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噱头的“华而不实”?魅族AR该如何匹配高价标签

只有噱头的“华而不实”?魅族AR该如何匹配高价标签
2024年03月24日 20:57 新浪XR

在魅族新品发布会现场,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放出话:“没有手机公司赋能的AR厂商,都将看不到未来”。可有手机打底的魅族AR如今又如何了呢?

01.高调的开头,“泯然众人”的过程

在去年年末,魅族高调“宣战”传统AR市场,这让本就经历过Vision Pro、Quest 3发布等众多大热热点的2023年又加了一把“新火”。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魅族气势汹汹闯入AR市场,这火烧的也是相当的“大架势”。彼时许多媒体称,魅族这是要行业卷起来了。

可时至今日,魅族AR并没有逃脱传统AR眼镜厂商的宿命,仍然局限于XR市场中的一隅。

由于手机和汽车的品牌积累,魅族AR的两款产品:MYVU和MYYU探索版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毕竟放话出来要和传统AR市场打擂台的魅族,怎么也得拿出来点真东西来让人服众。

仅重43g,号称全球最轻的智能眼镜,业内首款量产光波导树脂镜片,透光率达 90%,首款获得 QQ 臻品认证音质的 AR 眼镜,续航长达8小时,Flyme AI大模型......似乎MYVU真的打开了AR的新赛道?

其实并没有。MYVU这款最轻的AR眼镜,仍然没有突破现有AR产品的困局,内容少,使用场景鸡肋,没有可以长时间应用的余地,尽管有多模态交互(其中包括指环、语音交互等)了,但这也并不新鲜,在此之前早有多家AR眼镜厂商尝试了多种交互形式,并没有嫌弃多大的水花,这样看来,魅族AR眼镜在入手后吃灰的概率算是“偏高”的。而事实上魅族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前段时间举办的特别活动中,MYVU也仅仅只是做了简单的升级和配色。

但对于用户来说,升级和其他配色并没有让产品体验变得如预期那样好。近视镜片昂贵,被讽“品牌溢价离谱”,;说是有助于听障人士使用,实际有用户反馈表示存在彩虹纹,光栅,镜片反射严重情况——在最有可能发展的骑行和徒步场景,魅族AR眼镜的显示问题成为了一大“绊脚石”。

而且不论其他,魅族AR眼镜明显的显示区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约等于隐私外露,故而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束手束脚了。

消费者不买账,产品在生活中用不上,那它就只能是个“花架子”——而且这个眼镜,标价2499元,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个便宜的,可以随便买科技玩具来玩的价格。

而另一款旗舰产品 MYVU Discovery则更是让人“一眼震惊”。毕竟售价9999元的AR眼镜,着实少见。

既然敢标这么高的价格,那魅族难道是有什么不同于其他AR厂商的独特新颖之处吗?也没有。

与其说是有所创新,不如说是在老的AR产品概念上增添了点新东西。

MYVU Discovery 智能眼镜搭载了全球量产最小的Micro LED全彩光引擎,力求达到足够轻,Flyme AR,Flyme Link,AI大模型.....9999元的售价,让这款并没有离同类产品太远的AR眼镜,变成了“束之高阁”的概念产品。

我们相信,魅族在AR眼镜上确实花了不少心血,但AR眼镜不是手机,更不是汽车,不是“轻量化”“堆料”就能改变现在行业内的窘状的——自然,此前行业内所担忧的“市场大战”也并没有如预期般发展起来。从目前所做的各项举动来看,魅族AR似乎想复刻以往的做法,尽可能地把旗下产品串联在一起,但说到底,现在又有多少人会在开车时使用AR眼镜呢?

外观的“极度”轻量,并不能掩盖其内在功能的不足,而没有实际功能性的AR眼镜,就正如部分媒体所称的那样,只是个“架在鼻子上的扬声器”罢了。

而始终没有在场景和新技术方面上有所突破的魅族AR眼镜,似乎也只是仅仅豪壮地喊出了一句口号,随后就投入到茫茫AR市场的历练当中了。

02.AR眼镜如何破局,才能摆脱现有“沉寂”的命运

魅族AR像所有AR厂商一样,兴致勃勃地“高举旗帜”冲入市场,随即逐渐成为市场的“一滴水”。而其他在行业中历时已久AR品牌,则是继续埋头“耕种”产品。他们清楚,只有打造出一款真正能够被消费者“看到”的产品,那么才有后续的种种发展。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么一切免谈。

魅族在进入AR市场后遇挫,没有立刻放弃或转移焦点,但也没有让人放心到哪里去。今年2月18日,魅族官方突发公告表示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的项目,全面All in AI,在这种战略决策下,没有什么市场反馈的魅族AR又将能坚持多久呢?

魅族AR产品虽然有着漂亮轻便的外观和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性能和内容生态方面的不足使得其高价显得“华而不实”。而内容的生态在短时期内又无法改变,在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魅族AR遭遇滑铁卢概率并不算小。

而基于这种不知道明天“命运”几何的心态影响,用户们又是否能够真的相信消费之后的消费体验保障?AR产品突然消失的产品太多,被放弃的项目也太多,魅族AR在AI大模型的压力下,会成为下一个吗?

AR眼镜不是必需品,它更像是一个有趣的新概念产品——一般粘上“新概念”三个字的,命运的最后都是沦为“吃灰的漂亮玩具”,而对于厂商们来说,想要摆脱这个命运,就只能找找“新路子”,而不是一直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停地做加法。

在增强现实(AR)这片广阔的蓝海之中,尽管众多厂商纷纷试水,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头品牌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突破现有的困境。我们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领头品牌突破现有的行业困境,从用户体验、内容生态、应用场景以及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破局,为AR产业带来全新的变革,而不仅仅是一个“未经尝试”的口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