三菱的劣质密封圈,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无论是飞机失事还是核电站出现泄漏,后果都非常严重。因此,密封件的质量要求相当高,而早些年间能够实现高质量量产密封件的,几乎只有美国企业。

例如高端静密封领域的C形密封环,属于核电站的关键零件。在这个零件的制造上,中国被美国企业垄断了30年之久。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全球C形密封环市场,都被美国企业长期垄断。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企业还曾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抬高产品价格。有数据显示,相关企业几乎每年都会将C形密封环的价格提升15%左右。

到后期,几乎一个密封环,就能卖到300多万元的天价。这令中国核电领域压力陡增,好在有一家中国企业,一直没有放弃自研密封环。

这家企业正是宁波天生公司。在研发初期,天生公司就秉持着打破美国垄断的信念,入局中国一片空白的C形密封环制造领域。

前前后后用了长达5年的时间,天生公司终于研发出国产C形密封环。

再次来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后,天生公司凭借不输美企的产品质量和便宜太多的价格,彻底灭了美企的嚣张气焰。

据悉,美企密封环的价格高达300多万,但国产密封环只需要30多万。得益于国产C形密封环的上市,中国核电产业在密封环的购入上堪称省了一笔巨款。

时至今日,在天生公司的引领下,中国核电产业的C形密封环已经成功国产化,美国企业再也不能坐地起价。

文/谛林 审核/羽西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