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采购,上一呼百应
更齐全的工业品
尽在一呼百应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全球初露端倪。
这是一场基于智能化的产业革命,以巨大的需求规模做支撑,足够多样化的产业网络节点为基础,生产设施在社会中网状分布,产能被多个商业主体共享,从而既能大规模生产、又能按需定制。最终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用新型互联网技术连接的、辐射全球的新产业网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社会形成智能化生产、个性化消费的新范式。
过去20年的发展,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络,基本完成了消费端的数据化迁移。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积累了庞大的数字技术适用人群,有用新的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改造的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系统。把这个系统与中国多样化的产业结构相结合,使新的智能化技术由消费端向产业端迁移,完成对供给端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将有助于推动产业范式的变迁完成。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子集,车间端的产业互联,则是产业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而不是起点。无论哪一种想法,最后都是要新的互联网技术,对产业进行全面的改造,打通从原材料到用户服务的全价值链,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产业活动的有效连接;这样的连接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网络协同,并实现决策上的数据智能。
因此,不仅仅是面对消费者的一端,也不仅仅是对企业的服务,更基础的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在线化,也包括线下实体业务环节(制造加工、用户服务)的数字化,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据传递、活动协调与价值分配。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必然重构现有的产业链、创造新的产业逻辑。
至于哪一种道路更有可能实现,业界有很多的讨论甚至争论,也有很多不同的实践探索。在我们看来,中国市场需求规模大、差异化明显,上面无论哪种路径,都能找到试验和应用的环境土壤。与其执拗于不同路径之争,莫如把问题交给市场,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走出适合自己的升级之路。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谁要是不触网,谁以后麻烦就大了。以前是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而现在企业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生存和发展。网络的优越性在于它成本增加得比客户数量要慢,而收益增加的比客户数量要快,而且还快好多。
在传统的行业里,我们看到的都是收益递减,而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企业中,市场上可以呈现出非常难得的收益递增现象,这对于企业和经济来说,都是渴求的一种效益,即随着企业规模经营的增加,收益不是递减的,而是递增的。
过去二十年,我们的企业家能将中国的消费互联网规模做到全球第一,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他们也能通过创新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走出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产业创新之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