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及先火背后,2025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率领先全球

未普及先火背后,2025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率领先全球
2025年03月05日 11:14 XR控

智能眼镜如火如荼的态势正在席卷全球,而中国尤为明显。根据国际知名数据机构IDC于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十大洞察报告》,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大增达107%。

IDC指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眼镜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时尚配件,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集娱乐、社交、工作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工具。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智能眼镜的价格也将变得更加亲民,进一步促进市场普及。

在未来几年中,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将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和社交领域,更多的行业应用如医疗、教育、安防、工业等领域的智能眼镜产品也将逐步问世。这些创新应用将使得智能眼镜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并成为未来科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IDC的分析还特别提到,虽然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品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智能眼镜厂商需要注重产品创新、AI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同时,智能眼镜的内容生态建设也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应用来吸引用户,将成为厂商决胜市场的关键。

尽管智能眼镜产品尚未广泛普及,但全球智能眼镜赛道的竞争却是暗流涌动。在国内市场,不论是行业巨头还是初创企业,均在加速布局智能眼镜领域,以期抢占先机。

去年临近年底,百度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据了解,小度AI眼镜的重量仅为45克,采用紧凑且轻便设计,适合长时间佩戴。

在视觉方面,小度AI眼镜配备了16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能够为用户提供第一视角的拍摄功能。此外,该眼镜还支持AI防抖算法,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抖动带来的影响,保障画面的稳定性。除了基本的拍摄和语音功能外,小度AI眼镜得益于AI技术加持,可以化身“私人导游”,以及实现多种实用功能。该产品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另外,作为大厂的星纪魅族也在持续加码AR智能眼镜领域。2023年11月,星纪魅族集团推出了两款AR智能眼镜发布,其中MYVU探索版是当时全球量产最轻的双目全彩AR眼镜,整体重量仅为71克;MYVU是当时全球量产最轻的AR智能眼镜,重量只有43克。2024年年9月,星纪魅族再次带来了全新AR智能眼镜产品。

2024年上半年,华为继续加码智能眼镜领域,推出了华为智能眼镜2春夏全新款式——方框太阳镜。据了解,该产品搭载了华为HarmonyOS 4操作系统,并接入华为盘古AI大模型,用户可通过敲击镜腿唤醒小艺,实现全天候智慧体验,支持智能播报天气、航班、日程、打车等信息。

还有一些新锐企业进入智能眼镜领域。例如,2024年12月,闪极科技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AI眼镜——闪极AI“拍拍镜”A1;蜂巢科技旗下AI智能眼镜品牌界环、AR眼镜厂商VITUR、AR眼镜厂商INAIR等等。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不仅是大厂快速布局AI/AR眼镜,即便是创业企业也在跑步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还有一些蛰伏的大厂,在等待合适时机进入智能眼镜赛道。不久前,消息显示,字节跳动正在研发的某款AI眼镜正在考虑采用恒玄2800+研极微ISP芯片方案。

尽管这一方案目前尚未确定为最终方案,但它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恒玄2800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在性能上表现出色。然而,为了满足AI智能眼镜的拍摄功能需求,还需要外挂一块ISP芯片。ISP芯片是专门设计用于图像信号处理的芯片,它在决定主打拍摄类的AI智能眼镜成像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高通AR1芯片相比,恒玄2800芯片外挂ISP芯片的方案具有高性价比和低功耗长续航的特点。据某研发团队表示,通过调校ISP芯片,可以达到接近于高通AR1芯片实现的拍摄效果。更重要的是,该方案的成本远低于高通AR1芯片方案,仅为后者的几分之一。这意味着整体AI智能眼镜的BOM成本可以控制在千元以内,产品零售价也有望做到1500元以内。

事实上,市面传出字节跳动加码AI眼镜的消息的由来已久。去年9月消息,字节跳动成功完成了对开放式耳机品牌 Oladance(主体公司:深圳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当时行业普遍认为后续字节跳动有望推出AI智能眼镜。

除了字节跳动外,小米或许也要布局智能眼镜赛道。去年临近年底,市面就有消息称小米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代AI眼镜的发布,并已与歌尔达成合作,预计该产品将于2025年4月的米粉节期间面世。小米创始人雷军对这款产品的出货量寄予厚望,预期销量将超过三十万台。

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AI眼镜将全面对标Meta Ray-ban,不仅搭载先进的AI功能,还集成了音频耳机模块和摄像头模块,并计划以小米自有品牌的形式推出。

而最新市面消息显示,小米AI眼镜或会采用“电致变色”技术,有业内人士披露的信息,或是暗示出小米AI眼镜将会与小米汽车采用相同或接近的色系。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有市面消息显示,小米AI眼镜的发布或定在今年5月,次月正式开售。尽管市场信息关于小米AI眼镜发布时间众说纷纭,但猜测发布时间节点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市场或许可以看到小米AI眼镜的真面目。

事实上,小米早已试水AI眼镜。例如,小米此前就曾推出MIJIA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并且其以不到500元极低的首发价现货开卖,让不少消费者有了“尝鲜”的打算;2022年,小米还推出了MIJIA眼镜相机;小米还曾在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无线AR眼镜探索版等。

眼下,未来新一代小米AI眼镜或正如市面预测那样,将对标Meta旗下AI眼镜。众所周知,向来小米产品以高性价比著称,未来该产品一旦落地,面向市面销售,或将普惠国内消费者,为市面带来物美价廉的AI眼镜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24年,尤其在下半年开始,B端市场展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一方面与AI发展、风口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眼镜形态产品被普遍认为是AI的最佳载体之一。

目前而言,AI风口在国内似乎仍然高热度。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某一人工智能企业的爆火,再度将国内AI热潮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样的背景环境也为智能眼镜,尤其AI眼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可以清楚看到的是,当前在国内,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企业都在加码智能眼镜领域,这也将极大推动了国内智能眼镜领域的发展,带来诸多积极意义。一方面,科技大厂的加入为智能眼镜行业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他们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智能眼镜的整体性能,还加速了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创业企业的活跃也为智能眼镜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思路。这些企业通常更加灵活和敏锐,能够迅速捕捉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智能眼镜产品。他们的加入丰富了智能眼镜市场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诸多企业的布局将有力促进智能眼镜行业的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发展。这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生态,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这也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智能眼镜行业的蓬勃发展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以及AR/VR内容开发者等。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智能眼镜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眼下,IDC的数据也指出了中国智能市场的巨大潜力,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会同比大增107%。2025年,极有可能是国内智能眼镜领域大丰收的一年,而智能眼镜产品在C端消费市场也将得到有力的推广,进一步被消费者所了解。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