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民商智惠董事长梁笛:银行场景建设如何拨云见日

专访民商智惠董事长梁笛:银行场景建设如何拨云见日
2020年10月13日 11:22 中国电子银行网

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中国银联重庆分公司协办的“2020中国数字金融生态论坛”在重庆举行。

论坛期间,中国电子银行网对民商智惠董事长梁笛进行了专访,梁笛董事长谈及经营场景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杠杆作用,并为银行公私联动开发零售场景,以及中小银行如何进行场景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民商智惠董事长梁笛接受采访

从积分到场景,彰显零售业务变革路径

谈到银行场景经营变革这一话题,梁笛首先从民商智惠自身的经营转型说起。

民商智惠定位为电子银行渠道精准服务商,开业之初主营银行电商,具体内容是信用卡积分兑换,近些年来,这条经营路线不断变迁,目前已进化到为银行实现各种场景的构建与接入,而实现这一转型路径的背景是全社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不断丰富、相互融合。

具体来讲,现在的零售消费场景大致可分为三类:以话费充值为代表的纯虚拟场景;以各种餐饮兑换券为代表的实物交易O2O场景;以及出行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服务类场景。总的来说,目前消费市场还在不断升级。乐观地看,由于互联网行业内各类消费场景仍存壁垒:专注外卖的平台不擅OTA旅游业务,专注旅游的平台不擅在线教育业务……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主流中介,却有将各种消费场景统筹经营的潜在能力,因此银行对场景的经营依然大有可为。

从企业到员工,公私联动新模式越发清晰

近些年来,银行业“零售为王”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场景也正是传统零售业务转型的首要切入点。在各家银行均开始侧重零售业务,并逐渐对标“顶梁柱”对公业务的背景下,梁笛对银行提出了公私联动、经营场景的建议。

梁笛认为,对公授信客户是被很多银行长期忽略的“另类”零售场景,尽管对公业务面向的是企业,但企业员工是真正的零售客群。对公授信客户也具有两个巨大的优势:其一是财务制度最健全,其二是财务状况比较好。因此,这些企业有意愿,也有能力给员工提供各种关怀福利,提高员工忠诚度。

这时候银行应该考虑的是:“怎样通过对公渠道让企业员工变成零售客户?”

为此,民商智惠提出帮助银行搭建“企业关怀内购”平台,通过银行app、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建立面向授信企业员工的电商快速通道。首先企业可以把福利内购经费放在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里,其次银行可以把享受福利的企业员工留在银行的线上渠道中。对于银行的大零售战略来讲,这个方案同时具备两个优势:

一是低成本提高用户活跃度:一些刚性消费,如购物、看电影、吃饭等,优质的目标客户通过企业的福利额度,在电子银行渠道进行消费;

二是向用户进一步精准推荐产品:因为企业员工身份是确定的,因此,在贷款额度审核,精准提供产品等方面是很有意义的。另外,企业员工的商品内购、住房按揭、信用卡服务等都可以通过该渠道进行。

从自建到合作 中小银行做场景如何扬长避短

梳理银行业内场景建设模式,主要有自建场景和合作拓展场景两种。两相对比,自建模式掌控力强,但成本巨大、竞争激烈;而合作拓展场景模式门槛低、成本低。目前很多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采用合作拓展场景模式。

在梁笛看来,中小金融机构做场景最大的问题是科技投入高、建设周期长、试错空间小、供应链维护难度大,出于扬长避短的考量,引入外部技术资源、合作拓展场景不失为中小银行更经济、更有利的发展模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